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基于我国2011—2019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金融发展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并分析了资本转移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一是数字金融不仅可以通过增强金融中介的竞争能力、降低金融服务成本、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直接抑制区域性金融风险,而且能够通过促进资本转移提高风险的防范和应对能力,间接抑制区域性金融风险。二是数字金融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的金融风险具有显著的抑制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在金融监管的调节下,对区域性金融风险产生了促进作用,侧面反映了金融监管同步的重要性。本文研究结论为在数字金融背景下如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给予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2.
国际争端频发及不确定性风险增加的外部环境,叠加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内部环境,致使汇率波动变得更加敏感,外汇风险传染危害性提升。基于1999-2018年全球50种主要货币,本文引入复杂网络模型以及静态与动态两类相关系数算法,分析了汇率网络的总体关联性及各货币风险吸收效应和外溢效应。同时,本文采用混合效应面板回归研究了资本账户开放、汇率制度改革等政策因素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外汇风险传染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考察期内,各货币波动溢出比收益率溢出更平稳,收益率溢出关系稳定性相对较弱、变动幅度更大,这与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爆发有关。全球主要货币总体关联性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和区制特征,且波动溢出与收益率溢出存在区制同步性。资本账户开放和汇率制度是外汇风险传染的重要影响因素,汇率市场化改革有助于缓释外汇风险传染,而资本账户开放将扩大外汇风险传染效应。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有效抑制金融波动是重要议题。文章基于2010—2019年122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研究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推进资本账户开放会加剧金融波动;房价和股价上涨、银行风险承担程度上升和汇率波动构成其影响路径;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制度质量的改善以及外汇储备规模的扩大有助于削弱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波动的影响。对此,文章提出实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制度、重点监测银行风险和完善制度安排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比了在我国资本账户开放过程中,中美两国股市产生的收益率溢出效应,发现随中国资本市场体制改革、完善及资本项目的逐步开放,两国股市间的相关性逐渐提高,收益率溢出效应也日益显著。同时,针对如何减少资本账户开放过程中的不利影响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郭桂霞  彭艳 《金融研究》2016,429(3):42-58
本文使用多门槛面板回归模型,从国家和省际两个层面分析了资本账户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发现:首先,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确实存在门槛效应,我国处在能够获得资本账户开放红利的区间。其次,资本账户开放的经济促进作用与对外开放程度之间呈现非单调的关系。最后,我国不同地区的资本账户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显著差异。为了更好地享受资本账户开放红利,我国应进一步提高整体对外开放水平,对各地区来讲,有的应进一步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有的应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以降低外贸依存度。  相似文献   

6.
首次采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并在非线性的框架下对全球41个国家(地区)1991—2015年的均衡实际汇率变动展开深入分析。在此过程中,我们重点考察了资本账户开放情况下,随着通胀风险加剧,三种跨境资本流动对均衡实际汇率变动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通胀风险增大会恶化出口增长,使得经常账户的贸易净流入对均衡实际汇率的正效应逐渐减弱;同时也抑制了资本账户的净外商直接投资、外商证券投资等对均衡实际汇率的正效应。此外,研究发现,净外商直接投资和贸易净流入是影响均衡实际汇率的两大重要因素,说明央行在调控货币汇率时要密切注意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最后,我们提出了现阶段开放我国资本账户与管控通胀风险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过程中,面临着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压力,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不良资产、资本金不足、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不完善,金融市场不发达,以及宏观经济波动、汇率和利率变动、资本流动对金融体系的冲击。因此,需要完善金融法规框架,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增强金融机构防范风险和竞争能力,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完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和建立金融安全网,建立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收集并整理了176个国家1980-2013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资本账户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资本账户开放将带来两种不同的效应:一种是通过分散风险、加强纪律性以及促进信息共享等渠道推动经济增长;另一种是加剧了资本流动的不稳定性,从而增大产出的波动性和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两者共同作用使得资本账户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一种倒U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次序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最小二乘回归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我国1978~2005年间的金融发展、资本账户开放、经常账户开放以及制度质量等变量间的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发展具有显著而稳定的促进作用,但其总体效应受制度质量的制约;经常账户开放与金融发展存在显著负向关系;在资本账户开放与经常账户开放之间,经常账户开放能显著地促进资本账户开放,并且是资本账户开放的格兰杰因,反之则不成立。这一结果表明,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制度质量,并且逐步放开资本账户是保证我国资本账户开放平稳进行、金融持续有效发展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系统梳理了资本账户开放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资本账户开放带来的收益和风险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用实证方法研究了代表资本账户开发程度的国际收支和GDP两项数据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得出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程度与我国经济发展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基于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目标,本文提出稳妥有序推进资本账户开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数字金融是新兴技术与传统金融的结合,其快速发展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问题值得关注。运用熵值法构建金融压力指数测算金融风险,基于我国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风险抑制作用,该影响具有结构和区域异质性;其机制检验表现为,数字金融发展通过促进科技创新和加快资本转移抑制区域金融风险,同时金融监管在该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结合研究结论,提出在数字金融背景下防范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文江 《现代金融》2023,(12):28-37
