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我国目前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会对消费结构产生影响.利用灰色系统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不同车龄段人口数与不同消费品消费量间关联度的计算,得出人口老龄化对不同消费品消费造成的影响.在对计算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为顺利度过人口老龄化,应对消费结构做出调整.  相似文献   

2.
苗慧 《中国商论》2024,(2):101-104
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是经济社会发达到一定程度的普遍现象,对中国消费结构有着深远影响。本文主要通过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效果和作用路径。研究结果显示:(1)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龄化对中国消费结构存在倒“U”型影响;(2)人口老龄化对东部地区的消费结构没有显著性影响,对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地区的消费结构改善存在一定的负向影响;(3)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本水平对人口老龄化与消费结构的影响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基于此,本文对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和消费结构改善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分析了近几年人口老龄化与消费结构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发展、老年人的收入和消费心理方面探讨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从而认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将改变消费结构,未来老年消费市场很有前景。  相似文献   

4.
消费税是为了调节消费结构、抑制不合理消费行为,在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对特殊消费品征收的一种税,消费税在生产环节征税中,由于其复合计税的特点,给实务操作带来了许多困难。以外购、进出口消费税和委托加工收回应税消费品已纳消费税的抵扣、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税额计算、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确认和代收代缴消费税计算等难点案例,说明与生产企业消费税有关的税务处理。  相似文献   

5.
北京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趋同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结构升级是扩大内需的关键,通过对北京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横向与纵向比较分析,得出北京城乡居民在消费差距扩大的同时呈现消费结构趋同现象。北京城乡居民各类别消费的比重、消费倾向趋同现象的成因在于居民收入增长、城市化发展对农村的影响、社会消费品供给丰富,及城市消费文化向农村的传递。  相似文献   

6.
我国从2001年开始就步入了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我国消费结构也必然会发生变化。据此,就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消费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不管农村还是城镇,老龄化程度都跟食品和衣着消费负相关,和居住、交通通信、医疗保健消费正相关;而文教娱乐消费在农村与老龄化程度呈现出微弱的负相关关系,而在城镇却与老龄化程度有一定的正相关。并据此分析结果提出一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作为消费的主体,居民年龄结构的改变必然会对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产生影响。本文利用1995年~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含有人口年龄结构的计量模型,对安徽居民消费水平受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目前安徽省人口年龄结构对消费水平的影响微弱,但在间接引入人口老龄化指标的消费函数中,人口老龄化会减少边际消费倾向。  相似文献   

