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5月,铜的价格如同坐上了“过山车”,疯狂上冲,又急剧回落,不断的起起落落导致出口企业无所适从。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铜价在近年间的持续走高?价格的不稳定又给出口企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企业有没有应对价格波动的良策?本期的封面文章将探究铜价走高的迷局,寻找“幕后”的原因,聆听专家的建议,寻求解决的良策。  相似文献   

2.
陈玉 《市场周刊》2005,(5):15-15
春节将至,由于各生产企业近日纷纷备库,造成了现货市场的紧张,铜价又一次被推上了历史性的高价区间,这也是近段时间铜价不断上涨的主要原因。但是,由于铜价目前已经处于高位,节后铜价是否能继续保持强势上扬呢?我们对铜价在去年以来几个节日前后的表现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发现铜价每次都会在节日前后出现较大程度的波动。因此,我们认为铜价将在春节前后出现极好的投资行情。  相似文献   

3.
王鹏蓁 《浙商》2008,(6):111-111
2007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上的主角基本金属,走出了波澜壮阔的行情。2007年上半年铜价自低位大幅上涨,第四季度在次债危机影响下,铜价在震荡反弹后展开了一轮狂风扫落叶般的下跌行情。在春节前后,铜价重新走入了上升通道,铜价在未来还能再次展现气势磅礴的大牛市吗?  相似文献   

4.
铜价波动是铜产品市场主体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而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需要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来把握真正影响价格的因素,从而对价格波动进行合理的应对。主要从供需基本面、矿山的情况、废铜的政策、冶炼的成本以及下游刚性需求等几方面对铜价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以丰富铜价研究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5.
王鹏蓁 《浙商》2011,(2):114-114
今年一季度是中国传统的备货补库周期,铜价是否会重演2006年的巅峰牛市?  相似文献   

6.
文芳 《新财富》2009,(7):27-29
今年铜价强劲反弹,其驱动因素也逐渐从“中国需求”复苏预期演变成资金推动。众多投机资金、避险资金出于对通胀和美元贬值的担忧加入买铜的行列,当前铜价的表现已与基本面脱节,铜作为经济复苏先行指标的功能已经弱化。  相似文献   

7.
《化工科技市场》2007,30(1):57-58
受国际投机基金炒作等影响,2006年国际市场主要有色金属价格大幅上扬。铜价5月份一度突破8000美元/t的历史最高价位。预计全年铜的平均价超过6700美元/t,比2005年上涨75%以上。受国际市场铜价上涨带动等影响,国内市场铜价最高也涨至80000元/t,回调后仍维持在目前的60000元/t左右,预计全年平均价格也将在60000元/t以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沈允 《市场周刊》2005,(28):25-25
受全球经济增长的拉动,交易所库存持续走低点燃了国际铜价连续上涨的导火索,同时在全球货币体系的调整和市场短期因素的推动下,近期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和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大交易所的铜价轮番上涨。据了解,6月份,伦敦金属交易所铜现货价格平均为3530美元/吨,比上月上涨了8.9%:前期,伦敦金属交易所铜现货价格为3579美元/吨。而6月底,伦敦金属交易所库存约为29525吨,在5月份库存下降了26.8%的基础上再次大幅减少了33.8%:6月17日,  相似文献   

9.
王彩惠 《中国市场》2014,(32):89-95
2014年上半年铜价先跌后涨,而且沪铜引导伦铜、伦铜跟随沪铜的特征较为明显,表明在去金融属性的过程中,基本面逐渐成为铜价波动的核心因素。主要观点有:微刺激政策常态化下,铜价下方支撑将上移;下半年供给压力加大利空铜价,但在宏观偏暖支撑下,下方空间有限;厄尔尼诺期间金属价格易受炒作;融资铜的积聚以及存在的潜在风险是影响铜价的一个重要因素;下半年的走势将以冲高回落为主旋律,操作区间为46000元52000元。  相似文献   

10.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海啸愈演愈烈,广大外向型企业饱受“寒冬”考验,许多出口企业都在千方百计地寻求“御寒良策”。  相似文献   

