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实行轮作倒茬,改进耕作制度。采取三年或四年轮作制度,三年轮作制度为:玉米—花生—玉米。四年轮作制度为:玉米—花生—大豆—玉米。长期的连作会引起严重的病害及土壤肥力下降,从而导致减  相似文献   

2.
3.
1998年贵州省思南县实施水稻综合增产技术示范面积16.8万亩,经测产验收统计:平均单产达522.96公斤,比前三年平均单产469.55公斤亩增稻谷53.41公斤,增长11.37%;按有效使用规模16.8万亩与前三年平均水平相比:新增总产628.1万公斤,新增总产值753.72万元(不计副产  相似文献   

4.
《江苏农村经济》2011,(2):49-49
春玉米套大白菜,—般亩产春玉米600-650公斤,春大白菜5000公斤,—季亩收入5000元以上。该模式的优点:一是利用生育期长短结合,提高单位面积效益;二是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相辅相成,提高玉米单株产量,又有利于减少大白菜病毒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种植模式:1、侧膜栽培 按常规种植规格将地整平,铺膜后,在膜的两侧距膜缘3~5厘米处,人工开穴点播。2、宽窄行栽培按宽行80厘米、窄行40厘米的规格,覆膜种植。3、间套作栽培一般可采用时间、空间上的间套。常见的形式有:玉米套地豆、玉米套大蒜、玉米套蔬菜、玉米间小麦复大白菜等。  相似文献   

6.
水稻、玉米施锌增产技术,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等12个协作单位,于1982—1986年,根据土壤理化结构和作物生理机制,在全国经过2000多个实验和取得5万多个测试数据基础上,研究成功并达到国  相似文献   

7.
1990年,江苏省水产局下达金湖县“池塘养鱼综合增产技术”丰收计划项目,计划实施面积1万亩,平均亩产510公斤,比1989年增加100公斤,平均亩纯收入305元,比1989年增加100元,每公斤物化劳动成本3.20元,比1989年降低10%。通过两年实施,1991年全面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简称地膜玉米)是一项增产效果显著的技术,是利用地膜覆盖的增温保墒作用,在南方高寒山区和北方的高纬度地区应用,提高地温和增加积温,选用生育期偏长的品种,提早播种,增强抵抗干旱的能力,从而达到显著提高产量的效果。这项技术在我国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目前应用面积达到2000万亩,取得显著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为充分发挥这项技术的增产作用,农业部将其列为"九五"十大重点技术之一组织推广。为配合该技术的推广,本栏目特对其作以介绍。塑料薄膜覆盖栽培技术(简称地膜覆盖栽培)是指用极薄的聚乙烯地膜覆盖地面,达到增温保水,促进种子提早萌发、出土,加快根系生长和地上部植株的生长发育,获得早熟、高产、优质的效果。这项技术对克服我国低温干旱、无霜期短、南方雨涝高湿等限制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果树在有些农村,是一个支柱产业,但大规模的果业发展与人畜力操作很不适应,从而出现了果树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低,果品质量差,果农劳动强度大,果业与第二三产业争劳动力等矛盾。近几年来有些地区推广了工农-51型、TY-66型、TY-81型三种手扶拖拉机为动力的果树机械化,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果园机械化主要完成植保打药、旋耕、灌水、运输四个环节作业。1.值保打药。这是提高果品质量的关键环节。以百亩(6.7公顷15亩=1公顷)大龄树为标准计算,每年需要打药10次左右,每次打药需要一台畜力车拉水,…  相似文献   

10.
玉米作为我国最常见的农作物,对我国的粮食储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对玉米病虫害的防治研究,寻找最科学的解决措施与防治方法,是实现我国玉米优质高产,维护我国粮食稳定的途径。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种植户一定要认识到玉米种植的重要性,通过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来提高玉米的产量,根据当地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生长时期不同地区所对应的病虫害的防治方法。种植人员需要根据河北省当地的气候,选择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因为病虫害的问题为农户带来的经济损失,以此来确保玉米的增收与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由于外来品种大量增加,杂交品种所占比重逐年加大,氮素化肥用量增加,玉米病虫害发生危害加重。发生较重的病害有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锈病、玉米穗腐病、玉米灰斑病,疑似玉米霜霉病,此外还有玉米纹枯病、玉米瘤黑粉病、玉米干腐病、玉米茎腐病等。虫害主要有玉米螟、玉米蚜虫、玉米地下害虫、粘虫、铁夹虫等。  相似文献   

