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几年,广东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强"三农"工作,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之比连续8年保持缩小趋势.2011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9372元,增长18.8%,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至2.87:1,8年来首次缩小到3以内.2012年前三季度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8747元,同比增长14.5%,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呈缩小趋势.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1979~2012年的时序数据与2012年各地区截面数据,运用统计方法与计量经济方法从全国及各地区两个层面实证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库兹涅茨倒"U"曲线及其拐点的存在性问题。结果表明,从全国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在长期呈现显著的倒"U"曲线特征,且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库兹涅茨拐点已经在2007年、2008年及2009年这3年出现,此后连续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从各地区来看,倒"U"拐点的出现时点为人均GDP达到4万元,GDP总额超过20 000亿元,以此为标准,真正出现拐点的只是少数东部省市。文章主要结论是:从全国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库兹涅茨倒"U"曲线且拐点已出现;而从各地区来看,库兹涅茨倒"U"曲线并不显著,且倒"U"拐点只存在于东部少数发达省市,从而证实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极大的不平衡。因此,若要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随经济增长而继续缩小的趋势,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3.
2010年,广东全省农业增加值达2287亿元,比上年增长4.4%;广东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890元,增长14.2%,扣除物价指数实际增长11%,高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3.3个百分点。广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5年的3.12:1下降到3.03:1,连续七年遏制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广大农民切切实实享受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关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城乡居民非自然收入差距的不断加剧是造成我国居民消费率低的主要原因。 首先,我们对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情况作一描述。 1978年至 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114元增至 2160元,年均增长 95%,而同期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由 297元增至 5245元,年均增长 91%。 1978年城乡人均收入相差 183元,而 1998年时相差 3265元。 1984年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到 1: 1. 71,而到 1998年又扩大为 1: 2. 51。因此从整个阶段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例和绝对额方面不是缩小而是扩大了。 图 1、 2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率高度…  相似文献   

5.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农民增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存在着不同幅度的增长,使收入差距问题显现出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悬殊过大1、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值差不断扩大,呈剪刀差状态。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210元,2004年扩大到6486元。2000-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五年共增加682元,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3142元的21.7%,甚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平均一年增加786元的水平。2、城乡居民收…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经济近十年来得到迅速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有拉大趋势。本文分析了内蒙古近十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状况及其变化情况,进一步分析了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了缩小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历史演变及现实状况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 ,与此同时 ,收入差距在合理范围内不断扩大。从总体上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和收入差距的变化可分为 3个阶段。1 第一阶段 (1 978— 1 984年 )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物价比较平稳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收入差距很小 ,平均主义依然严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始于农村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村分配体制中的大锅饭 ,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1984年才逐步将改革重心转移到城市中…  相似文献   

8.
党的三中全会以后,由于落实了农村经济政策,大幅度提高了农副产品收购价格,1980年同1978年相比农村居民货币收入增加了近400亿元,每一农业人口平均为48元,增长69%;城镇居民货币收入增加278亿元,每人平均为129元,增长29%,因此,这两年工农差距有所缩小。但是,1980年与1957年、1965年比较,职工生活水平的提高快于农民,工农差距有所扩大。现根据城乡居民实物消费水平(包括吃、穿、用、住、烧、行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等10个方面的统计资料,简要分析如下:一、从居民的实物消费水平来看,1980年与1957年比较,按可比价格计算,职工消费水  相似文献   

9.
温岭地处浙东南沿海,辖11个镇、5个街道、928个村(居),有耕地49.3亩.人口115万。统计数字表明,温岭市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291.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财政总收入20.33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20元,比上年增长11%;农民人均收入7062元,比上年增长5.9%;2003年县城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省第3位,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33位。  相似文献   

10.
保险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具有独特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历史性的重要关口,短期看面临着经济快速下滑的风险,长期看面临着经济由外向型向内需型转变、非均衡发展向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型的巨大压力.我国扩大内需最大潜力在农村.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格局"拉大了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已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农民的收入远远低于城市居民,消费需求很难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1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利用1990—2007年的经济数据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对人均农业产值(LPA)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LRD)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协整检验,对二阶单整时间序列建立VAR模型并进行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研究表明,农业经济增长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波动递减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在1993年上半年物价大幅度上涨中,四川农民得少失多,收入、生活、投入都受到很大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村物价涨幅超过城镇,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近几年,四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呈逐年拉大之势,1993年上半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但农村物价涨幅却又高于城镇,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差距。据调查,上半年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人均1060.33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7%,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21.34元,增长11.7%,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去年的3.0∶1,变为3.3∶1,扩大了10%。上半年农村零售物价指数为112.1,而城镇只有110.9。农村比城镇高1.  相似文献   

13.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决定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村经济》1995,(1):25-3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决定因素研究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课题组 ̄①1978年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更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配置机制和城乡各自内部的收入分配制度。伴随着经济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在获得迅速提高的同时,差距也在不断变化。1978—1...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1月12日,江苏省农业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2016年全省农业和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突出表现为"两稳八快速"。"两稳"——农业生产稳、农民收入稳。粮食生产灾害之年保持稳定,总产693亿斤。"菜篮子"产品规模扩大,供给充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06元,增长8.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国家及各省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演变的趋势,为判断城乡收入差距发展阶段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测算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相对差距及收入增速,考察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特征;运用聚类分析了3个阶段各省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类型,根据类型演变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结果]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从1978年的210元持续增大为2015年的2 754元,收入相对差距经历了3次"下降——上升"的波动。我国城乡家庭居民收入从极低水平、差距悬殊的状态演变为中等收入水平、绝对差距继续扩大、相对差距轻微缩小的状态;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绝对差距增速逐步降低,相对差距自2010年起开始缩小。大多数省区在收入水平提高和相对差距缩小方面都有长足进步。[结论]从差距演变的阶段性特点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有明显缩小的趋势,符合"倒U"模型。  相似文献   

16.
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历史性的重要关口,短期看面临着经济快速下滑的风险,长期看面临着经济由外向型向内需型转变、非均衡发展向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型的巨大压力。我国扩大内需最大潜力在农村。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格局"拉大了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已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农民的收入远远低于城  相似文献   

17.
浅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的改善,但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必然导致贫富差距两极分化。本文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本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前四个“五年”计划时期来看,城乡收入差距置显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十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可能并不同步;而且,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将快于农民人均纯收和增长,结果导致城乡居民的绝对收入差距和相对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任务近年来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12年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917元,比2003年增加5295元,九年间年均名义增长13.1%.特别是2010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速连续三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相对收入差距开始缩小,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2009年的3.33∶1下降到2012年的3.1∶1.从目前情况看,实现农民收入翻番目标难度不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1978—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产业结构变动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及其差距的影响以及其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动显著促进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也导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的扩大,其原因是产业结构变动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的影响并不均衡;产业结构变动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及其差距之间存在动态均衡关系,但还未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收入对产业结构变动的推动作用相对产业结构对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要充分发挥产业结构变动对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需要调整第二产业偏向的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