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杨东升 《致富时代》2009,(9):109-109
文章通过论述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手段,分析提出了在规范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方面可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孙蕾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4):245-246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引入公允价值,扩大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而现实中一个重要的盈余管理的形式是关联交易。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具有明显的非公允性,而且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交易的种类和形式多样。  相似文献   

3.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更增加了企业管理当局会计处理的自由度。公允价值应用下盈余管理包括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关联交易等管理手段。防范我国上市公司滥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应采取强化信息披露和对相关交易实质的审查,加强公允价值计量内外部监控以及提高信息使用者的识别能力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璐  杨麟 《商业会计》2004,(3):39-40
财政部颁布的《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进行不当盈余管理加以规制,本文主要结合实务,指出规定中尚存的问题与不足,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思路和措施。一、我国关联交易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规范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会计处理,防止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粉饰报表,真实反映关联交易的经济实质,财政部于2001年颁布了《关联方之间出售资  相似文献   

5.
浅探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审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及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是我国证券市场上备受关注的问题。资本运作和关联交易频繁、业绩和股价波动厉害、全行业亏损或行业过度竞争的上市公司都存在着管理舞弊。注册会计师在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时应找准审计风险点,审计人员必须对盈余管理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敏感性,加大审计力度,不断提高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6.
公允价值应用下的盈余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更增加了企业管理当局会计处理的自由度。公允价值应用下盈余管理包括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关联交易等管理手段。防范我国上市公司滥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应采取强化信息披露争对相关交易实质的审查,加强公允价值计量内外部监控以及提高信息使用者的识别能力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年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来操纵盈余、粉饰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现象越来越多,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审计程序和方法不合规范等原因,使关联交易审计风险越来越大,并逐渐被人们所关注。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审计风险的角度入手,分别对构成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审计风险的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控制关联交易审计风险的初步对策。  相似文献   

8.
余漱峰 《商业研究》2006,(2):136-140
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质量与关联交易规模的关系进行探讨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以利润为基础的财务评价方法已经具有一定的可信度。2002年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与盈余质量之间并不存在相关关系,总体上不存在关联方通过一般业务关联交易从上市公司提取现金的现象,也说明最近几年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监管已经产生了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新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资产减值和关联交易三个方面分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法,提出防范过度盈余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孟娟 《商业会计》2007,(10):30-31
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方式非常多,利用关联方交易就是常用手段之一,大部分公司往往利用关联交易来达到上市发行,获得配股资格,隐藏上市公司利润或实现利润转移等目的。利用交易的手法又是多样化的。实务中关联交易利润操纵已经损害到投资者,债权人利益,破坏了市场稳定。关联方披露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对盈余管理将产生影响,本文对此进行分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内部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频繁发生,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都伴随着关联交易而产生,关联交易仿佛被抹煞了进行企业盈余管理的正面作用.所以如何正确的进行关联交易并准确地进行披露,成为上市公司的公共责任.所以,加强研究关联交易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对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证券市场的繁荣与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商》2015,(6)
盈余管理在上市公司的日常企业管理中应用广泛,由于其特殊的规定,使盈余管理可能会被管理者利用,"增加"企业收益。在操纵盈余管理上,关联交易是主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盈余管理对企业的影响,进而提出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关联方交易活动中,一些企业为了达到利润操纵、转移资金、侵占资产等目的,往往利用对其关联方的控制权或影响力进行有悖于市场公平交易原则的舞弊行为,以此获得不当盈余。从关联购销、资金往来、关联担保、资产重组四个方面,通过上市公司的实例来分析关联交易中不当盈余管理的方式。关联方交易不当盈余手段多样,但都是在关联方交易的外壳下进行的违规的暗箱操纵,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利润操纵、转移资金、侵占资产等违法行为,损害了公司的利益及其他相关者的权益。加强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监控及管理,对于维持公司自身的健康经营、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以及提高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商》2015,(47)
关联交易作为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常常面临被滥用的问题。面对盈余操纵的财务舞弊行为,为了加强对关联方交易的监督,我国现有的措施有进一步规范会计准则,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以及对舞弊审计程序的严格监控。本文通过对比我国审计准则中关联交易的变迁,以及与国际准则的差异,研究我国目前关于关联交易审计的现状。通过对某某药业典型案例的分析,认为我国还应完善相关准则,增加信息披露内容,强化上市公司监管。  相似文献   

15.
王秀婷  陈岩 《消费导刊》2013,(4):107-107
盈余管理是指会计准则限制的范围内,为了把报告盈余调整到满意水平而采取有计划行动步骤的过程。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采用的盈余管理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应计盈余管理方式和真实盈余管理方式。应计盈余管理方式是指管理层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会计手段的选择来调节盈余的行为。应计盈余管理方式主要是通过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对企业的盈余进行适度的调整;真实盈余管理方式是指企业通过构造真实交易或者改变交易的时间来调节盈余的行为。真实盈余管理方式主要有:关联交易、非经常性损益调整等。两种盈余管理方式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本文对两种方式对企业盈余的影响分别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方式非常多.利用关联方交易就是常用手段之一.大部分公司往往利用关联交易来达到上市发行、获得配股资格、隐藏上市公司利润或实现利润转移等目的。利用关联交易的手法又是多样化的。实务中关联交易利润操纵已经损害到投资者、债权人利益.破坏了市场稳定。关联方披露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对盈余管理将产生影响,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张婷婷  吴霞 《商》2014,(2):51-51
关联交易因其本身的复杂性和隐蔽性,容易成为上市公司操纵盈余、转移利益的工具,给投资者造成直接的财富损失。由于我国的市场体制尚不完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内外监管力度不够,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大肆掏空上市公司的案例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了上市公司的正常经营,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还扰乱了证券市场秩序,破坏市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经济效率。本文主要以规范研究的方法,对大股东以非公允关联交易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进行了研究,探讨掏空型关联交易的常用手段,最终得出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加强法律监管,以规范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具体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曹英玲 《商》2013,(15):32-33
目前学界认为盈余管理的方式主要集中在利用政策的可选择性、对金融投资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利用价格上的弹性、利用关联交易创造利润、利用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来调整利润、利用购买法等方法。本文以2007—2010年A股上市公司的年报组成观测样本,构建回归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发现影响因素与盈余管理关系显著,并针对分析结论为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证券市场出现大量大股东在二级市场上买卖自家公司股票的现象。本文选取2007年~2010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大股东买卖股票交易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中表现出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大股东卖出股票与向上的盈余管理相关,大股东买入股票与向下的盈余管理相关,且交易数额越大,盈余管理水平越高;而大股东卖出股票与向上的盈余管理的相关性在民营上市公司中体现得更为显著。本文研究结论证实,大股东股票交易可视为盈余管理及其方向的信号,并已成为全流通时代大股东损害小股东利益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规范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炜  姚圣 《商业时代》2004,(12):49-49
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产生的特殊性,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规范我国上市关联交易管理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