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截至2008年4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增加到1.76万亿美元,比东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外汇储备的总和还多,并且这个数字实际上已经超过了世界主要七大工业国(包括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简称G7)的总和。巨额的外汇储备加剧了汇率、财政、通胀和政治等外汇管理风险,而要规避这些外汇管理风险需要实施如主权财富基金的战略投资、藏汇于民、外汇储备多元化和扩大内需等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一直保持双顺差,我国外汇储备位居全球第一,虽然外汇储备的增多代表财富规模和抵御风险能力的增强,但也会带来一定的成本和风险。中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高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国际收支顺差、结售汇制度以及热钱涌入等不足角度对外汇储备过剩成因进行分析,旨在找出产生外汇储备持续上涨的根源,高速增长的外汇面临的风险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实施"藏汇于民"政策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文娟 《经济纵横》2007,(10):47-49
在我国目前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并超适度规模、人民币升值压力巨大、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改"藏汇于国"为"藏汇于民"是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4.
我国实施“藏汇于民”政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目前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并超适度规模、人民币升值压力巨大、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改"藏汇于国"为"藏汇于民"是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5.
1996年11月我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进入新世纪,我国外汇储备开始快速增长,2006年2月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外汇储备国,同年10月突破1万亿美元,2009年4月我国外汇储备突破2万亿美元大关,如此巨额的外汇储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外汇储备成因、巨额外汇储备的弊端等分析,提出我国外汇储备合理利用及解决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3.6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是中国最重要的国际储备资产和国民财富。外储在平衡国际收支、提高对外支付能力、稳定本币汇率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过度积累的外储不仅严重影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导致外汇冲销成本越来越大,特别是大量外储沉淀于美债等低收益资产,产生重大的估值效应损失。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中国如何配置、运用巨额储备资产,实现多重战略目标并提高其收益水平,已经成为关系到中国经济金融安全的最重要的战略性命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2013年以来,由中国主导和参与的多边开发机构层出不穷。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和发展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纷纷启动。多边开发机构的筹建开启了中国内外经济互动和内外大局统筹的新棋局,也为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使用提供了新的选项。中国外汇储备用于多边机构建设不仅可以分散投资风险,更重要的是,中国可以利用由自己倡议、积极参与的多边金融机构,运用金融的杠杆作用,充分发挥承建基础设施建设的比较优势,促进相关商品输出,消化过剩产能,支持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及结构优化调整。本文梳理和总结了中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基本面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情况,对中国利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一平台对外投资进行了分析,为我国更好地运用外汇储备资源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储备资产的科学管理和优化配置显得越来越重要。我国外汇储备管理模式的构建应遵循“专业化分工,分层次管理”的思路,把外汇储备资产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性储备资产、收益性储备资产以及战略性储备资产,分别由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央汇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管理。各个层次面临风险的种类和程度不同,对应管理目标不同,管理的侧重点也不同,从而决定了其投资组合和投资策略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合理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可用于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采购或储备,配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可用于解决经济运行中的若干紧迫问题。但是这一轮人民币汇改以来的两年间,超越安全边界的过多外汇储备又会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益产生负面影响,对国家金融安全构成威胁。该文从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出发,分析了超额外汇储备的潜在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保持外汇储备适度规模,优化其结构,提高其利用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汪洋  赵晟 《当代财经》2007,(3):32-37
为缓解国际储备增长过快和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我国货币当局提出了"走出去"战略和"藏汇于民"的政策.然而通过对该政策的可行性分析,笔者认为,当经济政策遭到国内几乎所有经济主体有意识的成功规避,其政策本身也值得反思.现阶段控制外汇储备增长的目标应该是增加外资进行套汇投机的成本和风险;可供选择的政策包括对进行结汇的资金予以冻结或者罚息,并对可能通过转移定价方式进行投机的渠道进行重点检查.  相似文献   

