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进唐万新     
悲壮的德隆终将远离人们的视野。20年来与唐万新的交往和18年德隆的成长.都经过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简单地停留在对德隆褒贬层面或唐万新的是是非非.不是一种客观公正的方式。因此,必须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和大时代背景下加以解构.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德隆的远源近流以及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2.
在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被告席上,德隆首脑唐万新面临两项控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操纵证券市场价格.   “说证据有一卡车,毫不过分.“德隆的代理律师陶武平感慨万千.陶武平以代理周正毅案而闻名,如今面对德隆主案,他还是感慨万分:“周正毅案显然是小巫见大巫.“……  相似文献   

3.
中国曾经最著名的整合者,德隆董事局主席唐万里和总裁唐万新,因德隆自身的困境,而又一次成为新闻热点。  相似文献   

4.
失意篇     
《中国经济信息》2005,(4):13-13
唐万新:梦遗德隆帝国;吴灿坤:名下连锁店纷纷关门。  相似文献   

5.
2006年1月19日和20日.德隆主案在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关于德隆罪与罚的司法争论至此达到顶峰。庭审上.唐万新10分钟的法庭自辩表达了自己内心深重的罪疚感。他两次表示服从法庭的判决。为了走近唐万新.本刊记者农历年前采访了新疆东西部研究院院长唐立久。他跟踪研究德隆十余年.积累了上千万字的素材。即便如此.在《解构德隆》一书落笔之际.他依然被德隆的庞大所震撼.他和助理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才把德隆旗下200多家公司的资产关系.经营概况与核心经营者理清。书中.仅资产表就占去了50个页码。2006年1月25日.德隆最后的遗产——德隆大厦在上海以595亿元的高价被拍卖.德隆金融帝国昔日的标志随风消散。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信息》2009,(7):17-17
在各方压力之下,保外就医的原“德隆系”实际控制人唐万新,被有关部门要求回到湖北省武汉市有关监狱继续服刑。 2006年4月29日,唐万新被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40万元罚款。德隆案因在当时造成170亿元的委托理财损失,被外界称为是“建国以来最大的金融证券案件”。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巴菲特以超长期投资著称,他注重行业选择,只选择高速稳定增长行业的龙头企业,并作为一个所有者去投资,但他不参与企业的具体经营管理。 今天,一向在中国证券市场上保持神秘色彩的机构德隆老总唐万新说,他们不但作为所有者去投资,还要通过龙头企业去整合行业,把资本市场当成运作产业的一个手段和最佳切入点,接下去完成巴菲特没有完成的另一半,真正深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层面。于是,有证券分析人士将其称之为“后巴菲特时代”。 新疆德隆作为一家民营企业,1996年、 1997年在证券市场上大显身手,通过收购法人股先后…  相似文献   

8.
董辅礽 《发展》2002,(12):21-23
1999年夏,在新疆第一次接触德隆就引起我巨大的兴趣和注意,以后陆续与德隆有联系,对它的了解也逐渐加深,并引起了我的许多思考,我在不同场合也谈过这些思考。人们感到德隆很神秘,并不是因为它故弄玄虚、高深莫测,而是它闷声不响,埋头苦干,不肆张扬,也不爱沽名钓誉,以致使人们感到,在不知不觉中似乎从地底下突然钻出了一个如此庞大的巨人,连那些信息灵通者在排名XX几百强时,德隆竟然榜上无名。有些人指谪它是“黑庄”,大多也是由于不知。我自己也是在1999年在新疆突然遇到了这么一个庞然大物,惊异无比。在经过几年…  相似文献   

9.
《新财经》2004,(5):37-39
2004年4月21日,德隆系“三驾马车”在连续数天跳水跌停后,突然发量,打开跌停。 “为了10万职工、30万农户、100万农民的利益不受侵害,我不得不出来讲话,德隆旗下的上市公司都是优质资产,我们企业没有造假。”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唐万里在德隆几位高层的陪同下,接受《新财经》记者专访时,开场便说。 唐万里说,数月来,有人说德隆高层出逃了,等等,这是天方夜谭,谣言总是谣言。对人们所关心的德隆的前景,唐万  相似文献   

