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李亦 《沪港经济》2014,(1):42-43
香港,无疑是全球富翁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作为打工阶层最高一级的“打工皇帝”层出不穷,更是香港一大特色。港府最新数据显示,2011/12课税年度交薪俸税额达100万港元以上的“打工皇帝”有4000人。  相似文献   

2.
香港大学中国事务处副总监黎慧霞说,“我们学校今年在内地录取约300人,只有30个左右的全额奖学金。在香港念书有着视野较广阔、教学理念较先进的优势。但学杂费昂贵。为此,多所港校发出呼吁:希望考生“三思而后行”,不宜“举债求学”。  相似文献   

3.
受薪阶层在香港被称为“打工一一族”,尽管香港大部分打工族终年辛劳,埋头苦干,但一般年薪仅数万港元而已。几十年前,少数靠挣高薪揾大钱成为百万富翁的幸运者,被港人戏称为“打工皇帝”,而今天在香港一些大机构和政府部门,不乏年薪  相似文献   

4.
一周人物榜     
《中国经济周刊》2010,(18):24-24
霍建宁:或成港“打工皇帝” 据香港特区政府税务局5月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2010年度缴交最多所得税的香港“打工皇帝”,其税款高达9100万港元,但因保密原则。并未透露该名人士的具体姓名。有港媒猜测,其人极可能是和记黄埔董事总经理霍建宁。据报道,受金融海啸影响,其实去年香港地区“打工皇帝”们的收入已经大幅缩水。  相似文献   

5.
一周人物榜     
《中国经济快讯》2010,(18):24-24
霍建宁:或成港“打工皇帝” 据香港特区政府税务局5月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2010年度缴交最多所得税的香港“打工皇帝”,其税款高达9100万港元,但因保密原则。并未透露该名人士的具体姓名。有港媒猜测,其人极可能是和记黄埔董事总经理霍建宁。据报道,受金融海啸影响,其实去年香港地区“打工皇帝”们的收入已经大幅缩水。  相似文献   

6.
屠海鸣 《沪港经济》2013,(10):22-23
凡事都有两面性,辩证法的朴素道理蕴藏在万事万物之中。由一些反对派人士发起的“占中”闹剧持续了半年有余,在“占中”与反对“占中”的博弈中,香港市民也逐渐看清了反对派的真面目,加深了对基本法的认识,看出了外国势力插手的企图,悟出了促使香港繁荣稳定的道理。从这个角度看,“占中”闹剧为塑造责任市民提供了反面教材,也算是对香港民主与法制的一种“贡献”。 “占中”闹剧 用心昭然若揭 1月16日,香港大学教授戴耀廷投稿《信报》,以《公民抗命的最大杀伤力武器》为题,鼓励市民及民间领袖以事先张扬的形式实行违法、非暴力的占领中环行为,希望通过此次运动争取香港的特首普选。  相似文献   

7.
(九)我知道“作客要有礼貌”,我知道我“不是香港人,所以不懂香港”。我完全承认“你们台湾更糟糕”。所以,讲这个题目还真的“我有压力”,套一句“巴士阿叔”的真情告白。但是,我也相信香港人的开阔,容得了善意的坦白。(《谁的添马舰——我看香港文化的主体性,2006年6月2日于香港大学的演讲》P76)  相似文献   

8.
本栏目集中过去一个月内香港最热事件,并以立体解读,让读者领略一个真实、鲜活的国际城市。以快节奏闻名的香港,工作压力究竟有多大?新近一项调查显示,香港超过七成的“打工仔”,因为工时过长以及老板的无理要求,压力指数濒临爆表。  相似文献   

9.
阿顶 《沪港经济》2003,(5):37-39
香港税务局日前公布2002年至2003年度缴纳最多薪俸税的十大“打工皇帝”,位居榜首的“打工皇帝”交税高达5600万元,创5年来新高。排名第二的打工皇帝也要交税2800万元。十大打工皇帝所交的总税款达到  相似文献   

