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重庆市綦江县为调研地,通过问卷调查对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做了分析,并对劳动力转移模型和解决机制进行了探索.通过因子分析,提炼出影响劳动力转移的两个因子.结合当地务工人员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劳动力转移模型和"二导向"机制,为綦江县的劳动力转移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这一领域从来都是理论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研究方法包括了实证、模型研究和规范研究,研究角度主要是从工农业生产部门差别和劳动力个体迁移动机异同来考察,以及从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的探索。文章在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针对本国目前的具体情况提出深化研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和评价传统理论和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突破单一的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传统思维,构建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受迁移地非农收入的实际效用因素的影响,受迁移成本变动因素影响的理论模型。根据全国29个省市1995-2006年的面板数据,经过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关系检验,利用回归模型,估计分析了非农收入的实际效用因素和非农收入成本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度。城乡收入差距、非农产业生产总值比率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呈正相关,城乡消费支出比率、城镇失业率分别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直接价格成本和就业风险成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呈负相关关系。要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合理转移,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非农收入的实际效用,二是降低非农收入的成本率。  相似文献   

4.
沂蒙老区是山东人口最多的地区,但是该地区人口主要以农业人口为主,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较为不利的影响。制约老区劳动力转移的非经济因素很多,主要分为制度因素和"沂蒙精神"因素,非经济因素中的制度因素是阻碍劳动力转移的一般原因,而"沂蒙精神"是制约老区劳动力转移的特殊原因。  相似文献   

5.
周慧  林雨 《时代经贸》2012,(10):228-229
文章首先从扬州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的规模来阐述1996年到2010年扬州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的具体情况,即本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是持续扩大的且本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有一半以上转至第二产业。接着运用计量模型研究二、三产值的比重以及城市化率这三种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的影响,得出三种因素都对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有影响,但影响最大的是第三产业的比重。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从扬州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的规模来阐述1996年到2010年扬州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的具体情况,即本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是持续扩大的且本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有一半以上转至第二产业.接着运用计量模型研究二、三产值的比重以及城市化率这三种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的彩响,得出三种因素都对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有影响,但影响最大的是第三产业的比重.  相似文献   

7.
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在回顾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从转移的历史和现状入手指明与WTO直接相联系的转移,并进一步完善了WTO背景下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思路: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产业领域,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活动空间,利用非公有制经济来安排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坚持灵活多样的转移方式,并辅之以相应的土地政策,要运用行政、经济等手段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好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8.
也谈农村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村劳力出现剩余的原因,一是耕地减少,二是传统的城乡二元制度,三是第三产业滞后,四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五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为此,要加速城镇化进程,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同时要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促使农业劳动力向农业内部转移。  相似文献   

9.
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大背景下,教育投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影响已然非常显著。以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首先论述教育投资和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然后对教育投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分别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展开研究,以期为湖南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劳动力素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许勤 《经济师》2008,(7):259-260
作为农业人口大省的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状况始终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劳动力转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转移能力”是其中的主要因素。劳动力“转移能力”从转移源头、转移空间、转移渠道三方面进行解读,为增强劳动力“转移能力”,需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制度变革,促进劳动力流动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性特点及人口特征,然后据此为依据分析了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企业职能部门整体作为考察对象,从部门心智模式、部门的整体认知机能障碍、部门冲突以及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几个方面对企业不同职能部门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组织结构、文化、信息技术及某些制度方面对促进企业不同职能部门间知识转移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和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设社会主叉新农村的目标,面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严重剩余的现状,要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就是看劳务经济的带动程度以及农村劳动力资源能否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通过分析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的现状,结合当前中国的国情,针对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提出一系列化解措施.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当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前半阶段,这一阶段正是加速农业人口非农化时期.因此,如何切实有效地推进山东省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龙口市作为山东百强县榜首,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当地农村劳动力总量大,剩余劳动力就业任务重.因此本文通过调查数据,采取理论分析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制约龙口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原因,发现国家政策、劳动力数量、劳动力文化水平为制约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同时为了加强龙口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合理转移,加快龙口市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提出了相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 ,不仅有助于民族欠发达地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更是该地区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关键。但由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投资主体和收益主体的错位 ,同时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补偿机制的缺失 ,使得民族欠发达地区个人和地方政府既无能力 ,又无动力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对此 ,作者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建立了劳动力市场中的农村劳动力-城市劳动力-劳动力市场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来研究劳动力转移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城市劳动力-劳动力市场三者之间存在着一种非常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稳定的城市劳动力规模与稳定的农村劳动力规模呈线性关系,城市劳动力数量是农村劳动力数量的a倍;当劳动力低效率使用时,盲目增加农村劳动力规模将会导致xe,ye的下降;当劳动力高效率使用时,将导致xe,ye的增加。我们应该采取合理措施促使农村人口的合理流动,研究结果对我国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企业之间的集聚形成了一种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中间性组织。集群组织内企业间有效的知识转移是集群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之源。文章基于集群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动因分析,提出了影响企业知识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企业之间的知识距离,企业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转移"巴",并从企业和集群两个角度分析了促进有效知识转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文献回顾,构建了知识特性、知识来源方与接收方特性、组织情境、知识转移机制与跨国企业知识转移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江苏、浙江、广东三省的跨国企业为调查对象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知识特性对跨国企业知识转移机制和转移绩效均没有显著影响,知识转移机制在知识来源方与接收方特性和跨国企业知识转移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组织情境与跨国企业知识转移绩效之间,知识转移机制作为完全中介作用。此外,研究还提出提升跨国企业知识转移绩效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伴随着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进入非农行业就业,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数量也日益增长。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发现:农村已跨省转移劳动力中的较大比重就业于东部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各省区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东部地区转移就业。这必将极大加速东部地区经济增长,从而导致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间的经济差距日益加剧。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的跨省转移明显地促进了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的扩大,是导致地区经济差距持续扩大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