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是什么?”——关于人性的探索,人的本质的追问,通过对人性的理解,去寻求一种核心的价值观,并通过这种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为管理实践活动确定合理的、科学的方式,这就是管理学。我们可以说,对人性的认识也许就是现代管理学全部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
面对复杂化、人性化、全球化的管理实践,传统经济学的逻辑演化理论家和新兴管理学的经验经营学者在管理的实践与研究中表现出巨大分野,莫衷一是的“管理学丛林”削弱了管理研究的科学性,管理的合法性、价值性不断受到置疑.走出“管理学丛林”、解决管理学的“研究危机”,需要批判与反思管理学研究中的各种理论假设.从研究意义上分析,理论假设是管理研究的逻辑基础,有助于界定研究视域、推动管理科学的研究创新.理论假设在构成上分为前提性的事实部分和推理性的结论部分,提出一个好的理论假设需要符合推理的逻辑性、陈述的明确性、实践的检验性.管理学中的理论假设一般分为以下四大类型:管理主体假设、管理客体假设、组织系统假设、管理环境假设.  相似文献   

3.
“知识人”假设与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徐拥军 《经济师》2004,(2):148-149
激励是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前提的。知识型员工有别于传统工人 ,传统的“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假设都不符合知识型员工的人性特点。知识型员工是“知识人” ,他们具有利己性、公益性和理性。因而 ,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模式是 ,满足“知识人”的利己性、引导“知识人”的公益性和促进“知识人”的理性  相似文献   

4.
回顾经济学史上各种划时代的人性假设 ,构建出符合当前社会实践需要的经济学研究范式 ,对于提高人类经济行为的自觉性 ,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后斯密时代的“管理人”以及马克思有关论述的“自由人”假设 ,是划分经济学研究范式历史变迁的标志 ,贯穿这三大人性假设的主线是“自由”原则 ,而经济学研究范式变迁的实质则是对不同“主体自由”的扬弃过程。我们应当以“知识人”假设 ,作为构建当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人性基础。  相似文献   

5.
赵晖 《经济师》2005,(10):154-155
在西方管理思想史上,几乎所有的管理理论都建立在一定的人性假设基础之上。人性假设大致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等发展阶段。每一种人性假设,都带有时代的特征,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然亦有其局限性。我国管理理论应借鉴西方管理思想中的人性观,重视和加强对人性的研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6.
刘炳辉 《经济管理》2007,(23):89-92
国有企业改革的困境主要源于理论假设错误所导致的政府、市场和企业功能紊乱,从而在制度安排上混淆了产权、所有权和所有制的经济功能;特别是基于错误理论假设的刚性一元化意识形态阻碍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因此,改变理论假设前提,重构理论框架和理论体系;在制度安排上确立国有产权的各类交易主体及其所有权,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去除僵化的模式.这三大方面是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社会化中的“人性假设”以及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程度是企业化的最深层的价值观念基础。不同的社会化蕴含着不同的“人性假设”,不同的“人性假设”预设着不同的企业化。大陆的企业化建设不应盲目照搬西方企业化的模式和理念,要从东方固有的“人性假设”出发。  相似文献   

8.
在管理思想史上,人性假设的思想与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曾经这样说过:“凡主管人员,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在他们的头脑里一般自己对人的某种假设而形成的关于个人和组织行为的理论模式,这些假设和有关理论都影响着他们的管理行为”。麦格雷戈也认为:“每个管理决定或行动背后都隐藏着有关人的本性和行为的假设”。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前人对人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能动人”假设,旨在充分认识人的能动性,对教师实施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促进高校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作为管理活动中的人性基础,"人性假设"概念的改观已经成为管理理念创新的逻辑前提,回顾历史上各种划时代的人性假设,对于管理结构和模式重新建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深入理解和把握西方管理理念的前提下,对其中有关"人性假设"方面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批判性分析,必将有助于人类最终实现效率和道德相互转化的符合人性的管理理想境界,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再论经验学派的方法论——兼回答罗珉先生之“商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验学派的方法论研究》一文曾对经验学派的研究方法作了简要的介绍和评价。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经验学派方法论的特点,从基本前提和适用范围的角度探讨了经验学派方法论的发展途径,并讨论了经验学派的方法论在管理学多元化研究范式中的意义及其定位。  相似文献   

12.
社会实践活动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对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对郑州W学院“管理学”课程进行案例分析,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高校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入手,不断探索如何将大学生实践活动和“管理学”相结合的实施方法,逐步提高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效果和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3.
在明确了对个体行为进行评价的主体以及行为评价时点的基础上,个体是在完全理性的基础上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即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对于个体仍然是成立的。对于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然人组成的群体,由于存在着目标的不一致、彼此间行为的协同作用等众多原因,他们的行为与个体行为有着很大的不同,“经济人”的最大化假设就不再适用了。  相似文献   

14.
在指出人与物相互融合的趋势的基础上,从人与物相互关系的视域提出人与物相互统一的实践原理,最后进行了小结。  相似文献   

15.
中国辩证法与西方辩证法有很多可比性,然而它们最初目的是不同的,西方辩证逻辑着眼于抽象的存在的本质,而中国式逻辑着眼于一般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西方辩证法距离实际的管理决策甚远,而中国辩证法则是管理决策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尽管中国辩证法不遵循严格的形式逻辑,但在管理决策中非常有用。中国辩证法的本质是一种图式理性。以中国辩证法为基础的管理理论可以称之为易管理理论(Change Theory),易管理理论可以成为构建管理学中国学派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世界经济飞跃式发展,高职学生比以前更加关注个人利益,他们的心理问题比以前更加突出,不断变化着的新形势给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从学生到职员的角色转变是高职学生职业生涯中的一大重要转变。但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和用人单位很难招到理想员工,造成这种“两难”现象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学生的能力不足问题。这种能力有知识层面的,有技能层面的,也有心理层面的。在高职院校实施班级“公司化”管理模式,能培养学生对企业的适应能力,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的管理氛围,感悟企业精神,使学生知社会,懂管理,会做人,能做事,成为社会英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