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现状,阐述了为更好地进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应拓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保障机制,使城市基础建设资金得到保障,为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经营城市——现代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化、城市现代化要求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传统的投融资体制、机制不能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筹资困难,不能提高投资效益和管理效率。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观念的转变和项目细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和加入WTO、经济全球化等,为经营城市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3.
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期望通过架构、完善城市的“骨骼”,来带动整个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快速发展建设。笔者在文中阐述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念和特点,并提出了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面临的资金压力越来越多,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首先要解决资金这一难题。在对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解,对中国现行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确立多渠道的融资新模式等进行了研究探讨,以期解决目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资金难题,进一步推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林子江 《经济师》2014,(12):42-43
在大规模、大力度推进城市化的浪潮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现代化起到了关键性的支撑作用。当项目融资机制作为产权制度创新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后,在基础设施领域产生了示范效应、扩张效应,并对资源配置和制度创新产生了积极影响。融资模式的创新不仅为政府部门解决了筹集资金的问题,为基础设施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投资者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契机。文章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具体实践为脉络,比较了各类创新型融资模式的特点,分析了项目融资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并提出了项目融资风险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政府投资为主体格局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普遍方式,由于单一的投资主体以及旧的投融资体制的限制,使得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困难.本文提出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主体、拓宽融资渠道、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吸引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以及推广创新模式等措施,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本支撑.  相似文献   

7.
冯冠胜 《技术经济》2006,25(3):44-46
民间资本介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使这一过程显得异常艰难。文章首先论证民间资本介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分析民间资本介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因素,在此基础上阐述民间资本介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可供选择的方式以及推动民间资本介入城市基础设施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6,(4)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载体,而建设的融资问题是学术界的一个重要研究热点。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在明确了研究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首先分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融资的重要概念,包括投资项目区分理论以及城市公共设施物品理论等进行阐述;分析了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融资建设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未来的研究热点问题,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融资政策研究以及结合地方具体情况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寻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筹融资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针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运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上要解决思想,转变观念,促进投融资体制的市场化,以拓宽投融资渠道,扩大投资规模,提高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0.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利用外资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拓政府投入、银行贷款和城市自筹以外的投融资渠道,积极引入外资,是弥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进一步鼓励外资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建立新型投融资体制,创新投资合作方式.  相似文献   

11.
西部地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西部地区城市化的重要保障。西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有着明显差距,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方面也与东部地区有所不同。文章对1990年代中期以来西部地区市政基础建设的水平及其融资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各种公共安全事故发生的频度和程度迅速增加,使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城市公共安全面临空前的挑战。本文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公共安全规划、推行基础设施项目公共安全风险评价制度、健全安全风险分担机制、建立安全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与应急管理机制、推进安全社区建设以及健全安全管理人才培养与安全教育体系等基础设施公共安全风险管理政策制度。  相似文献   

13.
区域科技基础设施体系是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条件和支撑力量。借鉴现有研究成果,从狭义和广义角度对科技基础设施的内涵进行辨析,提出狭义投入角度和广义功能角度的区域科技基础设施体系框架;以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典型代表江苏省为例,基于广义角度分析江苏省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现状,找出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十四五”时期江苏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建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迎接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西安浐灞生态区确立了都市型生态区、生态化商务城的发展方向,加快推进河流治理、生态湿地及绿地系统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综合治理。在河流治理带动区域发展,新区开发支撑生态建设的建设思路引导下,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态建设规章制度及执法体系,完善生态管理机制。努力实现经济高增长、资源低消耗、环境污染负增长。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基础设施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察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内涵,建立了由3个层级、5个维度和22个指标构成的城市基础设施评价体系,并采用极差标准化、均方差决策、加权平均和标准分等方法,对中国2007年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从发展排序、等级划分、空间分异和统计分布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基础设施具有和经济发展相似的自东向西递减的地带性特征;大部分城市的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存在短板;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基础设施的总体水平呈正态分布,环境设施呈尖峰左偏分布,交通设施呈尖峰右偏分布,供排水设施属于平顶正态分布,能源设施分布曲线波动较大,邮电设施分布严重右偏。本研究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政策思路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关于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结构框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许多城市政府采取BOT、TOT、PPP模式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在建设中发现,运用单一的BOT、TOT、PPP模式进行建设时,由于环境的变化,往往会打破项目相关群体原有的收益与风险的平衡,激化项目利益相关群体之间的矛盾,导致项目出现危机.本文提出了城市基础设施集成融资结构框架,即把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子项目,根据各个子项目的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融资方式,并在项目运行过程中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变更或组合为其他的模式.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保证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7.
上海自2002年启动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后,于 2014年底提出《黄浦江两岸地区公共空间建设三年行动计 划》,作为其中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的总设计师团队,深度 介入了上海城市滨水空间的复兴。依托实践提出“八合一”理 念,即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市政设计、水工设 计、生态修复、智能设计和艺术设计协同合作;并在突破学科 壁垒的基础之上,构建包含系统化空间营造、历史文脉延续、 基础设施复合、场景节点构筑、生态环境修复和公共艺术植入 的六维城市滨水空间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天军 《经济问题》2007,334(6):80-8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善农民生活的必备条件,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纽带,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来支撑.因此,在加快新农村建设中,应着力于基础设施建设管理.  相似文献   

19.
根据紧凑城市的核心内涵,从空间紧凑、结构良好、效率较高三个维度构建了城市紧凑度测度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计算了2009年陇海—兰新—北疆铁路沿线40个城市紧凑度的综合得分,并将其划分为紧凑、较紧凑、一般紧凑和不紧凑四种类型。除个别城市外,从总体上来看,沿线城市紧凑度水平按照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的顺序呈现依次降低的变化规律。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了城市紧凑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目前影响沿线城市紧凑度的主要因素首先是经济增长弹性,其次是人口密度、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形态紧凑度等;对于不同规模的城市,城市紧凑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20.
会展旅游发展问题分析--以郑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娄世娣 《经济经纬》2004,(5):132-134
会展旅游是都市旅游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郑州市的区位优势、四通八达的交通等有利于发展会展旅游。树立市场观念、加大促销力度、培养专门人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转变政府职能是郑州市会展旅游顺利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