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编者评说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金融业作为脱贫攻坚生力军,正按照中央部署全力攻克贫困堡垒,夺取金融扶贫最终胜利。本刊围绕"脱贫攻坚收官,金融支持加力"主题,展开深入报道。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这是今年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这项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有1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  相似文献   

2.
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农"和扶贫工作思想的重要体现。2020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研究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政策的适应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于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本文回顾了现行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政策情况,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八大成效收官2020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决胜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江西省社保中心在省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部社保中心的精心指导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全力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取得八个方面的明显成效. 一是疫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通过提前谋划,主动协调、筹集防控物品...  相似文献   

4.
要文导读     
《寒梅词》唐·李九龄霜梅先拆岭头枝,万卉千花冻不知。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风雪苦相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  相似文献   

5.
原彰  任佳婧 《上海保险》2020,(12):32-36
一、引言(一)研究背景与意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目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成为关键问题。而中国多数贫困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贫困成因中因灾致贫的比重高达20%,因此,通过发展农业保险减轻灾害对农户的影响是助贫扶贫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6.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201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求真务实、科学谋划,突出问题导向,对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期专题从宏观调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等不同角度解读本次会议内容,力求客观全面地传递出2020年经济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走向。  相似文献   

7.
《金融电子化》2020,(1):2-2
再次与亲爱的读者见面,已然跨入了2020年。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年。新年伊始召开的人民银行工作会议要求,人民银行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和“十三五”规划收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让站上新征程起点的每个人心中都会畅想: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9.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辖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人民银行工作会议精神,牢记金融工作的初心和使命,担当作为,克难奋进,努力提升履职能力和治理水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好的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10.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今天进入倒计时的紧迫形势下,必须以超常规思维和措施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而为脱贫攻坚、实现农村全面小康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是确保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证;是一场新的“工业革命”;是造福农民的重要工程;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国家开发银行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资源开发.是历史赋予国家开发银行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开发性金融在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不少经验.但任重道远,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新的融资模式,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2024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三农”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和具体安排,呈现了一系列突出亮点。即:凸显了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深化对“三农”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明确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要求,重视运用战略思维和改革创新,统筹强化软政策引领与硬政策支撑作用,坚持守正创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有新招,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更明确措施更有力,强调以坚持“三个提升”为重点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相似文献   

13.
<正>金融机构要充分借鉴汲取“千万工程”经验精髓要义、理论方法,全面落实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两个确保”“三个提升”“两个强化”的工作部署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金融机构要充分借鉴汲取“千万工程”经验精髓要义、理论方法,全面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两个确保”“三个提升”“两个强化”的工作部署,稳扎稳打、因地制宜、久久为功,不断提升金融服务适配性、精准性和覆盖面,确保服务乡村振兴各项改革举措取得实质成效,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应有力量。  相似文献   

14.
温彬  冯柏 《中国金融》2020,(1):58-60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0日至12日召开,会议总结了2019年经济工作,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了2020年经济工作。此次会议是在关键时期、关键之年、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必须认真研学、深刻领会、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15.
以支付结算为平台,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对做好当前“三农”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是中央在连续5年出台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基础上,制定的又一个重农强农的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中央将做好“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当前做好“三农”工作意义重大,不仅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相似文献   

16.
2019年12月10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中发表重要讲话.在全面总结2019年经济工作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局势.对2020年的经济工作作出六项部署.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两点交汇"的特殊历史节点上.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确立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七大战略之一。2020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  相似文献   

18.
动态     
《黑龙江金融》2023,(2):4-5
<正>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提出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13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全文共九个部分,包括: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商业银行在金融精准扶贫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要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如期完成。本文充分总结经验,立足当前扶贫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客观分析了金融扶贫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提出金融精准扶贫应采取的政策措施,并以数字化转型及金融改革创新为视角,阐释了新形势下实现金融精准扶贫的路径建议及未来构想,以期建立数字化转型助力下金融精准扶贫的常态化机制。  相似文献   

20.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判断形势,正确把握城乡发展关系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也是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从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指导思想,之后七个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关注“三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