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四、五月份,全国物资市场继续呈疲软状态。钢材、煤炭、油品、木材、化工原料等大部分物资市场清淡,一些紧俏物资也因资金紧缺抑制了需求和价格上扬。但有色金属,如铝等终因资源短缺、出口增加较多而出现价格大幅上涨。 当前物资市场有如下特点: 一、物资市场俏货不俏、滞货更滞、市价低迷,购销疲态在持续。进 相似文献
3.
4.
5.
国家把抑制食品价格上涨作为稳定物价的重点,"菜篮子"、"米袋子"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为此,对黑河市一季度蔬菜市场价格变化情况进行了重点调查,分析蔬菜销售及价格影响因素,提出对策建议,提高百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7.
8.
9.
实行市场经济新体制,推进资源配置市场化,要求对各类进入市场的商品放开价格。广东通过十四年的改革实践,消费品、生产资料产品的价格绝大多数已经放开,并已取得促进生产、搞活流通的良好效益。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放开了,如何加强与改进管理?广东价格学会1992年12月21日就此问题举行小型的专家咨询会,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0.
我们海南省有19个市县.近700万人口,农村人口占80%.农民的情况如何.直接影响到全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据调查材料表明:当前我省农民思想趋向主要有三方面.一、深化改革的思想越来越成熟.农村以户承包责任制施行以后,让农民施展了才干,较好地体现了各尽所能.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农民心情舒畅.思想解放得早,观念更新快的农民先富起来了,据调查统计:我省农村电视覆盖率90%,电视机入户率23%,盖新房的农户近70%,有相当一部分家庭有了电冰箱、摩托车、高级音响和新款家俱. 相似文献
11.
架设智囊团与决策者的桥梁——陕西完善专家咨询制度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委、省政府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积极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充分发挥省决策咨询委员会的专家群体作用,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是省委、省政府直接领导的高层次、松散型决策咨询机构,由省委、省政府聘请三方面的专家组成。一类是科研教学战线的专家学者,他们学有专长、业有专攻,不少人是本专业领域里的学科带头人,处于国内外学术研究的前沿;第二类是党政机关离退下来的厅局级领导干部,他们长期负责省上某 相似文献
12.
记者:今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国务院准备在辽宁省进行社会保障改革的试点,为何要选择辽宁作为试点? 相似文献
13.
据报道,哈萨克斯坦出口的几乎所有的有色金属在伦敦金属交易所都保持着很高的价格。今年1月份有色金属的价格增长速度很快,许多专家认为在这一段时间内有色金属的价格每天都以超过1%的速度增长。2002年大部分时间有色金属的平均价格要比2001年低(仅在2002年第四季度有色金属价格有小幅增长)。与2001年相比,2002年锌的价格下降了 相似文献
14.
孙道权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1998,(7)
物资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人们习惯地把资金比作“氧气”,物资企业时刻离不开它,一旦“氧气”停止输入,那么物资企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应当肯定,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物资企业注入了大量资金,可是我们一些企业仍感到资金短缺,埋怨政府不扶持,银行不支持。其... 相似文献
15.
五年前,南县供销社资不抵债,亏损严重.五年后的今天,通过不断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扭亏增盈,成绩显著.固定资产投资由1988年末的2716.7万元,增加到1993年末的6307.2万元,增幅132.20%,超过了建社38年的总和;流动资产总额、商品销售额、实现利税等经济指标分别由1988年末的1.12亿元、2.62亿元和205.7万元,上升到1993年末的3.62亿元、4.86亿元、685.6万元,增幅为222%、85%和233.3%.特别是1994年上半年,全社上缴国税114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倍,成了今年完成南县国税任务的“半壁河山”.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表彰. 相似文献
16.
17.
一、副食品价格 (一)生猪猪肉价格下降。全国平均每50公斤生猪国营收购价353元,同比下降4.9%。5、6月份价格最低为345元,1月份价格最高为370元。全国猪肉国营零售价格平均每50公斤551元,同 相似文献
18.
19.
翟威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1987,(4)
江南三月,正是草长莺飞,繁花似锦的季节。中国物资经济学会金属再生学会会长、金属回收局局长王廷洲同志,刚参加过全国物资局长会议,又风尘扑扑,深入到浙江南部调查废钢铁市场了。3月17日晨,我们一行5人(杭州市金属回收公司戎长伦经理和小付;华东 相似文献
20.
9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买方市场已经形成,不少商品供大于求,商业竞争日趋激化,商家竞相压价促销的声浪此起彼伏。一般说来,由于商品供过于求,或者成本费用降低,或者过季、破损,商场在出售这些商品时采取降价、优惠的办法,是符合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要求的,是必要的,无可厚非。但是,有些商家打着“大甩卖”、“优惠让利”、“买一赠一”的幌子,假降价之名,行价格欺诈、以次充好、牟取暴利之实,坑害消费者,影响了商品交易活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