12.
去年,贵州省思南县实施紧凑型杂交玉米综合增产技术示范面积8.1万亩。经对全县27个乡(镇)实施区域测产统计,平均单产达438.6千克。与前三年相比,平均每亩增产39.2千克,增长38.9%;总产量3552.66千克,占全县当年粮食总产量的15.9%。为开发旱地“双纲”、“吨粮”土,实现粮  相似文献   

13.
一、及时追肥玉米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单靠底肥和种肥不能满足玉米拔节孕穗期和生育后期对养分的需要,要根据土壤、底肥和生长势等情况确定。在地力肥、底肥足和植株生长健壮的情况下,追肥时间晚些,一般孕穗期每亩追尿素14公斤或硝酸铵18公斤,结合第二次中耕深施肥。在土壤瘠薄、底肥少和植株弱的情况下,应适当多施和早施,一般在拔节和孕穗期分2次追肥,拔节期每亩追尿素约8公斤或硝酸铵10公斤,孕穗期每亩追尿素12公斤或硝酸  相似文献   

14.
玉米是高产作物,需肥量较大,必须合理施肥才能满足玉米在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要。据调查,生产100公斤玉米籽实,需氮2.5公斤,需磷1公斤,需钾2.1公斤。若亩产500公斤玉米,亩需尿素33公斤左右,或硝铵50公斤,过磷酸钙31公斤,硫酸钾13公斤。玉米生长的三个阶段,需肥数量比例不同,苗  相似文献   

15.
目前农业生产上种植的玉米大多为杂交种 ,因其生活力强、产量高、雄穗发达、花粉量大 ,在生产上表现出优势强 ,故颇受农民欢迎。但为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 ,我们在受玉米杂交制种田母本去雄的启发下 ,经过试验 ,发现大田玉米隔行人工去雄比不去雄的增产17 3 %。人工去雄的玉米穗大、粒多、秃尖轻、百粒重提高0 5克 ,同时空秆率低。农民中有“玉米去了头 ,力气大如牛”的说法。一、玉米人工去雄增产的原因1 去雄后的玉米减少了养分的消耗 ,能充分供应雌穗发育的营养需要。2 玉米去雄后减少了雄穗对叶片的遮光 ,能够提高光合效率 ,增加光…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领域均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更大的提升。为了能够提升粮食产量与质量,农业相关部门一直在研发新型农业技术与设备,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然而即使如此也不可否认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依然会暴露出许问题。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简要介绍玉米病虫害情况,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期能够为改善在种植玉米中,发生病虫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强、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等特点。玉米种植区域的形成和发展与当地自然资源的特点、社会经济因素和生产技术的变迁有密切关系。本文主要谈谈我国北方的玉米种植。  相似文献   

18.
施明 《农家之友》2004,(7):28-28
据笔者试验,在玉米去雄后,及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玉米增产效果显著。具体做法是:在玉米雄穗刚露出但尚未开花散粉时,选择晴天中午11~12时去雄,隔1行去1行,2天内把露出的雄穗(不带顶叶)全部拔掉;2天后,选择晴天上午9~10时进  相似文献   

19.
位于四川盆中丘陵地区的南部县,玉米生产常受旱为害。1994年以来,该县永定镇结合坡薄土改造和“培肥地力”示范项目的实施,积极推广玉米麦草覆盖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玉米生产在遭受严重干旱情况下,连续三年夺得高产。特别是1996年永定镇3486  相似文献   

20.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强、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等特点。玉米种植区域的形成和发展与当地自然资源的特点、社会经济因素和生产技术的变迁有密切关系。本文主要谈谈我国北方的玉米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