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次从商品房性质的角度,研究其性质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首先,通过面板协整检验证明商品房屋销售面积、人均可支配收入、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利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以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构建了长期需求模型。其次,利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面板数据及长期需求模型得出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商品房的性质。实证结果表明:在长期中,江苏省的商品房为正常商品,上海市商品房是低档商品,浙江省的商品房是吉芬商品。通过实证结果,针对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具有不同性质的商品房给出了具体建议措施如下:限购、限购同时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投资渠道及政府给予市民合理商品房价格预期的信号。研究结果对房地产市场目前高房价状态到政府预期的状态起到更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房产已是一种特殊商品,房价暴涨,实质是社会经济发展与市场经济制度之间存在着不相适应的矛盾。现有的诸多主张和办法并没有从制度上找到房价暴涨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还不能有效地抑制房价。市场经济发展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制度改革和创新来解决。本文主张设立政府投资和控制下的商品房期货交易有限公司,立即向市场抛售5年期期房券,以满足市场对投资产品的需求,并抑制和调控房产的价格。  相似文献   

3.
一、现代西方经济学论价格和供求的关系西方资产阶级经济理论认为,一个商品的价值不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取决于边际效用。所谓效用是指某种商品对需求的满足能力。他们不研究价格的内涵,把商品的价值和价格混为一谈。他们认为,商品的价格主要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当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时,便形成商品的价格。概括起来,是以下两点:第一,需求按照和价格相反的方向变动。如果价格跌落,需求就增加;反之,需求就减少。这种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下降,需求增加的现象;就叫需求规律。第二,在一般情况下,生产者对一定产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高低成正比例。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叫做供给规律。  相似文献   

4.
【美国《华尔街日报》8月6日】总体而言,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复苏是可持续的,并预计宏观政策将进行调整、以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在此前提下,再加上预期的全球经济温和复苏,我们预计GDP将在2009年和2010年分别增长8.2%和8.5%。我们认为GDP同比增速将在2009年逐季提高,并同时提升对大宗商品和投资品的实际需求。然而,未来几个月新增银行贷款的回落可能将会影响资产市场投资者的情绪,使得资产价格回调。  相似文献   

5.
着眼于房产消费品、投资品兼备的二元性 ,本文从房产消费者的预算约束与房产投资者的预期投资收益率两个微观的维度 ,分析了当前中国房产定价是否已经偏离均衡价格的问题 ,并得出了中国当前房产已经接近周期顶峰的结论 ,而化解的关键是能否将房价涨幅控制在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之内。  相似文献   

6.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波动与价格水平波动之间存在非常相近的共同变化趋势。本文以菲利普斯曲线和奥肯定律为理论依据,采用具有区制转移的状态空间模型对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我们首先估计出了预期通货膨胀率和潜在经济增长率,然后依据通货膨胀预期误差和产出缺口的关系来描述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动态特征。本文发现中国“产出-价格”关系具有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性质,经济增长率体现出高波动区制和低波动区制,通货膨胀预期也表现出两种不同的适应性预期形态。  相似文献   

