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7 毫秒
1.
<正>常听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1万多字,492章,我对之的主要理解就是"尊仁德之体,循忠恕之路"。论语在许多篇章都采用对比的表达手法说明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目的就是教导人修身,就是尊仁德之体。同时由于人是群居动  相似文献   

2.
去年12月底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访华时,一见到胡锦涛主席就谈起《论语》,胡主席高兴地向福田首相介绍,中国也兴起了"论语热",电视、广播、图书都在传播《论语》,从儿童到老人又开始学习《论语》了。福田首相访华时参观了曲阜,拜谒了孔子,并在孔庙大成殿前写下"温故  相似文献   

3.
如文 《中国市场》2009,(21):66-66
<正>孔子何以被称为圣人,原来早在三千年前,他就已经对如何做好销售进行了阐述,这就是《论语》。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笑,但请大家先慢慢品位,自然就了解了其中的奥妙。《论语》共20篇,是孔子的学生记录孔子言行的,代表了孔子的大部分思想。但这些思想我认为可以用一句话表达,即:"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下面我们不妨一起做一下分析。  相似文献   

4.
"修身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传统的人生理想,孔子更是这一理想的维护者。《论语》中孔子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辩论、侃侃而谈,讲述了修身、修身、治国、务政、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本文从"不患人之不己知"谈起,分析《论语》中提出的修身理想目标----君子,并解析《论语》中提出的修身途径,进而探讨《论语》中的修身内容对于现今社会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詹船海 《大经贸》2010,(3):95-95
初读《论语》,那时候我20多岁,我一读就有所发现。弟子子游治理武城这么一个巴掌大的地方,也小题大做,推行乐教,使处处"闻弦歌之声",如临大同之世。孔子跑去一看,就"莞尔而笑"了,说:"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却是认真的,脸红了,说:"我可都是按照老师您的教导来做的!"孔子只好说:"你做得很好!同学们,子游做得很好!刚才是给你开玩笑,开玩笑!——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  相似文献   

6.
易中天、王立群讲史,于丹、姚淦铭读经,在国内文史类图书市场上,"百家讲坛体"一时间大行其道,于是乎,上世纪80年代甚嚣尘上的"国学热"终于从所谓的"精英阶层"辐射到"普罗大众"。无论是《论语》,还是《老子》,曾经的"四书五经",从来都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逻各斯",但由于剥离了切实的历史境遇,于丹口中的《论语》,如同  相似文献   

7.
在企业管理中,经常会遇到员工状态不好而影响工作的状态,做了大量系统的工作也见效甚微,为什么?宋朝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我在企业管理中也有借鉴。比如:《论语》中对“君子“和“小人“的论述,为我解开了对管理的不惑。  相似文献   

8.
于丹自从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论语》以来,火了,几乎成了“女易中天”。她的名著《于丹〈论语〉心得》,创单日单店单品种销售纪录。有评论家认为,儒家文化在当今的复兴,经典的普及传播需要依靠现代传媒力量,也需要依靠现代人能够一同分享阅读论语的感悟。于丹的新书契合了这一潮流。评论偏向两极化:有人认为她将《论语》讲解的深入浅出,富有生活化气息;也有人认为她专业化不够。  相似文献   

9.
有若却能将"仁"奠基于"孝悌"这个根本上,从而使"仁理"不离"人情",从亲情出发,归于天下。那个长得像孔子的学生叫有若,也是孔子晚年所招收的新生代得意门生,小孔子43岁。有若知名度不高,好像被历史有意埋没了。但在《论语》中,他的地位却很牛。《论语》中,仅有两位弟子称"子",一位是曾参,一位就是有若。《论语》中记录有若的话只有四章,其中三章都在"学而"篇中了,另一章见诸"颜渊篇"。有若的话虽少,读之却都是具有纲领性的东西,可以说都是对孔子思想的重要发挥,也是儒家思想发展史上重要的关节点。  相似文献   

