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长三角地区南北岸城市发展存在一定差距,过江通道作为便捷要素无障碍流动、实现两岸城市跨江合作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协调城市群一体化空间联系产生积极且重要影响。文章通过离岸距离并结合行政区划研究200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长江南北岸41个地级以上城市跨江联系特征,揭示过江通道在整合区域空间中所发挥积极作用,丰富过江通道理论与实践,结果显示:不同离岸距离城市跨江联系总量存在差异,沿岸地区较高联系集聚,过江通道建设引至城市跨江发展能力提升在2001—2008年高于2009—2016年;城市对间跨江联系强度存在地带性分异规律,主要表现为省际差异和省内不同地区间差异,同省城市间联系强度提升量较高,而省际提升幅度大于省内;作为过江桥隧与高等级公路网共同构成的交通走廊,由单一到多样化的过江通道供给大幅提升两岸间作用强度、持续促进南北融合,降低因区位造成的发展机会差异、引导跨江联系呈现交通指向。  相似文献   

2.
区域协调发展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安排.地区融合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式.江河两岸相互独立且发展不平衡的两个实体单元,在发展处于特定区间时便会推动实现融合发展、联动发展,这是国内外江河流域城市发展的共性路径.泰州和常州两地的发展符合江河流域联动发展的基本表征.常泰大桥的建成为两地实现跨江融合发展提供...  相似文献   

3.
文章立足国内外城市跨江发展成功经验、模式及其研究现状,从缩小城市南北差距、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加速城市化进程方面剖析了皖江城市跨江发展的必要性,从政策驱动、示范区推动、经济实力带动和交通格局触动阐述了皖江城市跨江发展的可行性,提出了制定跨江发展总体规划,理清跨江发展思路;统筹规划,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加快构建皖江城市交通设施,做好大桥经济等六个方面的发展战略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上海城市跨黄浦江扩展的空间组织过程及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于RS和GIS,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上海市跨黄浦江扩展空间组织过程及特征,探讨了上海跨江扩展的空间组织模式,揭示出影响上海城市跨江扩展空间组织的主导因素及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上海城市跨江扩展开始于上海开埠,主要集中在1990年代以后。2上海城市跨江扩展空间组织经历离散型、带状集中型、弱扩散型、强扩散型、均衡型和重构型等6个阶段。不同阶段的扩展方式、空间形态、城市功能均呈现出较大差异。3空间组织模式上,从整个上海市的角度,采取东西互动、两岸一体化构架的空间组织模式,主要体现在城市中央商务区的组织、城市发展轴线的布局以及两岸交通的构架等方面。从浦东视角,呈多心组团开敞式空间组织模式,主要围绕四大国家级开发区和主要城镇进行扩展和组织。4上海城市跨江扩展的空间组织为一个自组织与他组织复合作用的过程。跨江扩展的前期,为自组织结果,路径依赖性强;在强扩散型空间组织阶段,制度创新、全球化是影响城市空间组织最为重要的因素;在均衡型空间组织阶段,市场机制影响巨大。本研究可为其他滨江城市跨江扩展的空间组织提供理论指导和可借鉴的经验模式。  相似文献   

5.
2011年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皖江城市迈入了跨江发展的新时代。运用基尼系数和地理联系率分析皖江城市非均衡的发展现状,行政区划调整优化了资源配置,皖江城市三次产业非均衡性显著改善。行政区划调整后,皖江城市也具备了跨江发展基础。运用偏离-份额模型分析皖江城市跨江发展城市,芜湖、马鞍山、铜陵是最佳跨江发展的城市,第二产业成为跨江发展主要拉动力。  相似文献   

6.
文章紧扣城市跨江发展的主题,对中国城市跨江发展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与总结,挖掘城市跨江发展的内在规律与特征。研究发现:不同城市跨江发展的空间过程与动力机制各具特色,且同一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其跨江发展过程与机制也有所差异;已有研究侧重从城市经济学、规划学视角展开,研究内容集中于滨江城市类型、跨江发展模式、过程阶段、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等方面,研究方法以定性为主,定量研究不足,缺乏跨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有待加强。快速城市化的宏观背景为我国城市跨江发展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未来研究应更加注重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增强城市跨江发展的定量分析,并在注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强不同类型跨江城市间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7.
城市由滨河到跨河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社会和工程技术条件,即达到门槛值,以往的研究中对这一问题较少论及或阐述的较为模糊,尤其缺乏系统的定量分析。在总结国内外城市跨江河发展的时空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判断城市能否跨河发展的主要依据是城市自身是否达到了跨越式发展的条件,而与跨江河直接相关的自然地理条件、工程技术因素的约束力呈下降趋势。创建并应用了城市跨江河发展可行性评价体系,对济南市北跨黄河发展的条件、时机和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对制订城市发展战略、空间管制规划和开发风险预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上海城市跨江发展过程及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借助RS、GIS等手段,对上海市跨黄浦江发展过程和机理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上海市跨江发展经历了萌芽、发育、加速发展和稳定发展4个阶段;各阶段在空间形态、产业发展与布局、空间拓展强度等方面有较大差异;由于社会背景、经济水平不同,在不同发展阶段推动跨江发展的主导驱动力各不相同。而在加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发展需求是上海跨江发展的原动力,全球化、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以及政策和市场机制等因素是其跨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9.
江苏区域整合与产业带战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江苏南北经济差异显著。江苏区域整合的重点是将苏中地区逐步融入苏南板块,形成“大苏南”板块,实施沿江发展战略;由东西向顺江交通为主的战略向以南北向跨江交通为主的战略转移,形成三个“跨江发展金三角”;在经济带的基础上突出建设产业带,实施产业带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蔡家洲坝桥不仅仅是湘江流域长沙段的航电枢纽配套设施,更是长株潭城市群中交通、景观相结合的东西向联系通道.通过宏观分析研究,它不仅应承担航电枢纽设备检修、枢纽管理功能.它更是沟通长沙北部湘江东西两岸的主要跨江交通要道.综合考虑坝桥的宽度与"3+5"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有机的联系起来,能更好的发挥其通行功能的综合效力符合国家两型社会资源节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经济导刊>:最近国民党主席连战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率团访问大陆,有一个话题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这就是两岸经贸往来.您能否为我们详细介绍有关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状况及在两岸交流当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斜拉悬吊组合体系桥梁是悬索和斜拉索协同使用的桥梁,这种桥型具有造型新颖、 整体刚度大和跨越能力强等特点.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和跨江、 跨海交通工程的迫切需要,斜拉悬吊组合体系桥梁在许多超大跨度桥梁设计中被作为一种方案提出.本文通过概述斜拉悬吊组合体系桥梁的发展历史及这种桥型的结构型式及特点,然后介绍了国内外对这种桥型的研究现状,再通过工程实例的介绍分析,对此设计进行总体的力学性能分析概述.  相似文献   

