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限塑令"自今年6月1日实施以来,大部分商品市场的购物塑料袋用量呈明显下降趋势.然而"限塑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变了样,不少商家和消费者正不亦乐乎地钻着政策的漏洞.  相似文献   

2.
2008年6月1日起中国政府为减轻"白色污染"实施"限塑令".之后调查显示,各地、各业态执行成效不一,特别对于集贸市场和摊点的监管成为工作的难点,而且有随监管力度的减弱而式微的趋势.不过,在部分城市,一些好的办法已经被使用,最为突出的便是杭州市.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对"限塑令"政策进行了具体分析,对杭州市贸易局在"限塑令"的推进过程中使用的政府工具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同时提出政策对策.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落实文件精神,推进节能减排,减少"白色污染",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0901班同学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对黄冈市"限塑令"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4.
"限塑令"实施已一周年了.现在,曾经的用袋大户--超市,通过收费等方式使塑料袋的用量明显减少,但集贸市场免费提供塑料袋的情况却一直存在,而且有许多是明令禁止的超薄塑料袋.人们对一个小小塑料袋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背后实际上是对环保问题的重视,从点滴实处做起.  相似文献   

5.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国人就开始对那花花绿绿、漫天飞舞的塑料袋有了较深刻的印象,塑料袋亦当之无愧成了"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既是污染,便有危害.本文从塑料袋的危害、限塑令的实施现状及采取相关对策等方面作以分析,希望全民参与禁塑活动,共同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限塑令"实施四年多来,在增强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本文在对我国"限塑令"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比国外"限塑令"实施的成功经验,从而提出我国应该探索"限塑令"费改税、加强监管和提高塑料袋价格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商》2015,(29)
"限塑令"颁布距今已有8年,其在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及加强环保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结果并未符合预期,原因在于"限塑令"的执行存在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针对性的建议,以进一步完善"限塑令"这一公共政策,推动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对"限塑令"及其所产生的蝴蝶效应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有人预测,这项政策措施颁布推行后,虽然会产生一定的环保效果,但势必也会对人们的生活和观念,商家的经营决策和生产厂家的塑料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即"蝴蝶效应".因此,为了提高"限塑令"的效果,必须将消费者,商家及生产厂家三者的福利均衡起来进行考虑,采取相关的配套措施以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简称"限塑令"),从2008年6月1日起,"限塑令"已经正式开始实施。那么在普通百姓看来,"限塑令"能否真正减少塑料袋使用?小小的塑料袋开始"有偿"了,百姓还会继续选择使用塑料袋吗?老百姓能接受的塑料袋"有偿"程度又是多少?  相似文献   

10.
“限塑令”实施缘何走了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斌  杨汗军 《中国市场》2008,(34):32-33
<正>"限塑令"自今年6月1日实施以来,大部分商品市场的购物塑料袋用量呈明显下降趋势。然而"限塑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变了样,不少商家和消费者正不亦乐平地钻着政策的漏洞。  相似文献   

11.
国家规定从2008年6月1号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并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课题试图通过考察和调研,对该区农村使用塑料袋作深入细致的分析,了解该区枉民关于"限塑令"的真实想法,力求从该区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入手,做出较真实和客观的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更好贯彻落实"限塑令"的对策,加强全区农村环境保护,进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刘丽琴 《中国市场》2008,(25):10-11
自2008年6月1日起,"限塑令"正式实施。但并不是所有的塑料袋都被限制使用,而只是限制其中超薄的那部分。随着"大限"的到来,仍有不少人对"限塑令"存在着误解,一些商家和市场甚至慌了手脚。小小的塑料袋,缘何在商品市场里激起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13.
2008年6月1日,"限塑令"在我国正式实施,从开始的轰轰烈烈,到现在的趋于平淡,这项政策到底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从"限塑令"的出台背景考察,辩证的分析其颁布后的正负效应,以期引起大家的反思,解决现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从"限塑令"的正式实施到今天,已经过去了近两个多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久违了的"菜篮子"、"米袋子"又回到了老百姓的身边,大街上、市场里五颜六色的塑料袋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多款式新颖、结实耐用的环保袋。在"限塑令"实施后,超市的塑料袋使用量仅为以前的40%,更有甚者达到了20%,塑料袋使用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5.
如果有人问"限塑令考验了谁",通常的或者说传统的回答,应该是"政府部门强有力的监管",或许还可以捎带上"企业商家的社会责任意识".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每一个提问者本身其实都是被"考验"的责任人.  相似文献   

16.
戴昀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3):102-103
我国于2008年6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限塑令。限塑令的推出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加大节能减排的步伐,大大提高了老百姓的绿色环保意识。限塑令的实施标志着塑料袋的使用和管理进入规范时代。我们通过实地调查,以湖北武汉市洪山区为例,分析了限塑令的实施效果,尝试探索完善限塑令的对策,以期能为下一步的限塑行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我国"限塑令"正式实施已有三年时间,其实施效果如何、是否存在反弹,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本文选取高中低收入的三个居民小区,对其塑料袋的消费量进行了政策实施前后的三次跟踪调查,从弹性需求角度分析了政策实施效果。结果表明:尽管大超市大商场塑料袋减量化比较成功,但综合来看塑料袋减量化效果并不明显;居民不同种类塑料袋的消费对大超市大商场塑料购物袋的替代是"限塑令"减量化失效的重要原因。据此提出优化完善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从6月1日推行“限塑令”到现在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限塑令”可以说是关系到全民利益,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要直接面对的。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各方面对“限塑令”的反应如何?“限塑令”又将走向何方呢?这些问题的答案还有待时日才能见晓,但笔者可以肯定的是,民众以一种怎样的态度和心态来接纳,将最终决定“限塑令”能否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9.
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明确要求从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同时禁止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零售场所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国务院一纸"限塑令",向包括超薄塑料袋在内的"白色污染"发出了挑战,那么,面对将要实施的"限塑令",消费者、商家、企业和政府部门等将如何向固有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起挑战?"限塑令"的出台将极大地考量消费者、商家、企业和政府部门等相关社会群体的适应能力。小小塑料袋可以折射出消费者和商家的环保意识,企业的社会责任,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为此,需要社会方方面面共同正视目前我们所面临的严峻的环保形势,普及环保知识,加大珍惜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力度,市民、商家、企业和政府都尽到自己应有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统计,我国塑料废弃量每年超过300多万吨,白色污染问题日趋突出,环境保护迫在眉睫。为防止白色污染,2008年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限塑令",此"限塑令"一出台便在塑料袋制造行业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塑料袋生产快速萎缩,导致一些大型塑料袋生产厂家也不得不停产。正当他们为此伤透脑筋时,浙江义乌一位年轻的女商人却在2005年时就研发了深受环保人士喜欢的新型环保便利手提袋,将生意做得如火如荼,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