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外刊扫描     
《证券导刊》2008,(33):9-10
澳大利亚央行降息至7%因澳大利亚经济增长出现放缓迹象,澳大利亚央行2日降息25个基点至7.0%,为7年来首度降息。澳大利亚央行行长史蒂文斯及其同僚2日午间宣布将隔夜利率  相似文献   

2.
2020年,全球央行降息潮再起。据统计,截至3月16日,全球2020年以来共计降息41次,而2019年全年全球共降息132次。除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外,新冠疫情的爆发与蔓延成为近期央行降息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3.
近期资讯     
国际部分:1、澳央行降息至历史低点。5月7日,澳大利亚央行宣布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2.75%,刷新该国利率历史最低点。根据澳央行数据,此前基准利率最低点是1960年1月的2.89%。本次降息是澳央行自2011年11月以来的第7次降息。自2011年开启降息周期以来,澳央行累计降息幅度已经高达200个基点。(金融时报)2、美国3月消费信贷增长3.4%。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受非周转性信贷上升  相似文献   

4.
一、印度三年来首次降息,保增长助推全球降息潮。印度央行4月18日意外宣布,为促进经济增长,将该国基准利率大幅下调50个基点,为三年来首次降息。除了印度央行,面对充满风险的经济增长前景,近期,包括越南、印尼及澳大利亚等经济体央行都传递出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的信号。这些央行放松货币政策的理由都是担忧经济增长放缓。4月1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调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速。不过,美国经济尽管有所好转,但是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依旧在底部徘徊。  相似文献   

5.
易宪容 《新金融》2015,(1):22-26
2014年11月21日央行宣布降息被市场解读为中国已经进入新一轮降息周期,中国货币政策将加杠杆。在中国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方式正在全面转型,增速下行并非不可容忍,央行不需要出台强刺激政策来保经济高速增长,当前央行的货币政策也不需要重大转向。尽管过度信贷扩张短期内能够缓解经济下行的压力,甚至带动经济的短期繁荣,但它能否把经济带向持续繁荣增长之路是相当不确定的。降息的实质意义在于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就中国情况而言,去杠杆仍应是当前央行货币政策的主基调。  相似文献   

6.
2008年5月以来,CPI同比逐月下降,国内经济增长迅速放缓,各项宏观数据也趋于恶化.10月份,央行宣布连续降息,尤其是11月27日一次性调低存贷款基准利率108个基点,降息幅度乃11年来最大的一次,央行的大幅度降息同时也预示了经济前景的严峻性.  相似文献   

7.
次贷风波的蔓延,迫使英国央行(Bank of England)追随美联储减息的步伐。2007年12月6日,英国央行宣布采取两年来首次降息措施,将银行利率调低25个基点降A5.5%。英国央行表示,此次降息主要是顾虑因次贷危机引起的信用成本大增会拖累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甘肃金融》2013,(5):5
新一轮全球央行的宽松行动现在刚刚拉开序幕,欧洲央行、澳大利亚央行、波兰央行、匈牙利央行、土耳其央行、以色列央行在近期内都有降息或再度降息的可能,而俄罗斯央行则可能把降息时间推迟到今年年底。尽管全球各地央行"开闸放水",但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在"稳健的货币政策下",中国跟风降息的可能性不大,随着通胀的反弹也不排除下半年还能见到加息。  相似文献   

9.
邓敏强 《证券导刊》2014,(48):16-17
11月21日央行意外下调基准利率。在我们看来,此次降息本身对增长的影响可能有限,其影响可能来自信号或信心渠道。我们仍然预计央行将以灵活工具注入市场流动性为主要政策选项来拉低银行间利率。我们认为,短期内进一步下调基准利率以及/或者全面降准的可能性相对较低,但如果大幅走低的银行间利率未能为增长注入动力。则降息降准的概率将会上升。  相似文献   

10.
近几个月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速下行态势明显。稳增长是当前首要任务,此时降息,指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振市场信心。而且中国央行的降息与国际趋势是一致的,也显示稳增长再次成为当前各国经济政策的重点。 央行首次让存款利率可向上浮动,将给银行利率市场化创造条件,给商业银行更大的风险定价空间,但银行面临的挑战或许更为严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