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中国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现在已经有60多个中国公司在海外上市.其中像中石油这样的公司融资额达到了70亿美元.中国国内的股市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最新的数字表明,中国股市融资80亿美元,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希望在国内或国际市场上市.所以中国公司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是很强的力量,并且会成为更强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财经界》1999,(9)
主题:作为公开出售100亿美元股票的一项措施,中国国家石油公司获准在纽约、伦敦和香港上市。意义:这一举措是大型国有企业扩大海外上市计划的一部分,因为这些企业希望利用投资者对亚洲股票再次燃起的兴趣,也需要最大限度地扩大从多个市场筹集资金的规模。分析:越来越多的大型国有企业正准备在纽约和伦敦市场上向外国投资者发行股票,以补充其原来在香港上市的做法。尽管中国公司在这些市场上市已有数年,但收效不大。  相似文献   

3.
乘改革开放大势,中国企业迈开赴海外上市的步伐,开始了直接参与国际资本市场业务的进程。目前这一举动不仅正吸引着国内企业界的注意力,而且也得到世界各著名金融机构的特殊照顾,正在向新的深度和广度拓展。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基础是 B 股的发行,从1991年底上海发行第一只 B 股到1994年底,中国境内有53家企业发行 B 股,共38亿股,筹集资本约18亿美元,这是中国证券市场与国际资本接轨的第一阶段。但由于中国证券市场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市场,各种设施尚不完备,国际资本对此知之甚少,缺乏交流,因而影响了 B 股市场的发展。于是,需要一种更直接的形式与国际资本市场建立联系,这便是中国企业到海外主要资本市场直接上市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秘书长汪建熙在近日召开的第六届 (2 0 0 2年度 )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透露 ,2 0 0 1年 ,我国企业境外筹资 2 7.6 8亿美元。其中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中国铝业等 H股公司筹资 8.4 8亿美元。在 H股公司中 ,有 5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 ,筹资 12 .6亿港币。而  相似文献   

5.
<正>自1994年,国际风险投资潜人中国市场以来,中国大地悄然掀起一股追逐资本的浪潮,大小企业竞相"朝圣"。殊不知,从最初的疯狂上市到如今的黯然退市,中国企业的问题显而易见,但国际风投给中国企业布下的局,着实令人惊心。一如马云所说:"为何短期内允许这么多不合格的中国公司密集性上市?"并且全由美国经纪商、投行和审计公司担保推荐。据《福布斯》统计,2010年,在美十大最差风投支持的IPO中,竟然有6家中国公司。2011年后,在美上市的中国概念股严重水土不服,诚信出现危机,多家企业股价暴跌、破发、摘牌、起诉。一时间,中国概念股纷纷退出美国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6.
李昌鸿 《新财富》2004,(3):13-13
1月中旬,中芯国际获得国内四家银行2.85亿美元融资。3月,其将在美国和香港上市,融资额度超过10亿美元。而该公司却3年未有盈利业绩报告。为何中芯国际能成为中外资本的宠儿?  相似文献   

7.
2005年中国企业海外IPO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德控股”登陆纽交所,为2005年中国企业海外IPO画上了一个令人关注的句号。2005年的中国企业海外IPO数量为70家,较2004年减少了约14%.但筹资金额约为212.3亿美元,较2004年增长了约90%。建行成功在香港IPO募集资金超过92亿美元(行使超额配售权后数额),成为香港证券市场有史以来单一IPO集资额的最高纪录,也是5年来全球最大的IPO项目。由于建设银行成功上市.使得2005年中国企业海外平均IPO数额大幅上升。自2003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IPO的融资额已连续三年远远超出境内IPO的融资额。2005年深沪两交易所发行15只新股共募资57亿元,约6.84亿美元,是1997年以来首发募资额最低的一年,比2004年减少了约35.86亿美元.而同期海外IPO的中国企业筹集资金比2004年增长了100.79亿美元。而且2005年海外新上市的公司数量是国内的4倍多.筹资额约是国内的31倍。2006年仍有相当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到海外上市.因此总结和研究2005年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最多的香港、新加坡与美国三个资本市场的不同特色.并结合2005年三地新上市中国企业的统计数据对三个资本市场进行了比较。对拟赴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IBM今后五年在华投资20亿美元IBM公司大中国区总结理周伟火昆先生最近表示:IBM公司IWe年至2(Xk年间将在中国市场投资对亿美元,其中并不包括IBM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采购行动。周先生称,今年上半年,IBM中国公司的业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ho%,IB...  相似文献   

