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何伟 《新疆金融》2007,(4):43-43
一、银行卡是名副其实的电子结算工具我国银行卡产业近几年一直在高速发展。据中国银联统计,截止2005年末,我国银行卡总量达9.59亿张。从银行卡结构来看,国内市场存量借记卡为9.19亿张,占比达95.89%,信  相似文献   

2.
《中国信用卡》2008,(20):47-50
自1985年我国第一张信用卡诞生以来,我国银行卡产业取得飞速发展,特别是2002年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银联)成立以来,银行卡发卡量和交易量成倍增长,银行卡日益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支付手段。随着银行卡产业的不断发展,银行卡POS收单市场(以下简称银行卡收单)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收单产业链不断加长,分工日益细化,  相似文献   

3.
POS收单市场管理有待规范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5年我国第一张信用卡诞生以来,我国银行卡产业取得飞速发展,特别是2002年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银联)成立以来,银行卡发卡量和交易量成倍增长,银行卡日益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支付手段.  相似文献   

4.
2003年3月26日,中国银联成立一周年。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廷焕出席了有关活动,此间,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记者:一年前,中国银联开业。您怎样评价中国银联在银行卡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同时,也请您介绍一下银行卡的联网通用工作、“314”工程完成情况以及银行卡市场今后的发展思  相似文献   

5.
《新理财》2009,(2)
中国银联是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中国银行卡联合组织,成立于2002年3月,总部设于上海。目前已拥有230多家境内外成员机构。作为中国的银行卡联合组织,中国银联处于我国银行卡产业的核心和枢纽地位,对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各银行通过银联银行卡跨行交易清算系统,实现了系统间的互联互通,进而使银行卡得以跨银行、跨地区和跨境使用。在建设和运营银行卡跨行交易清算系统的基础上,中国银联推广统一的银行卡标准规范,提供优质、安全、  相似文献   

6.
刘国祥  王蛟 《西南金融》2009,(11):37-38
银行卡产品和创新支付发展迅速,随之产生的银行卡风险也日益突出。本文归纳了银行卡风险的特征和趋势,分析了银联在银行卡风险防范过程中的作用,认为中国银联作为经营银行卡跨行信息转接业务的企业和国内唯一的银行卡组织,在银行卡风险防范服务过程中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作者提出:中国银联应健全银行卡风险防范合作机制,加快银行卡风险防范服务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7.
《中国信用卡》2013,(4):35-38
1.为什么要调整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原有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管理规定即《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中国银联入网机构银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办法〉的批复》(银复〔2003〕第126号)发布于2003年,符合当时我国银行卡市场的发展实际,对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成长和银行卡市场快速发  相似文献   

8.
刚刚结束的中国银联2005年工作会议提出,今年中国银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提升素质,增强实力,为全面建设我国民族银行卡品牌而努力。中国银联董事长刘廷焕出席会议并讲话。刘廷焕强调,中国银联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把握国际国内银行卡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协调发展,做好品牌建设的文章,推动民族银行卡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9.
随着奥运会的临近,银行卡的通用、好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引发银行卡使用不畅的原因有多种,如何排除不畅,使广大持卡人能够享受到安全、快捷、优质的银行卡服务,已引起各家银行及中国银联的高度关注。虽然北京地区银行卡交易成功率在96%以上,但据中国银联北京分公司2005年1  相似文献   

10.
银行卡是一种特殊的支付结算工具.随着银行卡功能的发挥,其也逐渐成为洗钱犯罪的一种工具.银行卡业务中的反洗钱涉及中国银联、发卡机构、收单机构和第三方服务机构等四个方面.中国银联作为中国的银行卡组织和跨行交易信息转接机构,应组织协调银行卡业务相关机构的反洗钱,建立适应银行卡业务特点的反洗钱机制和措施,配合反洗钱主管部门对银行卡业务机构进行监管.  相似文献   