11.
王鹏蓁 《浙商》2009,(14):110-110
在通胀预期和充裕的流动性的带动下,以铜为主的大宗商品价格一路高歌猛进。此次铜价的回调不会改变其牛市格局。  相似文献   

12.
姜云 《市场周刊》2005,(8):27-27
春节长假期间,LME铜库存继续呈现明显增长态势。短短的一个多星期,铜库存增加了5000多吨。LME铜库存的增加相对于消费量来讲虽然是杯水车薪。也不能充分说明目前全球铜现货紧张的局面已经得到有效缓解,但起码说明目前高企的铜价已经开始吸引一部分隐性铜库存回流到仓库。投资者不禁怀疑铜价是否有继续上冲的能力。然而LME铜价似乎对此视而不见。期价继续高歌猛进并创出近15年来的新高,行情的发展虽然出乎大多数投资者的意料。  相似文献   

13.
王鹏蓁 《浙商》2010,(2):97-97
目前的铜价仍然存在牛市最后主升浪的上冲动能。然而在2010年一季度以后,随着政策的调整转向和流动性的收缩,铜价将出现明显回落的震荡走势。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铜产量和消费量快速增加,作为第一消费大国和纯进口大国,铜价大幅上涨。我国受到的不利影响最大。主要表现为库存的减少、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波动、用铜行业发展趋势变化、生产成本降低、投机者的热情、石油等相关商品的价格波动、汇率、进出口政策和替代产品制约铜材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我国铜业发展当务之急是形成反映我国铜产品供求关系,且能被国际市场认可的铜价。  相似文献   

15.
2月份。国际铜价出现大幅振荡。走出一轮快速上涨、跌落的行情。月初。LME三月期价延续了一月份上冲的走势。在春节期间一举突破5000美元.最高达到5100美元.现货价格也达到5092美元。在创下历史新高之后,受基金大举抛售等因素的影响,铜价持续滑落.最低达4725美元.大部分时间在4890美元左右展开调整。2月份LME现货平均价格约为4999美元,三月期货平均价格约为4922美元,分别比1月份上涨5.6%和6.6%。  相似文献   

16.
王鹏蓁 《浙商》2011,(10):100-100
从大的格局来看,国内铜市场形势已岌岌可危。唯一支持铜价在高位运行的理由就是美元的弱势。一旦美元出现强有力的反弹,将刺破高铜价的神话。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铜加工企业盈利模式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分析,深入剖析铜价起伏对铜加工企业实际经营效益以及财务账面损益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的若干措施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清 《市场周刊》2005,(2):31-31
对基本金属市场而言,2004年是难以捉摸和把握的一年。整个金属品种均呈现了猴年期市的猴性,全年波幅十分巨大。诸多因素都为铜价的高起提供支撑。结合2005年宏观经济面分析,推断2004年被基金拉离了价值区的铜价,2005年将随着商品市场内在循环和宏观经济周期的推动走出价值回归的行情,但整体下跌幅度不宜看得过深。  相似文献   

19.
《化工科技市场》2010,(11):45-46
进入2010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磷肥行情回暖,价格明显回升,产量产能同比增加,但由于原材料涨价明显,大型磷肥企业仍薄利运行。业界专家在上周召开的磷铵、硫黄重点企业座谈会上指出,磷肥企业在保证中国供应的同时,应抓住企业产能产量提高、中国市场供应充足、国际磷肥价格走高的出口良机,向外突破缓解企业的成本压力。  相似文献   

20.
《浙商》2013,(10):103-103
4月中旬,全球商16市场遭遇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最大的一场腥风血雨,以黄金、白银为首的贵金属遭到市场恐慌性抛售。多重利空之下,4月15日当日,黄金单日跌幅超9%,白银下跌近14%。与此同时国际铜价也一度逼近近三年低位,长久以来的牛市格局岌岌可危。作为反映全球经济有效指标之一的“铜博士”,不仅面临贵金属大幅下跌引发的恐慌情绪,同时也面临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引发的下游需求压力,后市一旦跌破近几年低位支撑,仍有下行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