10.
《〈论语〉与算盘》,日本人涩泽荣一写的。这本关于《论语》的书与于丹老师写的《〈论语〉心得》不是一样的东西。涩泽荣一一手握《论语》,一手握算盘的经商思想是日本崛起的秘诀。  相似文献   

11.
孔子与人     
孔子与人辛冠洁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以下凡引《论语》只注篇名),而仁即是爱人,所谓仁者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在直接记录孔子言行的唯一权威典籍《论语》中,仁字共出现...  相似文献   

12.
季海波 《中国市场》2007,(33):58-59
<正>"于丹"品牌的成功运作,恰恰揭示了最符合中国实际的、本土的营销理念和技巧。孔老夫子可能永远不会想到,在二千五百年后,他与一个小女子有了不解之缘,就是这个小女子,开口万言,闭口成理,将经典巨著《论语》演绎成普世的心灵鸡汤。她的《论语心得》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这个小女子就是——由幕后的策划到走上《百家讲坛》的公众人物,由美女教授到明星专家——于丹。  相似文献   

13.
杨彦京 《商》2014,(28):87-87
《论语》中的孝道伦理的内涵丰富,主要包括“奉养”、“敬重”、“愉色”和“立身”。通过对《论语》中的孝道伦理进行辩证分析,指出其适应时代的方面和不适应时代的方面。最后,阐释了《论语》中的孝道伦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语·八佾》中有"《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本是孔子论诗的名句,但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却逐渐形成一个独特的"A而不B"句式。这种句式被无数学者专家所探讨过,从伦理学角度,教导我们要情和理和谐。从美学角度上强调中和之美;从政治角度,教导人们"发乎情,止乎礼";分析此句式的言语特色。  相似文献   

15.
欣翩 《中国拍卖》2014,(1):28-31
“敏求”语出《论语》:“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相似文献   

16.
李玉萍 《财贸研究》2000,11(4):34-37
<正> 我国《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与弟子之间,孔子弟子之间以及弟子与再传弟子之间的问答体著作。集中体现了我国儒家思想的精髓,即“仁”和“礼”。“仁”是孔子思想的精神内核,在具体为人处事上,则表现为恭、宽、信、敏、智、勇、忠、恕、孝等诸多内容。“礼”也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重要观念,是孔子一生的学问精华。孔子以“六艺”治世和教育学生,而“礼”则是六艺之道。《论语》20篇,尽管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却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事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建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  相似文献   

17.
书讯     
<正>《严介和新论语》(一至五部)作者:《严介和新论语》编委会编著新华出版社版次:2009年1月第1版定价:330.00元【内容简介】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行则殆;从做事先做人,到做人先做事;从苦其心  相似文献   

18.
于丹自从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论语》以来,火了,几乎成了“女易中天”。她的名著《于丹〈论语〉心得》,创单日单店单品种销售纪录。有评论家认为,儒家文化在当今的复兴,经典的普及传播需要依靠现代传媒力量,也需要依靠现代人能够一同分享阅读论语的感悟。于丹的新书契合了这一潮流。评论偏向两极化:有人认为她将《论语》讲解的深入浅出,富有生活化气息;也有人认为她专业化不够。  相似文献   

19.
<正>多年前,一首《冬天里的一把火》唱遍大江南北、红透大街小巷。冬天里的一把火,能驱寒送暖,但如果这把火烧得太过热烈,也容易灼伤人。儒家讲中庸,讲执中守正,讲过犹不及。《论语·先进》记载,子贡问孔子:"师与商也孰贤?"请孔子  相似文献   

20.
常听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1万多字,492章,我对之的主要理解就是“尊仁德之体,循忠恕之路”。论语在许多篇章都采用对比的表达手法说明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目的就是教导人修身,就是尊仁德之体。同时由于人是群居动物,如何团队合作?如何理解别人?一个字:“恕”,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句话说就是换位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