11.
杜娟 《中国信用卡》2014,(11):17-21
《中国信用卡》:站在银行卡组织的角度,您认为目前我国银行卡业务风险现状如何? 舒世忠:从2002年开始,我国银行卡产业历经了十余年的高速发展期。令人欣慰的是,在监管部门、商业银行、中国银联等产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银行卡业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了风险总体可控。中国银联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国内银行卡欺诈率和信用卡欺诈损失率均持续低于全球和亚太地区的风险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中央历来重视三农问题,把三农问题作为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近年来,中国银联作为银行卡组织,为推动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了应有努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为做强做大银行卡产业,中国银联、各银行机构纷纷加大了对银行卡的宣传普及力度,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我国银行卡尤其是贷记卡的普及率并没有随着银行卡宣传力度的加大和银行卡安全技术的改进而同比例提高.  相似文献   

14.
《青海金融》2011,(6):7-8
中国银联青海分公司在青海成立两年多来,作为中国银行卡组织在青海的分支机构,中国银联青海分公司积极发挥卡组织职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积极为商业银行和银行卡持卡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贴心方便的服务,并以银行卡跨行交易清算系统为依托,与各商业银行等成员机构共同改善全省银行卡受理环境,加强受理市场建设,防范银行卡风险,推动全省银行卡产业实现了较快发展。本刊记者对中国银联青海分公司总经理孙勇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金融研究》2013,(7):F0002-F0002
7月23日,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余文建行长深入中国银联内蒙古分公司调研指导工作。支付结算处、科技处和国库处主要负责人陪同调研。余文建行长听取了中国银联内蒙古分公司201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以及自治区银行卡市场发展情况、银行卡创新项目、银行卡便民助农业务、银行卡边贸  相似文献   

16.
《税收征纳》2005,(8):i0013-i0014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银联)来文反映,为适应商业银行“大集中”模式,应对银行卡业务高速发展的态势,中国银联开发了新一代中国银行卡信息交换系统(以下简称新系统)。新系统投入使用后,中国银联提供的全国银行卡跨行信息转接服务全部在上海市完成。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各商业银行和中国银联相继推出银行卡特惠商户服务,向银行卡持卡人在加盟商户刷卡消费时提供优惠折扣等增值服务,丰富银行卡内涵和功能.但总体上看,受银联和各银行分头发展、商户加盟意愿不强、银行(联)营销力度不足、客户认知程度低等多重因素影响,银行卡特惠商户服务发展滞缓,阻碍银行卡业务发展和促进消费、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18.
中国银联成立三年来,一直致力于经营和管理"银联"品牌,推动民族银行卡产业发展.为此,银联建设运营全国跨行信息交换系统,促进受理市场建设,推动实现银行卡联网通用、资源共享;制定跨行交易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协调和仲裁跨行交易业务纠纷.中国银联始终本着从大局出发,从国家根本利益出发,着力打造民族品牌,取得的成绩相当显著,效果非常突出.在中国银联成立3周年之际,记者采访了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廷焕先生.  相似文献   

19.
北京奥运会就要开幕了,奥运相关的银行卡支付环境建设也进入了收官阶段。各商业银行在积极开展银行卡营销、拓展市场的同时,还十分关注中国银联的银行卡跨行交易清算系统。这套系统的安全与稳定直接关系到奥运银行卡支付服务的品质。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中国银联而言,北京奥运会是一个契机,一方面切实保障好奥运期间的大量支付需求可以体现中国银联的实力;  相似文献   

20.
《青海金融》2012,(4):12-14
2012年3月26日,是中国银联成立十周年的日子。中国银联自成立以来,积极发挥银行卡组织职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积极为商业银行和银行卡持卡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贴心方便的服务,与商业银行共同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加强受理市场建设,防范银行卡风险,推动银行卡产业实现了高速稳步发展。值此中国银联成立十周年之际,本刊记者对中国银联青海分公司总经理孙勇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