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彬 《经济前沿》2012,3(6):138-146
狭义上的社会资本指网络关系、社会规范以及信任程度,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在这些方面具有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特点。论文分析了在中国改革开放这一制度变迁的过程中社会资本发生变化的机理及其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影响。根据理论研究提出应重构农村集体经济社会资本,这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经济转型和提高农民收入等具有重意义。政策含义是:培育农村经济中介和社会中介组织,建立发挥合作经济的作用,明确供销社和信用社合作性质,同时,基层政府和社区的互动应该有边界。  相似文献   

2.
社会资本是以信任、互惠和社会规范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及关系网络,封闭性的社会结构是社会资本发挥作用的条件,也是社会资本产生消极功能的根本原因。本文通过在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生发基础研究中引入农村社会资本,对组织所处的农村社会网络、规范和信任进行分析,发现农村社会结构的相对封闭性在组织设立初期起到积极作用,但它制约组织的长远发展和成员的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3.
"信任链"在科技型企业家社会网络中的作用机理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任作为科技型企业家重要的隐性资本,在科技型企业家社会网络中一旦形成往往不容易改变,并呈现路径依赖性,这种路径依赖性体现在信任链的形成过程中.信任链体现不同企业家个体间的交互作用,其实质是信任流动.信任链的形成和发展基于组织的信任需求而发生和发展,它能赋予企业优势竞争力量,对促进组织间交互沟通、减少交易费用、提高信任链整体的创新能力和形成信任链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资本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外另一种影响经济行为及绩效的资本形式。本文利用微观调查数据,从社会关系网络、信任与和谐等视角,检验社会资本是否影响中国农民收入。研究发现,社会关系网络、信任与和谐等对农民收入均产生了正向的影响作用,并且更高行政级别的地区平均信任水平的影响程度更大。研究还发现,某些社会资本(关系网络)与市场制度存在替代关系,而另一些社会资本(一般信任)则与市场制度相互补充,修正了Stiglitz的假说。  相似文献   

5.
企业社会信任网络的体系结构及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社会信任网络作为企业社会资本的重要表现形态,是一个基于社会信任模式的多层次网络结构,并对企业绩效和持续竞争优势发挥积极作用。企业微观、中观和宏观信任网络分别处于企业内部、企业边界和企业环境之中,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企业社会信任网络的形成可归纳为过程、特征和制度三大机制,并受到外部环境、企业自身和交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企业信任模式转型、网络全面构建和维护,以及完善的机制和策略,是我国企业社会信任网络构建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6.
产学研知识联盟与社会资本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新区内的产学研知识联盟,是区内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之间通过各种契约关系或股权关系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进而实现“双赢”目标的网络组织。产学研知识联盟的绩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联盟伙伴间社会资本与信任关系的形成。一方面,社会资本与信任关系影响联盟伙伴之间知识转移的意愿与转移的效率。是联盟伙伴之间知识转移与共享的前提;同时,社会资本与信任关系又是产学研知识联盟的一种重要的治理机制,联盟组织成员之间来自相互认可的基于知识的信任和来自共同的行为准则基于规则的信任,在交易关系中能创造出自我约束的力量,成为正式合同约束的替代,成为另一种重要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营造社会资本环境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技术创新是企业与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产生多种联系以获得创新资源的过程,必须建立社会资本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和谐环境,形成由相应协会组织介入的互相信任的社会氛围。营造社会资本环境,促进技术创新,应从政策上创建以下五种范式,即企业共享范式、知识创新范式、系统化范式、空间化范式和网络化范式。  相似文献   

