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在综合分析已有制度经济学研究对象与核心内容的基础上,论证了"所有的制度经济学实质上都是关于产权的经济学"这一命题。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分析认为所有的制度都是关于产权的制度;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综合分析了制度经济学本质上都是研究产权安排或者说是以产权为核心而展开的;第四部分对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核心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它与其他流派经济学的关系等问题,得出结论:新制度经济学本质上就是关于产权的经济学。  相似文献   

2.
新制度经济学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制度经济学由旧制度经济学发展而来,早期旧制度经济学就是经济历史,忽视了产权和交易费用.新制度经济学主要新在产权和交易费用上,科斯、阿尔钦、德姆塞茨、施蒂格勒和张五常对其有重要贡献.中国的经济改革符合新制度经济学规律,中国应该感谢这些人.但是由<交易费用、风险规避与合约安排的选择>一文提出的风险和懈责问题及其而诱致的风险度量、投机及博弈理论等则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坚持观察与验证假设是张五常和目前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歧之所在,新制度经济学应该朝着合约的方向发展,这一点也为科斯所认可.  相似文献   

3.
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与西方主流经济学长期忽视制度分析的严重弊端密切相关,同时与反凯恩斯主义,以及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的改革不无联系。新制度经济学是在批评和运用新古典经济学方法的基础上,从较一般的意义上研究制度及其功能。新制度经济学在产权和交易费用理论、企业理论和制度理论等方面都有学术意义和贡献,同时也存在理论误区和局限。  相似文献   

4.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型制度经济学的论述,有效的制度安排对技术创新上有重要的激励作用。本文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的分析中,探讨了加强技术创新的制度激励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流派渊源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现祥 《经济评论》2004,(5):50-53,62
在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基本保留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不变硬核 ,新制度经济学通过引入信息和交易成本以及产权的约束 ,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保护带。它们抛弃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些硬核 ,如理性选择模型。同为制度经济学派 ,新制度经济学与近代制度经济学派没有任何理论渊源关系 ,但是他们都关注制度问题。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框架对新制度经济学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的趋势呈现出模型化、强调历史的作用、注重制度差异的研究及用制度方法解释发展差异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制度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本质上是制度经济学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在其价值观、分析框架和基本方法等"硬核"方面同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从研究对象和历史分析方法等具体分析方法方面看,新制度经济学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影响,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相通之处。这就要求我们在继承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硬核"的基础上,借鉴与吸收新制度经济学的某些分析方法与研究成果并进行科学综合,构建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科学范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新制度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俊 《当代财经》2003,(6):93-96
本文利用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通过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两轮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特点进行分析,得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变迁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同时还利用该解释,对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所需要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贸易措施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8.
经济制度动态发展理论既是马克思制度经济学也是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通过对二者在经济制度动态发展理论的研究目的、制度发展的动因、制度变革方式以及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制度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经济制度动态发展理论既存在差异,也有相互融通之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二者科学地结合起来并加以完善,对于我国目前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制度经济学的演进与马克思经济学的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唯平 《经济前沿》2003,26(7):25-27
近年来,新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经济理 论大舞台上成为了大红大紫的明星。名列新制度经济学大师之一的张五常教授更是凭借天时地利人和,巡回演讲走遍大江南北,刮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张五常旋风”。新制度经济学能够如此迅速占领中国经济学舞台,除了其理论本身因素之外,我想还有下列两大起因:一是国际因素。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和诺思于20世纪90年代初先后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新制度经济学成为了国际上最时髦的经济学。这对于普遍浮躁的国内学界来说,赶时髦而推波助澜也就不难理解;二是国内因素。中国正处在一个制度大变迁的时代,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说到底就是在制度上破旧立新,而在这破旧与立新、即新旧制度转换之间又不可避免存在一个所谓“制度缺位”时期,迫切需要制度理论为现实的制度转换服务。因此,生逢其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通过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两轮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特点进行分析,得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变迁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同时还运用该解释,对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所需要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贸易措施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