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将会使劳动力市场平衡打破,新的生产方式、经营机制、用人需求,迫使劳动力市场相应做出调整,以适应未来新的劳动力市场机制,而做好未来劳动力资源需求引导则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实现WTO条件下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成为必须加以研究的课题。一、WTO引发劳动力资源的变化一体化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正是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第一步,也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初期,国际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主要特点就是资本、劳动力资源、技术、信息及行业间的来往,融合越来越频繁…  相似文献   

2.
劳动力市场是整个经济市场中的一个基础性市场。它的发展状态影响和左右着其他经济市场的发展。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的发展,中国将面对劳动力市场的重建及其各种市场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比较中国计划和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市场的资源配置方式 ,分析企业和个人的行为特征以及各自资源配置的效率。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双轨制经济下 ,劳动力市场特殊的配置现状和效率 ,并为今后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由于农村劳动力市场上剩余劳动力及其流动的特殊性 ,本文在分析中国计划经济和双轨制经济下劳动力配置情况时 ,将就农村的劳动力市场进行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严旭峰  王朝晖 《生产力研究》2022,(12):30-37+161
自从对外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迅速增长,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有了很大发展,为中国经济提供了强劲动力。作为中国的主要城市之一,上海进出口的发展也对中国的贸易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文章分析了1978年以来上海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出口贸易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于进口。与此同时,出口大大增加了中国的劳动力投入,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却抑制了投资。进口对劳动力市场有一定的挤压作用,对劳动力市场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2001~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劳动力市场分割视角下中小企业发展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发展的就业规模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劳动力市场分割对这种促进效应具有抑制作用;中小企业发展的经济规模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类似库兹涅茨曲线的倒U型关系。文章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充分发展中小企业以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将会有益于降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坚持市场化改革,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规模,有助于跳出农村低收入水平陷阱。  相似文献   

6.
初始劳动力市场条件通过个体人力资本积累和工作搜寻行为对个体的收入水平和工作质量产生长期影响,并最终影响个体终身的职业发展。本文基于1986—2009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UHS)数据,实证检验了初始劳动力市场条件对个体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利的初始劳动力市场条件会降低个体未来的收入水平,进入劳动力市场时的失业率每上升1%,个体的年收入平均将下降2%。在考虑不同的劳动力市场因素、不同的样本构成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稳定的背景下,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政府面对不利劳动力市场条件应采取何种政策举措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口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影响,尤其会对现有养老保障体系以及劳动力市场产生深刻影响。本文从养老保障体系、劳动力市场以及老年人经济福利等方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及机遇以及如何应对老龄化的理论和政策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呼吁对于中国老年人消费偏好的特殊性、中国老年人储蓄行为的特殊性以及中国老年人资产处置决策的特殊性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农村劳动力市场培育与发展的策略构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市场培育与发展的策略构思安晓宁,杜晓春(一)在西方市场经济体制中,一般所论述的劳动力市场都是指广义的、以市场机制来调节劳动力供求的经济关系的总和;并且认为劳动力市场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决定着所有市场的均衡。中国的劳动力供...  相似文献   

9.
加快西部大开发具有重大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意义.作者认为,劳动力市场缺乏是西部地区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通过对制约西部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因素分析,提出了西部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几个设想: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以及尽快形成西部地区的区域性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劳动收入比重偏低会对收入分配公平、消费投资平衡和经济增长质量产生负面影响。文章基于劳动力市场的视角对我国劳动收入比重偏低的成因进行了理论研究,并采用我国2000-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了一个劳动收入比重决定模型,实证检验了经济发展过程中,二元经济转型和劳动力市场分割对我国劳动收入比重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劳动收入比重偏低是二元经济转型的特定发展阶段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制约力量协同作用的结果。在二元经济转型过程中,劳动收入比重的变化趋势呈U型规律。我国劳动收入比重偏低的原因在于,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和劳动力市场行政垄断行业分割延缓了二元经济转型进程,增加了劳动收入比重在下降阶段的停留时间。因此,稳定我国劳动收入比重的关键是削弱劳动力市场分割,加快二元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1.
加快西部大开发具有重大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意义。作者认为,劳动力市场缺乏是西部地区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通过对制约西部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因素分析,提出了西部劳动力市场的几个设想;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议,以及尽快形成西部地区的区域性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2.
郑雪 《经济问题》2014,(4):6-10
劳动力市场分割会导致劳动力流动的低效,进而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以厦门人才市场和高级人才市场为例,利用Oaxaca-Blinder方法对调研数据进行因素分解,从而研究两个市场的分割程度;并最终通过分析计量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信息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侠  李济 《经济与管理》2008,22(8):87-90
劳动力市场是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低下,社会运行成本加大,为此,需要从政府、劳动力市场、企业、求职者四个方面优化劳动力市场就业信息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14.
劳动力流向、区域增长拐点与中部发展新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力流动状况反映经济发展的活力、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流动状况是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一个缩影.通过具体解析劳动力流动现状的成因和经济学决定因素,本文阐释了在我国当前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即消费逐渐替代出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内驱力的过程中,地区增长模式的拐点正在出现,内需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给中部地区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里,具有高、低技能的劳动力之间具有互补性,能够互相促进对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文章利用历次人口普查数据来考察中国城市的技能分布及变化情况,得到以下三点结论:首先,高技能劳动力是城市发展的引擎,它会促进城市工资提升、人口增加。其次,大城市会促进技能互补,使得大城市中不仅有更多的高技能劳动力,也可能会有更多的低技能劳动力。这可以解释为什么高、低技能的劳动力同时向大城市集聚。最后,我们发现中国的大城市抑制了高、低技能劳动力之间的互补性,其背后原因是高技能偏向性的落户政策导致低技能劳动力相对于高技能劳动力供给受限,这不利于提升大城市的劳动生产率和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产业聚集的理论回顾 对于传统产业聚集现象,早在19世纪末期,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便从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角度阐述了产业区位聚集的经济动因。马歇尔认为,企业的聚集有三个原因:一是相同行业企业在某一地区内的聚集,能够形成一个拥有特殊技能的劳动力市场,该市场能够使企业和劳动力都从中获益。二是企业聚集会带动生产中间投入品企业和辅助性企业(运输、工具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发展与辨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力的需求、供给,劳动力市场构成劳动经济学研究的主体。同时,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力的素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和流动性不仅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经济增长,还会影响工资的形成、收入分配的均等和公平。因此,它也是理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理论和经验上分析了中国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及经济开放对该进程的影响,表明:两个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工资差距在受到外生冲击后回到均衡水平的能力是衡量我国区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一个较好标准;经济开放对我国区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程度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主要机制是减少或消除劳动力迁移过程中的各种障碍性因素、推进我国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开放等;我国各区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不同,华北、华东、华南区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中国劳动力市场出现诸如"大学生就业难","民工荒","公务员热"等就业问题,这些问题有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原因,也有社会原因,本文从劳动者选择的生命周期理论角度,从劳动力的供给方面出发,分析了现今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并从劳动者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的选择入手,提出了解决就业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中国应该发挥中国劳动力比较丰富的优势,向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要利用大国市场的优势,特别要加强制造业的发展来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要注意通过经济结构调整解决“三农问题”和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