9.
贝祥 《销售与管理》2009,(6):142-142
2009年的第一季度已经过去,根据投中集团披露的数据,在这三个月中,全球资本市场仅仅完成57个IPO,融资总额仅为19亿美元,其中融资金额不到1000万美元的中小企业就占了融资总额的74%,资本市场的冬天仍在持续。而处于金融危机中心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却给人们带来了一抹亮色——2009年2月11日美赞臣公司成功上市融资7.2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我们欢迎中国公司到伦敦上市,绝对不是和纳斯达克抢生意,因为中国公司的确适合在伦敦上市”当低迷的国内股市对中国公司失去吸引力,当《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苛刻泼冷了中国公司赴美上市的热情,伦敦证券交易所正成为中国公司到海外上市的新的热门选择。按照伦交所董事总经理高睿谋(MartinGraham)的说法,中国公司选择伦敦上市,将会在海外资本市场为自己创造更灵活广泛的筹资机会,伦交所将采取更大力度吸引中国公司到伦敦市场上市。  相似文献   

11.
美国龙门财经投资者关系管理公司总部设立在纽约曼哈顿中城,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以国际投资公关管理(IRM)见长、专门协助中国企业进入全球资本市场、并为已经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构建投资者关系的金融服务公司。  相似文献   

12.
刘猛 《新财富》2005,(4):94-95
2004年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叉一个高峰年,境外上市筹资额约为国内的2.6倍。据统计,2004年有84家中国公司在美国、香港、新加坡等证券市场上市,总筹资金额高达111.5亿美元,而中国内地证券市场2004年首发筹资额仅为44.71亿美元,创下自1997年以来酋发融资额的最低点。大量优秀企业海外上市,使得国内证券市场边缘化和空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关于完善外资并购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出台,将从某种程度上抑制企业海外上市的冲动。  相似文献   

13.
姚国会 《大经贸》2008,(1):25-27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益吸引了国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关注。目前中国已成为亚洲最为活跃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之一,就是在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商业银行的股改上市过程中,也可看到国际著名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身影。而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国内资本市场的兴起,国外的金融资本特别是私募股权基金资本也将越来越多地涌入中国。截至2006年12月底,中外私募股权基金对129家内地及内地相关企业进行了投资,参与投资的私募股权机构数量达到75家,投资总额达到129.73亿美元。  相似文献   

14.
沈祎 《国际市场》2006,(9):26-28
2005年,至少有87家中国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在境外五大股票市场挂牌上市,融资总额超过240亿美元。这样的规模,在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市场的历史上是少见的。有专家评论说,2005年和2006年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井喷”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公司去美国上市的大门,再次打开了。2013年12月12日,汽车之家(ATHM.NYSE)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开盘价30.16美元,较发行价上涨77%,市值达30亿美元。这是近一个月内,第五家赴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而2013年截至目前,赴美上市中国公司总数也不过七家。 有资料统计,2012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已超过1900万辆,2013年已超过2000万辆,中国毫无悬念的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汽车销售己成为汽车产业链里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作为时代的产物,网络营销也逐年受到备大汽车公司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IPO市场是否能复苏主要取决于欧洲债务危机是否能迅速解决,这对稳定全球资本市场和恢复投资者信心起着重要作用。2011年,中国去美国上市的公司遭遇被集体做空的情况,尤其是下半年。我想主要原因是有些公司全面做空中国的企业,据我了解,这些做空中国公司的企业,其做空成本非常高,所以导致这些公司中的大多数后来都不做了。每个资本市场都有一些好的公司,有一些不好的公司。去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有很多还是比较好的,百度、新浪这些都是非常  相似文献   

17.
<正>资本市场终于向中国的传统租车行业露出笑颜。10月,一嗨租车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IPO申请,计划赴纽约证券交易所(纽交所)上市,融资2亿美元。半月前,神州租车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融资约40亿港元,上市首日股价上涨超过28%。自此,中国租车行业最大规模的两家公司都进入资本市场的怀抱。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12年1月,神州租车曾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  相似文献   

18.
《商务周刊》2008,(5):17-17
根据清科集团近日发布的数据, 2007年1-11月,共有203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额高达885.24亿美元。其中98家企业在境外9  相似文献   

19.
夏勇 《商务周刊》2009,(17):78-81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成为国际投资舞台上的最大亮点。2009年伊始,中国五矿17亿美元现金收购澳洲矿业公司,中石油拟10亿美元收购新加坡石油公司,中石化出价72.4亿美元收购在伦敦和多伦多上市的瑞士阿克达斯石油公司……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等待他们的除了鲜花和掌声,更有各种不可预知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08年1-11月共有37家企业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合计融资69.22亿美元.其中有19家企业均选择了在香港主板上市,合计融资59.87亿美元,分别占上市企业总数的51.4%和融资总额的86.5%;不仅如此,融资额最多的前九名企业也均落户于香港主板.可见,2008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地点集中于香港主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