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城乡差距产生原因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城乡差距根源于过多的人口集中于有限的土地上.而这种原因又和我国特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密切相关.为了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我们采取了对外开放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思路.对外开放的战略使得我国经济产业链条较低,重工业对于劳动力的吸纳也是低于其他行业,这就造成了城市吸纳劳动力的不足.同时财政体系又加剧了这种不平等:历史上我们转移所有农村剩余财富,现在的财政投入并没有产生农村的造血能力,对农业的转移支付又通过国民经济体系加剧了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2.
城市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实质是破除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其中,既有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经济结构转变、社会转型的发展内容,又有体制变革的内容。改革前,我国不仅和一般发展中国家一样,经济发展落后,82%的人口就业、生活在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农村,19%的人就业、生活在以工业为主的城市,是两者并存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而且存在着与计划经济和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相配套,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我国确立了苏联创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即在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条件下优先快速发展重工业。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后,重工业产品定价机制也完成了由市场向计划的迅速转变。1957年以后,在赶超和备战的双重作用下,资源更加向重工业倾斜,而作为维护这种战略的工业产品价格也在计划价格的框架下曲折运行。在这个时期,重工业产品的计划定价存在着导致价格结构扭曲的内在机制,在赶超型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总目标下,无论是价格调整还是放权式改革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内在机制的作用。最终计划价格机制所带来的重工业产品价格结构扭曲给工业化推进及国民经济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形成并实施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为保证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政府通过"一化三改"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逐渐形成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强调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化工业的优先发展,使新中国在工业化之初即选择了高污染的产业结构。同时,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强调工业总产值和工业产出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我国确立了苏联创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即在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条件下优先快速发展重工业。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后,重工业产品定价机制也完成了由市场向计划的迅速转变。1957年以后,在"赶超"和"备战"的双重作用下,资源更加向重工业倾斜,而作为维护这种战略的工业产品价格也在计划价格的框架下曲折运行。在这个时期,重工业产品的计划定价存在着导致价格结构扭曲的内在机制,在赶超型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总目标下,无论是价格调整还是放权式改革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内在机制的作用。最终计划价格机制所带来的重工业产品价格结构扭曲给工业化推进及国民经济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农村工业就业弹性为何下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工业化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传统工业化模式的指导下取得了巨大成绩,也付出了沉重代价,在反思传统工业化模式的基础上,适应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的要求,我们启动了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农村工业化是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进而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的迅猛发展,在改变失调的经济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的现代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城乡之间长期的非均衡发展所造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及其不断"固化",是当代中国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实际。当代中国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难题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及其衍生出的其他问题,这一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原因。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有效的政策支持和工业反哺农业等手段消解这种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是推动当代中国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8.
肖翔  武力 《开发研究》2015,(1):150-156,2
新中国建立以后,实行了赶超型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技术引进无疑是后发国家最快捷的发展道路。1949—1978年,我国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技术引进:50年代以"156"项为核心的从苏联的大规模技术引进;70年代前期以"四三方案"为核心的从西方大规模的技术引进;"文革"结束后以加快发展为目的的大规模技术引进。这个时期的技术引进集中于重工业领域与实现工业赶超的战略目标密切相关。政府主导的技术引进在资金匮乏的条件下"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通过大规模高端的技术引进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技术引进的决策权过于集中,技术的消化和吸收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后,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城市化,实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体制,开始了最初的经济起飞。1952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50多美元,工业产值份额不足10%,衣业就业份额高达83.5%,各项改革与发展中所需的发展要素和资源大多由衣村提供。在此基础上,我国逐步走向了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基础设施城乡差异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建立之初,在"以农补工"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指导下,我国对城乡实施了不同的基础设施供给策略.随之,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以及现行基础设施供给中的城市偏向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供给差异.这与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相违背的.文章对我国基础设施城乡差异的原因做了简要分析,以期对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周小亮 《开放潮》2001,(2):30-32
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问题,可以说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相互制约的矛盾体系。其中,具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矛盾主要是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地区结构这三大矛盾。 我国经济结构三大主要矛盾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与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是我国经济结构三大矛盾产生的历史基础。五十年代中后期以后,我国长期实行的以城乡分离、牺牲农民利益为特征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在某种意义上强化了我国经济结构的固有矛盾。改革开放以后,虽然我们多次强调调整经济结构,但是我们忽视了农村城市化进程和东西部的…  相似文献   

12.
