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银行、信用社来说,贷款利息是其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可谓生存之本,是维持银行经营的“生命线”。而目前,企业向银行、信用社屡屡“打白条”,拖欠银行、信用社贷款利息急剧增长,已成为当今银行业亏损的主要原因。有资料表明,1994年山东省企业欠银行、信用社贷款利息达40多亿元,到1995年8月末,某市的20多个基层信用社应收未收贷款利息高达7546万元,应收利息的急剧增长,使该市的22个信用社亏损1932万元,亏损面达92%。企业欠息,根源何在?危害在哪?如何建立新型银企信用关系? 企业欠息 银行家们苦不堪言 企业经济效益的好环,直接影响着银行、信用社利息的收入,决定着银行、信用社利润的高低。时下,部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产品质量低或不适销,造成产品积压,效益低下,经营  相似文献   

2.
担保贷款形式化现象透视孟昭东担保贷款作为信贷风险管理中一种重要的贷款方式,在银行、信用社的信贷资金活动中已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是金融改革过程中规范贷款手续,降低贷款风险的必要手段。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不少看似有保四的担保贷...  相似文献   

3.
农村信用社的资产业务主要是贷款,贷款质量的优劣,对信用社经营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控制与化解信贷资产风险,是农村信用社防范经营风险的重点。目前信贷资产质量不高,风险资产比重大,不良资产仍显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信用社信贷资金良性循环的重要隐患。笔者现就...  相似文献   

4.
贷款债权保全难的内因分析镇飞胡雨青银行、信用社贷款债权保全效果的优劣,取决于贷款运行的外部环境和银行自身的保全措施,保全银行、信用社贷款债权,固然需要规范企业改制行为,为信贷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但笔者认为,影响贷款债权的主要因素不是外部环境的优劣...  相似文献   

5.
农村信用社的大面积亏损,已引起有关部门的普遍关注,我们应当看到,信用社陷入亏损困境的同时,也是信用社重新调整崛起的极好机会,良机难觅,机不可失。本文就如何抓住其调整契机谈一些粗浅看法。一、政策性与经营性亏损的交织将信用社拖入困境目前造成信用社亏损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之一是政策性亏损。(1)保值储蓄的开办,使吸资成本剧增,存贷利率严重倒挂,保值贴补额由信用社自行消化,增加了信用社的利息支出,是政策性亏损的主要原因。(2)政策性放款使信用社信贷资金风险增大,收入减少。信用社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以农业为主体的农村经济,需承担政策性的扶贫贷款、开发性贷款、低息粮棉油贷款和贴息贷款。这些  相似文献   

6.
在银行信用社的信贷资金营运中,抵押贷款是避免和转移风险,保证资金安全性和效益性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目前在抵押贷款的发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可忽视,这问题不解决,将给信贷资金的社会效益和银信内部的经营管理带来严重影响。本文对此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信用社应重视会计师事务所在贷款中的作用□林秀香目前,有的信用社贷款回收困难,已成为制约其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因素。当然,加强对贷款回收的管理可以从多方面进行,但重视会计师事务的在银行贷款中的作用也是非常必要的。一、被贷款企业资信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要有资信...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国家对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信用社)信贷资金的管理一般实行的是“年度内按比例管理,年终按规模控制”的办法。即年度内信用社贷款可按自有资金加各项存款总额的75%掌握使用,年底控制到上级行下达的规模内。然而,去年信用社的贷款同其它专业银行一样,也实行了按季层层下达贷款规模、按季进行监控的办法。诚然,信用社作为经营货币信用的金融企业,应该和专业银行一样,服从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需要。但从信用社自身的地位性质和资金来源的性质及其构成诸方面来看,又有其特殊性。因此,我们认为,对  相似文献   

9.
目前,信用社非正常贷款居高不下,有增无减,使信用社信贷资金处于恶性循环。这个问题不解决,对信用社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关系极为重大。如何盘活信用社的资金存量,笔者谈点粗浅认识。 第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信用社要切实依靠当地党政领导,做好耐心细致地宣传工作。要从巩固清收工作与信用社的生存发展上认识到清收非正常贷款工作重要性;从缓解资金供求矛盾,看清收非正常贷款的紧迫性;从盘活资金提高信用社的资金营运效益上,看清收非正常贷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正>印度农村金融体系主要由印度农发行、商业银行、地区农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组成。印度农发行除提供支农信贷资金外,还承担向农村金融机构转贷款和对地区农村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进行监管的职能。应印度国家农业与农村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印度农发行)邀请,笔者于2019年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