7.
通货膨胀(inftation)在传统西方经济学中被诠释为价格持续上涨的过程,也即货币价值持续下降的过程。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价格水平上涨指的是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即所有的商品和劳务交易的价格总额的加权平均数。致于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西方经济学一般归结为两个:需求拉上和成本推进,前者指一般物价水平上涨是由于商品市场上过度需求拉上而引起的,两都都有精美的模型加以描述和阐释。在西方经济学的分析中,通货膨胀和失业向来是密切相关的。著名的“菲利浦斯”曲线解释了通货膨胀和失业一荣一损,相互替代的关系,并一度是凯恩斯主义治理经济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张天顶 《南方经济》2014,32(9):27-44
本文在Philips曲线设定下,通过扩展该模型实证考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中国通货膨胀动态的影响作用。本文在线性模型设定以及Markov机制转换设定下考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中国国内通货膨胀的传递效应。本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动态变化不仅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地影响着中国通货膨胀动态,而且个别类别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对中国通货膨胀动态的传递效应相对明显。最后,结合经验研究结果,本文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去年,商品房价格的过快增长引起社会各方面的极大关注。根据目前其运行轨迹,宏观调控特别是金融和土地政策取向的作用,需求及其预期变化的影响,今年商品房价格增长过快的势头可能减缓,但还会在较高位运行。商品房价格增长偏快,仍可能是制约房地产和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商品房价格长期上行的政策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军 《特区经济》2009,(11):112-114
本文从政策学的角度,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剖析了1998~2008年中国商品房价格以及相关变量之间的联动走势和政策性成因。文中提出,商品房价格后期的持续走高背离了市场的真实价值,其政策性原因是对土地总量的行政化控制、以及金融稀缺资源向购房市场的倾斜。本文认为,通过实行土地供应量与房价指数联动机制、以及灵活运用货币政策等组合手段,未来中国商品房价格可能呈现高位窄幅震荡、缓慢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马万里 《浙江经济》2004,(16):38-39
房地产投资增长过快实际上是市场供需决定的。由于商品房的短缺、利率水平较低、土地供应量有限、居民可支配收入较快上涨等因素,导致房产需求旺盛,进而导致房产品的畅销和价格增长。也正因为房产市场需求旺盛,利润空间大,才使得各路资金纷纷涌入。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金融加速器效应的视角,检验在长期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是否加剧了经济的波动。从理论上看,大宗商品价格变动通过现金流机制、净财富机制和预期机制等多种途径,嵌入到金融加速器效应中并对经济的波动产生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大宗商品价格变动较大时的金融加速器效应要大于大宗商品价格变动较小时的效应,这说明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加剧了经济的波动。不仅如此,大宗商品价格变动还对一些宏观经济变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尤其表现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上。文章的政策涵义包括:在经济下行时要适度采取刺激性货币政策,防止大宗商品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的螺旋式下降,从而抑制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加剧经济波动的影响;货币政策要防止通过套利活动加剧大宗商品在短期内出现的价格超调现象,从而避免诱发更多的经济波动;要引导和管理好大宗商品价格变动的预期,平滑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密切关注美元汇率和美国货币政策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程帅帅 《中国经贸》2010,(16):135-136
目前中国的房地产价格是备受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通过住房供给结构和需求层次的角度对中国高房价的原因进行相应分析,认为对土地出让金的过度依赖使得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严重不足而且在商品房市场中,开发商瞄准市场中的中高端客户,使得商品性的低端用户的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失衡时导致中国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开放经济下中国通货膨胀的价格传递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通货膨胀预期和供给冲击在内的开放经济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混合模型,分析了国际垂直生产结构下的价格传递效应,并运用经验数据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动态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扩展的混合模型能有效地避免残差序列相关性;工资水平对通胀的影响明显,国内和进口中间品价格对通胀水平都存在显著的价格传导效应,国际能源价格对通胀具有正向冲击,存在输入性通胀效应;通胀预期和通胀惯性对通胀水平的影响显著,但通胀预期的影响更强;厂商在定价过程中保持价格不变的概率高于重新定价,而重新定价策略则兼备前瞻性和后顾性。基于上述研究,我们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宜保持相对稳定,应重视政策对经济主体通胀预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性商品消费国之一,但是中国的"大买家"地位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国际市场定价权。本文从中国资源性商品需求旺盛、采购体系分散、进口价格不断高涨等现状入手,通过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中国进口商队伍中大厂商与小厂商在是否参与联合谈判以及是否参与采购联盟等问题上的不同行为。本文认为,只有通过政府管制、行业联合的采购联盟才能化解中国在资源性商品进口中的困境,并针对中国的行业现状提出了建立采购联盟的切实可行的完整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信息》2009,(2):19-19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房地产开发企业要根据市场变化和需求,主动采取措施,以合理的价格促进商品住房销售。对国务院“鼓励房地产商以合理价格促销商品房”,业内将此话解读为:“国务院吹响了楼市降价号。”但是,同样也可以这么解读,国务院并不鼓励房地产开发商以“不合理”的价格促销商品房。  相似文献   

17.
《海外经济评论》2009,(37):11-13
【瑞银集团2009年8月】近来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和股市的飙升引发了许多赞许,也引来了许多质疑。在两种观点激烈的争论中,总体而言,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复苏是可持续的,并预计宏观政策将进行调整,以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在此前提下,再加上预期的全球经济温和复苏,我们预计GDP将在2009年和2010年分别增长8.2%和8.5%。我们认为GDP同比增速将在2009年逐季提高,并同时提升对大宗商品和投资品的实际需求。然而,未来几个月新增银行贷款的回落可能将会影响资产市场投资者的情绪,使得资产价格回调。此外我们还预计在2009年四季度或2010年一季度达到峰值后,GDP增速将在2010年有所回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企业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金融市场交易,如外汇交易、石油和铜等期货交易,这标志着中国经济市场化的进程正在加快,中国已经纳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轨道。近年来,国际市场上的石油、铜、铁矿石等能源类和金属类商品的价格变动激烈,“中国因素”被认为是国际金融市场变动的重要因素,而中国作为需求大国,也开始正面应对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的困扰。  相似文献   

19.
全球经济出现复苏萌芽,在复苏预期和通货膨胀预期双重效应下,大宗商品价格和资产价格继续上涨。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在拉动经济和改善住房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如商品房开发投资规模过大、房价过高、房产供应结构失衡、投资和投机需求旺盛等问题,这些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