外部性与重工业优先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一个最终品种类和中间品种类均为内生决定的动态模型,同时考虑重工业投资和轻工业投资的外部性,通过比较分散经济下和社会计划者经济下对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投资,分析私人对重工业投资是否不足,以此来考察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否合理.由于生产方式越迂回,生产效率越高,重工业投资具有正的技术外部性和正的金融外部性;由于消费者偏好多样性,轻工业投资具有正的金融外部性.重工业投资的外部性始终超过轻工业投资的外部性,所以私人对重工业投资不足.如果不考虑补贴造成的扭曲效应,需要一直对重工业投资进行补贴,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轻工业投资的外部性和重工业投资的外部性的差距越来越小,所以对重工业投资的补贴应该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3.
加快出清僵尸企业,是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以及推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采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研究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对企业僵尸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旨在鼓励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政府发展战略会显著提高当地企业僵尸化的概率,且这一影响对公有重工业、中西部以及上游行业公有制的企业更显著。本文研究表明,地方政府违背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可能是造成中国僵尸企业情况严重的重要原因。因此,治理僵尸企业需要从源头出发,政府应充分发挥培育和完善市场的作用,因势利导地制定比较优势发展战略,防范僵尸企业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三元结构条件下中国农业投入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勇 《开发研究》2004,(3):53-56
二元结构条件下基于农业辅助型战略 ,中国农业投入不足问题严重。信息经济的出现 ,中国社会逐步确立了三亓结构的经济和社会形态。研究三元结构条件下的农业投入规律 ,对于实现农民增收 ,无疑具有极强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5.
国家工业化是每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制定本国发展战略时首先予以确立的目标,因为没有国家的工业化就没有国家的发展.一个以农业文明为主体的国家在世界事务中是没有发言权的.但是确立工业化发展战略是一回事,实现国家工业化则是另一回事.许多地方在确立本地区发展目标时,大多选择了优先发展工业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城乡经济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军伟 《改革与战略》2009,25(3):100-102
中国社会所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和国家过去“工业先发展”的经济政策造成了现在严重扭曲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围绕如何尽快破解“二元经济”、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课题,学术界形成了“城市优先发展论”和“农村优先发展论”两种不同的观点。文章认为:在目前,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认真贯彻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近200年,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引发了农业的科技革命,化学、机械和电力使传统农业进入一个更大的循环系统。为了通过工业化带动包括农业在内的各业现代化,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投资主要向工业倾斜,相应向城市倾斜。虽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农业税所占份额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与财政对农业的投资相比较,总的走向是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尽管国家对农业的投资逐步扩大,重工业结构向着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改造的方向发展,在调整中增加支农投入,但是这些发展与调整,远远达不到农业对工业的需求。由于财政集中资金搞工业化,以及相应的人民公社、统购统销、城乡户籍等等制度的确立,加之历史上的城乡差距,导致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和凸显走势。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援工业过程中,国家财政的转移支付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给予农业相应的补偿仍可借鉴历史举措中的合理因素,在通过体制变革调动多方积极因素的同时,部分通过政府运用财政转移支付的手段来完成。  相似文献   

18.
二元社会保障结构与二元经济结构相适应,是应国家工业化所需而形成的.但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长期不接轨是不合理的.实现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整合,达到"国民皆保险"势在必行.文章阐述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二元结构形成根源、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以及现阶段暴露出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城乡一体化、实现"国民皆保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国家工业化是每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制定本国发展战略时首先予以确立的目标,因为没有国家的工业化就没有国家的发展。一个以农业文明为主体的国家在世界事务中是没有发言权的。但是确立工业化发展战略是一回事,实现国家工业化则是另一回事。许多地方在确立本地区发展目标时,大多选择了优先发展工业的道路。工业强市、工业强县的口号随处可见就是最好的说明。但是,工业化的实现应当在一个正确的理念指导下进行。没有正确理念的指导,工业化就会走弯路,还可能留下难以克服的隐患。[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和初级阶段,主要依赖农业剩余转移和农业支持政策。农业剩余转移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但也限制了农业发展能力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能力,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农业支持政策在保障工业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城乡分割的政策和制度体系。目前,中国工业化已经步入中级阶段,形成独立和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和较强的生产能力,不再完全依赖农业的支持,因此,应该逐步取消城乡二元的政策和制度体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