13.
省委书记李源潮在省委十届四次会上指出,“把实施沿江开发战略作为一项全局性的重大举措,抓紧研究政策,加快推动实施。促进沿江两岸联动开发和苏南跨江开发。”江阴地处长江“龙颈”和苏南辐射苏北“桥头堡”的战略要冲,加快沿江开发和跨江联动开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义不容辞的责任。要紧紧抓住当前国际产业向长江三角洲大举转移的历史性机遇,创新沿江开发思路,加快联动开发步伐,在全省沿江大开发中抢占先机,闯出特色,赢得主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新的跨越。一、立体型开发长江资源是我市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江阴的优势在沿江、希望在…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7,(1)
文章通过对30多年来钱塘江沿岸资源、产业、平台等发展历程分析,研究总结杭州跨江发展经历了初始、萌芽、发育、加速、深化等五个阶段,提出杭州钱塘江流域迈入拥江发展阶段的战略构想,厘清统筹大空间、建设大廊道、打造大平台、创新大产业、构建新机制等五大战略路径。并针对如何更好促进拥江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江苏跨江联动开发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导向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三角在行政主导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制约该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江苏沿江跨江联动开发是发挥上海龙头作用,转移苏南沿江产业带,促使长三角形成以上海为龙头的对称格局的必然。江阴———靖江的先行联动更具条件。跨江联动开发目标选择的关键在于冲破行政壁垒,进行有效的政府合作,对长三角经济的再发展具有导向价值。  相似文献   

16.
2010年海峡两岸签订的《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有力地推动了两岸的经贸交流与合作,2014年福建省申报自贸区,拟加强福建对台投资、金融等方面的合作.这些都为两岸银行业交流合作创造了机会,但由于两岸跨地区跨法域的特殊法律地位,福建省需在银行业跨境监管、跨境投资争端解决机制、跨境司法协助体系等三方面进行先行先试,以保障ECFA的顺利实施和自贸区的成功申报.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大量勃兴、发展,形成了一个繁密的市镇网络,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注意,并作了有益的探讨与研究.但是,迄今为止,多数仍停留在江南这个大区域的宏观研究上,似乎还缺乏对某一典型市镇作细致深入的剖析.明清时期江南著名的五大镇(盛泽、震泽、王江泾、濮院、双林)中濮院镇更具典型性.笔者想以该镇作一剖析,以窥见江南市镇的一般规律.不当之处尚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指正.  相似文献   

18.
《广东经济》2005,(10):F0003-F0003
自广州市跨江桥梁的“光亮工程”竣工后,横跨珠江两岸的华南大桥、广州大桥、海印大桥、江港大挢、海珠大桥、解放大桥、鹤洞大侨采用了现代泛光照明手法.各桥的轮廓被黄、绿、白灯光勾勒得清晰动人,线条显得简约而又极富层次感。远远望去,就像一条条美丽的光带.既有明亮欢快的时代节奏,又唤起对古老城市的无限遐思。  相似文献   

19.
上虞市治江围垦区域位于钱塘江河口段南岸,长江口大量泥沙通过涨潮动力,涌入河口段,且该河段江面密切宽阔,利于泥沙沉积,为围垦创造了条件.同时该河段主江道随着潮流方向变迁而不断摆动,长期危害钱塘江两岸一线海塘,危及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钱塘江河口段区域县、市长期通过治江围垦方法,治理江道,增加土地面积,为当地百姓造福.  相似文献   

20.
通过指标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Kriging插值法,分析扬子江城市群综合实力空间布局.研究表明:苏州、南京、无锡综合实力较强,扬州、泰州、镇江的综合实力相对较弱,苏州、南京成为扬子江城市群的双引擎;南京市综合实力最强,苏州市区、无锡市区、常州市区的综合实力位居前列,江阴市、昆山市和张家港市等苏南县级市的经济实力较强,宝应县、兴化市、高邮市等苏中县级市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弱;扬子江城市群综合实力形成了以南京和苏州为中心的两大高地,镇江一带形成苏南洼地,苏中一带形成低谷.最后提出通过跨江组团发展苏中低谷、承接产业转移发展苏南洼地、实现扬子江城市群中轴崛起、发挥高铁环线优势、打造跨江合作示范区、推进经济分工与协作、突破观念惯性的障碍等措施,实现扬子江城市群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