10.
曾经是我国最大的民营企业集团--德隆公司,在发展产融结合的道路上轰然倒下,使得我们对产融结合模式再次认真思考.本文通过产融结合理论以及德隆公司的实证分析,寻找德隆公司失败的原因,并对我国产融结合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德隆盛名之时在金融业呼风唤雨,最后在风险无法控制时消失于无形。这类教训在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的改革中并不罕见。完善制度建设比关注德隆事件本身更重要,好的金融监管制度犹如一面照妖镜。如果,监管机构在监管过程中能够更早地采取管制措施,德隆风险不会发展到严重的危机地步。如果,不从金融监管体制和制度的层面探询原因,就有可能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德隆。  相似文献   

12.
德隆癌变     
《中国经济信息》2005,(9):18-18
2004年,德隆危机无疑是中国财经界最大的事件之一。德隆曾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旗下拥有177家子公司和19家金融机构:德隆是中国产融混业经营的先锋,在资本运作与产业整合方面影响了一大批企业的行为;德隆使中国人重新认识新疆,展现了现代新疆和市场化新疆的形象;德隆又聚合了中国所有民企的问题,引发区域性经济和金融震荡。德隆注定是中国民企的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13.
走近德隆     
市场上传言,“远在新疆的德隆,神秘地影响着中国的股市,只要哪支股票与它有关,股价便飞涨。”有人把德隆称为股市第一庄,有媒体把德隆称为股市聚敛钱财的类家族企业,也有另一种声音称,理念超前的德隆核心人物唐万新可能是一个“悲剧式的英雄”。可德隆战略气魄之大、决策之智令人叹为观止。可是即使在新疆,德隆却笼罩在一片神秘之中,那么面纱后的德隆到底什么样?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大型金融控股公司问题频出,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其中尤以德隆事件影响最广,损失最大。德隆作为一个失败的大型金融控股公司而尘埃落定。然而德隆事件的确折射出不少金融监管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当年曾全程参加了德隆风险的化解与处置过程,对德隆事件有一些深切的体会和感晤,以为有必要认真、客观地回顾分析这一事件,从中总结制度性风险以未雨绸缪,使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在合法合规的道路上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事件     
民营经济发起拯救德隆两个重组方案已搁在案头,德隆翻身寄望于此一切尚未有定论和结局,但中国民营企业史的最大一次“拯救”行动已然在进行之中。这次的拯救对象是,已走到了风雨飘摇的十字街头的德隆。据了解,现在主要有两种重组思路正围绕着困顿中的德隆展;主要由行政主导,以德隆融资量最集中的四个金融机构(刚好归属于四个地自展开清理债务、重组资产的工作。重组思路着眼于应付眼下危机,意在为德隆“救火”,防止金融危机进一步扩散。方案二:将德隆整将产融平台一分为二并建立防火墙。摇旗呐喊的主要是某些市场中介机构。重组思路是有意优…  相似文献   

16.
新疆财政厅诉德隆未按期还贷 2004年3月1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因新疆德隆未能按期偿还贷款及利息385.2万元而对新疆德隆集团、新疆德隆农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新疆屯河进行了起诉。4月,德隆系的三驾马车--湘火炬、新疆屯河、合金投资的股价突然大幅跳水,连续出现跌停,令市场一片哗然。  相似文献   

17.
《新财经》2004,(5):35-37
德隆模式不可复制,德隆把自己给欺骗了;“德隆模式”错了,但它是在一个错误的金融环境制度下所犯下的错误  相似文献   

18.
1999 唐万新     
《中国报道》2008,(10):68-68
关键点 唐万新商业战略中最重要的是“三驾马车”。 上世纪90年代,唐万新通过购买法人股的方式,先后成为新疆屯河、沈阳合金和湘火炬三家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组成了德隆系的“三驾马车”。此后,唐万新对这三家老牌国有企业实施战略重组。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产融混业经营的先锋,德隆曾纵横驰骋在资本市场与实业界,不仅在各种融资渠道之间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而且在进入上市公司的征程中战无不胜、所向披靡.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德隆通过并购打造了长度惊人的产业链,控股参股公司多达177家,并奇迹般地使得这么长的产业链产生效益的速度与其股票价格上涨的速度同步.德隆谱就了一曲民营神话,在这个意义上,其荣辱成败都将备受公众关注.  相似文献   

20.
德隆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德隆透过“类金融控股公司”结合产业与金融资本的发展模式和多元化经营策略的失误。资金链条的紧张是其发展模式和经营策略的必然结果,外部金融环境的变化只是德隆问题暴发的催化剂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