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代金融》2014,(1):9-9
<正>证监会2013年11月3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并表示暂停一年多的IPO预计将于2014年1月份重新启动。点评:《意见》正式版本与此前征求意见稿基本一致,突出市场化发行,引入券商自主配售机制,从审批制逐步向注册制靠近,大方向上继续推进新股发行制度的市场化改革。主要亮点包括:缩短审批时间,提前招股书披露时间,延长核准文件有效时间;引入券商自主配售机制,提高网下配售比例并优先向机构投资者配售。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明确了市场化的方向和注册制的目标,导入了存量发行、券商自主配售、市值配售等举措。然而市场表现不佳,"炒新"不止,各种观点争执不下。对于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进行评述应以理性中立的立场,通过评述和分析新股发行体制改制的方向、目标及举措,以求坚定改革的方向、目标,促进改革举措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以来,注册制科创板试点、创业板试点相继成功落地,作为我国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头号工程,注册制改革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逐步完善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注册制对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具有较高的要求。全面注册制落地实施在即,作为注册制下投资银行类业务的“看门人”,证券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对全面注册制成功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在注册制下强化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类业务的内部控制,保证投行业务高质量发展是值得探讨的课题。一、注册制下资本市场情况及监管形势(一)注册制下资本市场融资情况注册制试点三年以来,我国社会直接融资规模持续增长,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实施当年IPO融资规模分别增长83.76%和89.26%,  相似文献   

4.
吴国订 《新理财》2014,(2):42-43
2014年1月24日,全国266家企业在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下称新三板)集体挂牌。这是新三板扩大到全国范围后的第一次集中挂牌,也是在国务院发布《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之后,在新的制度和规则下新三板举办的首场集体挂牌仪式。而此时恰逢股票交易所市场(包括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IPO在暂停13个月之后的首轮重启,这也是在注册制的大背景下进行的重启,无论是从定价制度、配售制度还是监管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  相似文献   

5.
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IPO注册制改革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本文主要在IPO注册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下,分析目前我国核准制下IPO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的弊端,并结合我国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通过完善核准制到注册制过渡时期以及今后注册制下信息披露制度的设计,为IPO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和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6.
张淑彩 《海南金融》2022,(12):51-55
注册制下的资本市场强调以信息披露为核心,从注册制下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关联效应出发,以资本市场上市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为主线,透过有效市场假说与资本市场会计信息披露、会计信息不对称与资本市场上市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规范监管与市场效率和上市企业信息披露公平的分析,旨在揭示资本市场会计信息披露与有效监管的理论逻辑,从资本市场信息披露效用最大化,对注册制下资本市场信息披露机制建立以及关联方氛围营造从理论透视角度提出相应的框架和路径。  相似文献   

7.
基石投资者是香港IP O市场引导合理定价、提高发行效率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本文对2013―2019年港股I P O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引入基石投资者可以提高IPO定价效率,帮助体量较大或估值较难的企业顺利上市,在低迷行情中起到市场稳定器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个股流动性不足、利益输送等风险隐患。考虑到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市场不确定性增强,注册制改革加速推进,新股稀缺性优势减弱,有必要借鉴香港基石投资者制度经验,进一步优化A股现行战略配售制度,合理稳定市场预期。同时,建议加强对参与战略配售投资者的信息获得、持股限售期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8.
注册制下,券商应承担优化资源配置、服务实体经济、稳定二级市场的责任,围绕承销组织、研究估值、机构销售、信息披露等IPO定价全流程,提升市场化定价效率。监管层面需要完善信息披露管理体系,丰富网下报价方式,优化战略配售和二级市场稳定机制,为券商履职及能力提升提供制度保障。本文还创新性构建了券商IPO定价能力评价体系,提出了包含承销能力、组织能力、项目筛选能力、投价报告质量、估值偏离度、定价偏离度、销售能力以及信息披露能力等指标在内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十八界三中全会《决定》"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提出,标志着我国股票发行审查制度从核准制向注册制的发展,本文主要对美国股票注册制实施的法制、制度环境、人文等因素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吸取经验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要加快中国法制体系的建立、加强信息披露系统的建立等几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帅晓林 《新金融》2015,(3):55-58
近期证监会下发《国九条》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股票发行制度。注册制的核心是充分高效的信息披露,审核机构只进行形式审查,强调事后监管,这类发行制度的代表是美国和日本。当前我国股票市场正处于艰难困苦时期,推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不可轻率、贸然实施,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的风险及其制度、法规的前提条件尚不成熟,探索出有"中国特色"股票发行注册制度,设计和选择"中国特色"注册制"混合并行"的具体路径;推进注册制改革,绝非新股发行制度本身修改完善就能实现,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配套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1.
《会计师》2017,(7)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在我国股票发行制度推行注册制的背景下,必须改革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制度。为此,本文对注册制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建军 《会计师》2023,(16):140-142
从2019年6月科创板试行注册制,到2020年8月创业板推行注册制,再到2023年2月全面实施注册制,全面注册制改革将对资本市场产生何种影响?根据创业板、科创板注册制试行情况,探讨注册制下的主板审核、发行和新增募集资金规模,认为在全面实施注册制后主板的审核周期有所缩短,短期内(24个月内)主板发行会提速,年新增募集资金规模预计在300亿元左右,对中国资本市场流动性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在全面实施注册制后,主板新股发行价格采取市场化的方式,主板投资者“打新红利”和“新股不败”的现象将不复存在,主板新股将出现破发的现象。注册制的全面施行将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明确以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机构“看门人”的履职要求和法律责任,同时在主板引入“价格笼子”,平移了科创板的拒单模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将会得到进一步保障。  相似文献   