11.
崔红宇  盛斌 《经济经纬》2012,(3):136-140
本文探讨了在实行固定或钉住汇率制度条件下,面对商业银行清偿能力危机时,政府是否应该救助的问题。经研究发现:在外汇储备充足时,当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较多,或该国的信贷市场处于不断发展与扩张的阶段,政府应该救助;在外汇储备不充足时,当该国的信贷市场处于不断发展与扩张的阶段,政府应该救助;当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较多时,政府是否救助视该国具体情况而定;当该国外债规模较大时,政府不应该提供救助。  相似文献   

12.
外汇储备持续积累的经济后果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张曙光  张斌 《经济研究》2007,42(4):18-29
在测估2010年中国外汇储备达到和超过2万亿美元的基础上,本文考察了其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以及货币供应和金融市场的影响。对于其影响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加剧的可能情形和外汇储备持续积累的社会福利损益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揭示了中国经济运行和发展中投资和出口相互推动的流程和机理。  相似文献   

13.
汇率和外国直接投资一直是国际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论题,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本文利用简化的“两国两公司”模型论证了东道国汇率波动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具有实质性影响。通过引入经济学家阿利伯的通货区域理论和“多国投资”模型进一步研究了汇率波动对外国直接投资的传导效应。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985年-2004年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影响因素来看,外商直接投资是影响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主导因素,外债规模、广义货币、进口与当年本国GDP同样是影响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主要因素,各种因素对外汇储备的影响力度差距并不大。因此,在测算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作用。1985年-2004年,中国的外汇储备经历了不足-适度-超额的变动过程。中国已经出现超额外汇储备,为此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人民银行巨额外汇储备的经济性质及其出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中国人民银行持有巨额外汇储备的背后是相应的国内负债,它不是人民银行的收入,而是由于国内经济失衡和融资结构不合理,通过配套的外汇管理体制而不断集中在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信用资产。人民银行被迫成为需要经营外汇资产的专业机构,新的风险和矛盾接踵而至。解决中国外汇储备问题首先是消除中国外汇储备过速增长的内在发生机制;而对于现有存量资产的管理,主要应从分散风险、培养国际金融专门人才、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加强与美国协商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改进的阿格沃尔模型,选取1994-2010年数据对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经明显过量。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显示:进出口额、GDP、外商直接投资与外汇储备规模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对外汇储备规模能够产生长期的影响;但外债余额尤其是短期外债余额和广义货币供应量也能在短期内对外汇储备规模产生影响。本文认为,改善贸易结构并扩大内需,加大进口力度并支持对外投资,重视GDP的质量并促进经济理性增长,严格外企准入制度并转变外企引进结构,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等政策措施是抑制我国外汇储备过度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确定的现有思路进行了梳理并对现有思路进行了分类评述,在此基础上通过解析非国际货币发行国外汇储备的基本属性,探讨了基于外汇储备属性的非国际货币发行国确定外汇储备最优币种结构的可行思路,从而为非国际货币发行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确定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文章认为,非国际货币发行国的外汇储备包含国际支付工具、国际风险资产和宏观政策工具三种基本属性;对应于外汇储备的每一种基本属性都可以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找到相应的最优币种结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央银行依据自身偏好和宏观经济现状为外汇储备三种基本属性设定的权重,通过对外汇储备不同属性下的最优币种结构进行加权组合可以求出本国外汇储备的最优币种结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课题组对武汉市制造业吸引外商投资的现状调查、对国内外吸引外商投资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以及对国际资本流动特点和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武汉市制造业吸引外商投资的若干政策建议,其内容包括:提高武汉市整体经济发展水平;领悟WTO规则,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武汉市制造业产业集聚能力;为招商引资创造各种条件;注重对吸引外资的管理等等.  相似文献   

19.
外商直接投资对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工资水平影响是不同的。本文以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为研究对象,对典型行业建立计量模型分别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这两类行业工资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两类行业中劳动力层次不同和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地区分布差异的影响,使得外商投资对工资的影响在不同行业其影响机制亦不同,而且外商直接投资对工资水平的影响受东道国劳动力市场及外商直接投资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