8.
家族企业是一个多层面的复杂的企业组织,其发展过程是一个与社会资本融合非常复杂的过程,社会资本的存量和形式对于家族企业的兴衰成败有着重大影响:一方面,社会资本会造就家族企业的成功;另一方面.社会资本又会导致家族企业的失败.家族企业要从根本上培育和发展社会资本.充分发挥其正面效用,抑止其负面效用;同时政府和社会应从整体战略角度培育社会信任资本,削弱家族主义传统的负面影响,推动差序信任格局向普遍的正式信任格局转化.为家族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9.
社会资本投资及制度变迁绩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资本投资行为指个人为获得社会资本而进行的时间、精力以及货币成本的支付,还有为不断确认与他人的社会关系所进行的持续努力,社会资本投资收益表现为:(1)宏观方面,促进制度创新与提高制度变迁效率;(2)微观层面,个人获得能力通过所参与网络动员稀缺资源,并且因此带来非正式制度收益,社会资本投资对社会网络扩张,公民参与密度,组织结构稳定等具有路径依赖特征,并与教育投资具有统计的显著性,网络内的社会资本具有“自强”趋势,社会资本具有个人依附性,因此要发挥其宏观功用,就必须关注社会资本从个人到社区(集体)的聚合,聚合社会资本,则必须规避其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社会嵌入性理论的研究视角,以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社会信任资本的银行贷款效应并探讨了社会信任不足的民营企业面临银行贷款困境下的替代性融资选择。本研究突破了以往融资理论“社会零嵌入”的不足。关注非经济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拓展了以往融资理论的研究视野,研究结论表明,当前我国转轨经济背景下社会资本等非正式制度与机制对企业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社会资本、经济绩效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社会资本是人们获得权力、决策、资源的规范、网络及组织。它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信任、普遍的规范和协会组织。有效的社会资本通过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重复的影响机制 ,减少机会主义行为 ,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降低了交易成本 ,促进经济增长。社会资本理论的引入对经济发展理论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龙春霞 《新经济》2022,(12):69-73
国家认同问题是全球化过程中,各个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以社会资本为视角和工具对国家认同进行建构是一种新的路径。信任、非正式制度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是社会资本的重要构成要素,同时,政治信任是国家认同的前提和基础,非正式制度规范是国家认同的重要依托和保障,公民参与网络是国家认同的主要生成环境。因此,从培育公民对国家和社会的政治信任度、培育良性非正式制度规范、建立公民参与网络生态系统三个方面着手建构新时代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企业集群中的社会资本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资本对我国企业集群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界定了我国企业集群中的社会资本,即信任、隐含知识和企业家网络;分析了社会资本在企业集群竞争优势形成中的积极作用;在分析社会资本形成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加社会资本、促进企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代理化制度变迁与创新资本形成、经理型企业家兴起及管理革命发生的内在联系,揭示了代理化制度变迁是西方企业家成长历史上创新资本形成与经理型企业家兴起的关键,而经理型企业家的兴起及其主导的经理革命则是管理革命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民间借贷行为划分为民间融资决策和实际融资额两个连续过程,通过田野调查分析方法对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着重从社会资本的社会网络维度和信任维度,考察了不同宗教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社会资本对民间借贷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宗教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的社会资本在民间借贷行为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① 由于穆斯林的社会资本是建立在以宗教信仰为基础的彼此信任上,而该地区非穆斯林的社会资本主要表现在以家庭为基础的亲友关系上,这使得社会资本对穆斯林民间借贷行为的影响更加明显.伊斯兰文化是穆斯林地区主要的宗教文化,因此,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其他穆斯林地区的民间借贷问题研究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转型中制度的突变性质和社会资本总体的渐变性质以及各类型社会资本变迁的差异性的存在,我们从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面考察转型中社会资本对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社会资本理论将因背负创新社会管理的使命而更具活力,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也将因社会资本的优化和支撑而更加有效。社会资本关注那些嵌入社会结构之中的社会关系以及信任、互惠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等社会资本形式,社会资本与社会管理良性互动,社会资本也具有负外部性。从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建设廉价服务型政府、实现制度供给的法治化、引导民间组织健康发展等维度探寻创新社会管理的进路,以期实现“公平、正义、和谐”的良序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18.
地区经济差距中的社会资本、交易费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资本是和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相并存的一种资本形式,它是指在现实中可以为个体或组织带来更多增值收益的除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外的所有客观存在,它的核心在于信任、合作。社会资本的使用通过影响交易费用大小并进而影响经济发展。本文将运用社会资本理论借以分析中国的地区差距问题,文章认为地区差距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同地区社会资本内容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制度变迁:从产权理论到中国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及其结构决定了人们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激励机制,制度变迁则决定了社会和经济组织演进的轨迹(诺思,1990),两者共同决定了整个经济绩效的水平。制度变迁是不同制度之间替代和转换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博弈、相互妥协的结果。新制度经济学中对制度变迁的研究始于产权学派的努力,后来逐渐接纳了关于利益集团、寻租与国家的认识,进而形成了制度变迁的供给需求分析模型。随着路径依赖、认知科学和博弈论的引入,制度变迁理论得到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社区社会组织是基层社会领域中最为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在社会管理中可以发挥积极的协同作用。杭州市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案例表明,它们在社会资本、制度设计与技术平台方面具有较好的协同动因,并在集结公民意愿、促进居民融合、提供社会服务、调处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协同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管理新格局的形成。政府需要建立健全制度框架和政策法规,为社区社会组织营造良好制度环境,而社区社会组织则需要提高自身能力,拓宽与政府、市场之间的协同领域,并且创新协同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