13.
吴秀波 《国际融资》2020,(11):45-47
影响科创板市场流动性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其一,科创板限售股解禁套现;其二,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其三,科创板政策导向问题,如个人投资者门槛过高、过于倚重机构投资者提供流动性等。监管机构应鼓励科创板上市公司股东以向特定机构投资者询价转让和配售方式减持股份,避免过多采用集中竞价方式减持;采用窗口指导方式鼓励科创板与创业板错位发展;适时降低个人投资者入市门槛,鼓励长期资金入市等措施保持市场流动性。  相似文献   

14.
李晔 《金融博览》2020,(7):12-13
信息披露是注册制的灵魂 证券市场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充分的信息披露对于维持证券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至关重要.3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证券法》规定,证券发行上市实行注册制,政府不再为上市公司的信息质量做“背书”.可以说,新《证券法》大多数制度变动均围绕着注册制展开.作为证券市场的基石,信息披露对于落实注册制的作用不言而喻,新法将信息披露单列一章,不是简单的整合,其中蕴含着注册制下立法者对于信息披露制度的特殊考量.  相似文献   

15.
注册制改革强化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突出了交易所问询在IPO前的信息核验作用。IPO抑价率是衡量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重要指标,其水平与变化体现了资本市场改革的成效。本文基于信息溢出视角,以2019—2021年沪深A股注册制IPO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交易所问询对IPO抑价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交易所增强对中介机构其他客户的IPO问询力度,能够显著降低目标企业的发行抑价,即交易所问询存在信息溢出效应。第二,交易所问询的信息溢出效应主要通过提高目标公司的被问询力度,达到降低目标企业IPO抑价的效果。第三,交易所问询信息的溢出效应存在异质性,在询价机构数量多、网上超额认购倍数高的公司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提高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质量,应推动中介机构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增强业界标杆的学习效应,形成与注册制改革相匹配的执业理念与执业能力;落实新证券法在IPO业务中对中介机构的职责要求,完善IPO配售制度,加强保荐机构加强报价的客观独立性;建立交易所问询跟踪机制,根据中介机构后续IPO信息质量的改进情况,强化对中介结构的激励约束,增强IPO问询在资本市场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15年,推进注册制改革、加快新三板市场发展、创业板改革思路日渐明晰、《证券法》修订……资本市场在国家对外战略实施、国内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共同推动下,各项措施日益进入落实快车道。注册制改革,2015年资本市场的头等大事资本市场的改革,注册制无疑是核心词汇。证监会主席肖钢在2015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表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2015年  相似文献   

17.
新股发行机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项重大的制度变革,新股发行定价的市场化改革在取得了巨大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新股市场化定价与严格的发行审核存在矛盾;二是保荐机构与发行人利益密切导致发行价格高估;三是新股配售制度不合理使询价机构竞相提高报价。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制度,需要通过系统性的制度安排来实现。通过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逐步为今后实行注册制创造条件;要强化发行市场的监管,加大违规惩治力度;应进一步完善现行的询价方式。  相似文献   

18.
注册制改革日益临近,严格的信息披露作为注册制的核心,其有效实现需要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的"无形之手"的共同作用。虽然注册制改革的方向业已确定,但相关措施的出台和其有效性还有待于时间的检验。为此,在政府和市场两个层面上提供了一些可供操作的思路,以期完善注册制背景下的信息披露监管模式,从而化解内幕交易、操纵市场和虚假陈述等这些证券市场的痼疾。  相似文献   

19.
2015年,推进注册制改革、加快新三板市场发展、创业板改革思路日渐明晰、《证券法》修订……资本市场在国家对外战略实施、国内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共同推动下,各项措施日益进入落实快车道. 注册制改革,2015年资本市场的头等大事 资本市场的改革,注册制无疑是核心词汇.证监会主席肖钢在2015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表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2015年资本市场改革的头等大事.近期关于资本市场的诸多动作,都在为注册制打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是探析在实行IPO注册制改革的背景下,股票发行方式从核准制到注册制的转变会给我国的股票市场带来哪些影响。首先,实行IPO注册制改革会大大降低企业上市难度,不在有壳资源价值;其次,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数量将大大增加,我国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得到提升,为广大VC/PE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最后,由于投资股票的选择增多,市场将更注重价值投资。然而,实行注册制改革也会给我国股票市场带来诸多挑战,比如股票市场扩容带来的冲击,企业欺诈上市和去散户化等问题,所以IPO注册制改革需要我们深入地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