本文根据2011-2022年中国216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研究了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流动性囤积现象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特征,并构建商业银行金融科技指数,探究金融科技是否发挥调节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跨境资本流入强度、流出强度以及总流动强度的上升均显著提高了银行流动性囤积水平,造成流动性负债向非流动性资产的转换出现阻滞,并且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于投机性跨境资本;第二,银行金融科技应用可以通过提高银行风险容忍度、降低银行信贷错配程度来缓解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流动性囤积的影响;第三,进一步分析显示,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流动性囤积的影响存在边际递减效应,金融科技的调节效应则存在条件边际递增效应。本文研究结论对于我国金融账户开放进程中有效防范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以及借助金融科技手段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房地产市场和商业银行双重视角,利用2005-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地方政府债务对金融风险的风险传递关系和传导路径。实证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的财政风险转化为房地产市场风险和商业银行风险;同时,土地财政、信贷扩张和影子银行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传导路径。为防范金融风险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应降低金融部门与地方政府债务的关联,厘清金融与财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宏观审慎政策已经成为缓和金融顺周期、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政策工具。本文基于71个国家的跨国数据和最新的宏观审慎政策数据库,分析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宏观审慎政策对减少信贷扩张有显著作用,而对房价快速攀升无缓和作用。另外,宏观审慎政策的效果根据收入水平和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不同而不同,宏观审慎政策在发达国家和资本账户封闭的国家更有效,而在资本账户开放的国家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应对国内外复杂经济金融形势变化,我国从2016年起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政策,并逐步完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16家上市银行面板数据,从跨境资本流视角下实证研究宏观审慎工具实施对我国银行业风险评估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是我国跨境资本宏观审慎工具实施不仅能显著降低宏观层面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还显著降低微观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二是跨境资本宏观审慎工具综合实施对我国银行间风险溢出影响受融资流动性变化而表现出显著差异性。三是跨境资本宏观审慎工具综合实施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风险溢出效应影响在不同规模和不同性质银行间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对金融风险这一概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成为金融系统当前的一项重大任务,商业银行风险是金融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防范商业银行风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对商业银行风险的认识商业银行风险是金融风险的主体。具体表现为: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低下,坏帐急速上升,案件频繁,存款被挤兑,资金周转困难。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大则危及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少则关系自身的生死存亡。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大小是一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市场经济发展和银行业发展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7.
金融开放能够促进跨境资本流动,也具有引发跨境资本流动失衡和波动性增加的风险,而一国金融发展水平在其金融开放效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58个国家及地区1999-2016年的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研究金融开放背景下金融发展对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流入、流出以及总跨境资本流动波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开放本身有可能造成跨境资本流出大于流入的失衡现象,并显著增加跨境资本流动波动性风险,而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金融开放带来的跨境资本流动失衡现象和波动性风险。因此,在扩大金融开放进程中,为获得跨境资本流动的积极效应,应密切关注跨境资本流向和资本波动性变化,提高国内金融发展水平,使之与金融开放水平相匹配。  相似文献   

18.
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精神与金融发展具有重要联系。本文基于1998—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分析发现,中国金融发展与创业精神而非创新精神具有显著的正向联系。文章的政策含义是,消除对民营经济的信贷约束及发展风险投资资本市场,对于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金砖国家名义资本账户开放情况的基础上对半开放条件下利率决定模型进行拓展,采用19952012年的数据,利用面板混合OLS估计方法和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测算了金砖国家总体实际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和分国别实际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实证结果表明,金砖国家总体资本账户开放程度为0.43606,实际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由高到低分别为俄罗斯、南非、巴西、中国和印度。这与金砖国家名义资本账户开放高低情况排序基本一致。实际资本账户相对名义资本账户来说开放度要高些。中国相对来说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相对滞后。最后根据其他金砖国家的资本账户开放经验和教训得出中国开放资本账户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因素分析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过程中,面临着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压力,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不良资产、资本金不足、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不完善,金融市场不发达,以及宏观经济波动、汇率和利率变动、资本流动对金融体系的冲击.因此,需要完善金融法规框架,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增强金融机构防范风险和竞争能力,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完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和建立金融安全网,建立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