8.
从消费结构及产业升级的概念入手,对山东省消费结构变化和产业升级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明确优化消费结构对我国产业升级的意义,并提出优化消费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对策,政府部门需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挖掘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加强对消费品价格的管控,并构建多元化的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9.
消费品进口:绚烂昂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丹  周贤  施方旎 《中国海关》2011,(10):82-84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国内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对进口消费品的需求迅速扩大。消费品进口不仅能够调剂国内市场余缺,而且对于扩大内需具有正向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全面小康社会的居民消费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何昀 《消费经济》2003,19(3):16-20
一、引言对消费问题的研究,从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延伸到消费质量,反映和体现着人类经济、社会的现实发展状况,也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消费质量问题研究与国内外学者已有的关于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等范畴的研究有着视角的区别。平常我们使用较多的是狭义的消费水平概念,即指按人口平均的消费品(包括劳务)的数量,这是消费质量研究必不可少的基础;消费结构则从不同种类实物、劳务消费品所占比例的角度关注消费资料的客观配置状态及其合理性,应该说已经涉及消费质量的问题。但是,只有全面把握消费质量这一范畴才能真正兼收并蓄,从而在…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00年江苏省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和预测数据,分析了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结合经济因素分析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国民收入及代际之间分配、对劳动力资源供给、对消费市场等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本文以 1990年人口普查得到的分年龄人口结构为基数 ,根据 1995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得到的生育水平和死亡水平数据 ,并结合 1990年以来的调查数据 ,预测了我国未来 50年人口变化。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在运用最新人口资料对我国未来 50年人口预测的基础上 ,结合经济因素分析研究当前和未来人口老龄化对劳动抚养比、劳动力资源供给、退休金和社会消费量等经济方面的影响 ,其目的在通过量化研究与分析 ,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影响作出有一定说服力的结论 ,并探讨这一领域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疗养保健客源市场是发展涉外疗养保健服务贸易的关键所在。早在2000年韩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趋势持续进一步加剧。利用韩国统计厅公布的资料,从韩国的人口结构、医疗保健、社会环境、社会福利分析入手,深入研究韩国疗养保健客源市场,发现韩国特定的人口结构状况及医疗保健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可为我国开发韩国老龄人口疗养保健市场提供可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人口老龄化、房价波动与我国居民部门资产债务结构的基本事实及相关文献研究,探讨人口老龄化与房价对居民部门债务潜在风险的影响,并以世代交叠模型为基础,论证人口老龄化对房价及其居民杠杆率的影响机制,最后构建相关变量与误差修正模型等进一步考察了三者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长期内人口老龄化加剧与房价下跌都会加大居民部门的债务风险,短期内人口老龄化对居民部门债务风险有正向影响但不如长期显著,房价下跌对居民部门债务风险的加剧效应也不会短期内显现出来.这说明居民部门仍存在潜在的债务风险,且在一定程度上受人口周期、房地产周期长期影响,表现在人口老龄化会降低房产需求形成房价下跌导致居民部门资产缩水、信贷增加,形成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5.
运用用人口学方法分析人口老龄化等人口因素对医疗资源配置的影响。由人口特点变化将会带来医疗费用的增长,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未来医疗资源将有近50%的比例用于老年人口,这种变化是对有限医疗资源在配置选择上的一个大挑战。分析了人口特点的变化对医疗机构内不同科室的影响,为医疗机构的规划和发展以及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的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杜鹏  李龙 《人口与发展》2022,28(1):59-67
针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如何影响未来30年老年人口的受教育结构、2050年中国建成现代化强国时老年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是多少等问题进行分析,在运用人口普查以及1%人口抽样调查等数据对中国老年人口教育水平历史演进做出回顾的基础上着重预测未来趋势。结果显示:老年人口在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从八成不识字到八成受教育的历史性转变,且男女两性老年人口在受教育程度上的差距趋于缩小;到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预计可达10年,基本具备高中教育水平,且男女两性老年人口教育不平等的状况将会显著改变,受过高等教育比例快速上升。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长的时代同时也是老年教育水平大提升的时代,这可以为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等创造更有利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2003-2013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引入老龄化与服务性消费比重的交互项,综合运用多种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稳健性分析,考察老龄化通过服务性消费渠道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老龄化对第三产业发展具有负向影响,但老龄化引致的服务性消费比重的提高能显著减弱这一负向影响。进一步扩展讨论的结果证实,服务性消费确为老龄化影响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渠道,提高民生性财政支出、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及提升金融发展水平有利于释放老年人口的服务性消费需求,拉动第三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1998-2010年山东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统计数据,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时序变化与变动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比重呈现明显的四阶段特征,并且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但消费结构变动幅度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地区间的人口发展受经济发展、生育控制、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分析这种差异的程度及趋势,对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缩小地区间差异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基于1995—2008年我国31个省市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老年人口抚养比以及各地区的GDP比重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地区经济越发达,人口老龄化问题越严重;经济越不发达,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对越低。  相似文献   

20.
人口老龄化与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人口老龄化始于 2 0世纪 6 0年代中期 ,自 1997年步入年老型社会 ,目前辽宁人口老龄化程度在不断深化。人口老龄化已对辽宁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以及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种影响还将持续并可能加重。为应对人口老龄化 ,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尽快建设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积极、动态的劳动就业机制和社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