10.
你想过到香港去打工吗?如果你是资讯或金融方面的“专才”,赴港打工也不难  相似文献   

11.
林昶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6):F0002-F0002
“中国日本研究的深化及其与世界的链接——从其载体‘杂志’的视点”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月21-24日在香港举行。此次会议是由香港大学现代语言文化学院主办的。中国内地、香港的日本研究杂志及相关国际问题杂志编辑同人20余人与会。  相似文献   

12.
《沪港经济》2008,(10):74-75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把这句话放到香港,真是再恰当不过,因为城市里到处都是“爱财君子”,不仅人人爱财,而且人人精通投资之道。 也许是因为香港的金融产业特别发达,或者是这座城市有太多李嘉诚这样白手起家的传奇故事,香港人对于“发达”的追求异常执着。除了正职打工以外,业余投资几乎成了每个人的乐趣,有人委托专业公司,有人则亲自上阵,在各种投资市场上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13.
当香港新闻媒体关注迪斯尼乐园、环球制片厂先后选择在沪兴建的同时,就在香港“后院”的珠江三角洲流域,另一座大城市——广州已经“悄然”在基础建设方面大兴土木,不甘雌伏。  相似文献   

14.
张五常先生是著名的经济学家,一身兼有“三最”:1966年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被选为“最佳教授”;1991年在香港被选为“最劣教授”;与此同时,他又是众所公认的香港大学“最受欢迎的教授”。于是,有人按照中国旧文化中的“三纲五常”,戏称其为“三最五常”。 五常先生涉猎的范围几乎无所不在:经济、教育、书法、绘画、音乐、摄影,甚至钓鱼。大千世界,杂粮百姓,兴趣泛泛者不乏其人。但是,能像张五常先生这样,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都研究到了专业水准者,应该说是凤毛麟角。 2001年4月中旬,我到东北财经大学演讲,第二天…  相似文献   

15.
张永霖 《新财经》2004,(3):15-15
号称香港“打工皇帝”的香港电讯盈科副主席张永霖,在亚布力论坛开幕次日举办的“如何收藏艺术品及鉴别艺术品投资价值”的企业家小型聚会中展现“票友”风范,就收藏中国现代画家书画作品的心得侃侃而谈。他在首场演讲中关于2004年国际金融走势的前瞻性判断,对企业家未来投融资决策也颇具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信息》2004,(20):42-42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年近而立的许荣茂来到香港,身份是再普通不过的“打工仔”什么行业都做过,常年累月的勤奋使他开始小有积蓄,但他并没有像李嘉诚那样,在这些一般性的行业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金矿。  相似文献   

17.
香港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公布的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1997年是香港市民近几年来对前途最具信心的一年。在13400多名被访者中,有74%的市民表示对香港前途有信心,同时更有61%的被访市民表示对香港实行“一国两制”充满信心。可见,香港回归前后形势的发展,令港人有充分理由对前途增强信心。  相似文献   

18.
他叫江关生,40多岁模样,是香港影响影像制作所掌门人,大小也是个老板。从1991年算起,他在这家公司已经干了10年。他是我认识的香港人中一个很独特的人。 钱是赚不完的,做生意,不妨“悠着点” 他毕业于香港大学,曾经是一个令人羡慕的电视台记者。  相似文献   

19.
陈正伟 《沪港经济》2013,(11):40-41
9月22日,台风“天兔”登陆广东沿海一带。受此影响,当13下午6点40分,香港挂起了俗称“八号风球”的“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八号风球”挂出,一时间,香港的交通、民政、医疗、安全等各个职能部门,如临大敌般地采取了相关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20.
屠海鸣 《沪港经济》2012,(10):16-17
当伦敦奥运会和残奥会正如火如荼举行之时,700万港人翘首以待的“港人港地”政策终于出炉。近年来,内地豪客一掷千金到香港买楼的消息频出,港媒直指内地买家炒高香港楼价。因香港秉承“大市场、小政府”的自由市场理念,—直以来,港府都鲜有干预地产买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