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获悉,今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起步年,黑龙江省各级财政部门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稳定、完善、强化各项惠农政策的基础上,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高于上年。  相似文献   

2.
1.建立财政支持“三农”资金总量稳定增长的机制。要切实贯彻执行财政支农支出的法定增长比例;要加大国家新增财力和长期建设国债用于“三农”的支出比重;要认真落实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15%的政策规定。2.明确财政支农支出的重点。(1)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支持农业结构调整;(3)支持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4)支持建立完善农业和农村的社会救助体系。3.进一步加大农村反贫困的政策支持力度。(1)合理增加财政扶贫资金。财政扶贫资金的增加要与政府职能、国家财力、贫困发生率及扶贫开发需要相适应。中央财政和地方各级财政都有责任增加扶贫投入。(2)继续保持并  相似文献   

3.
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要发挥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作用,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发展,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职能,加快城乡的协调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充分体现财政支农资金的公共职能。本文探析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公共财政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浅析公共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主要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也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但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国家财政所能提供的支农资金的有限性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资金的巨大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矛盾,这就要求在财政支农资金的安排和使用上,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出重点,尽可能多地为农村居民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更好地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公共职能。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以来,党中央相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新型城乡关系的历史性任务,中央财政支农惠农的力度不断加大。按照公共财政要求,要摆脱土地财政困境,必须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效益和效用,改变"小农业、弱农民、穷农村"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形成"大农业、强农民、新农村"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服务于构建差异性一体化的新型城乡关系这一历史任务,激发和增强农村内生发展动力与活力,深化财税制度、干部人事制度、支农资金管理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资金管理机制创新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勇 《经济经纬》2006,(4):126-128
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总量不足,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农村大量资金外流,资金使用效果不理想。因此,要加快新农村建设,必须在资金管理机制方面实行创新。  相似文献   

7.
自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农业也成为其最主要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全国财政支农资金不断增加。黑龙江省财政支农根据国务院2015年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同时,黑龙江省也不断优化调整财政支农结构,突出财政支农重点,促进其“三农”又快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1978~2006年我国财政支农结构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结论表明:长期内,农村救济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可以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短期内,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支出能够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很强的惯性,这提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避免持续恶化.文章结论对新农村建设中科学合理地分配有限的财政支农资金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黑龙江省的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加大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力度,是黑龙江省的重要战略决策。2012中央1号文件中《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的投入,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的农业科技投入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在财政支持现代化农业力度不断加强的背景下,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及其所起到的效应水平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对财政农业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经验性探讨。结果表明:财政用于农业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拉动效用,其中,支农支出和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对消费有明显促进作用,但未发现农业科研和农村救济费对消费有影响。笔者结合财政支农资金总量及结构变动趋势,认为建立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长效投资机制,倾向于农业生产性投资的支出结构,是刺激农村消费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王淑莲 《经济师》2004,(2):241-241,24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农业也是财政的基础 ,支持农业发展是财政工作的一项基本职责。财政支农资金是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 ,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状况 ,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财政支农工作的整体水平。文章试对广州市财政支农资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今后提高财政支农资金效益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武陵山区来说,依靠市场的主导作用,搞农村建设在现阶段来说是不符合实际的,依靠金融协调机制的也同样面临诸多问题。只有发挥财政投资机制在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才能使武陵山区新农村建设稳步开展。分析财政投资机制的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理清财政投资于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确立财政投资机制的原则,就提高财政支出支农的比例、完善优化财政支农结构、推进农村财政转型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轨的过渡期,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更是如此。中国财政支农支出增幅不到位,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一直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应切实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政府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投资。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支农资金是政府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而对农业、农民和农村给予的政策倾斜和优惠。当今形势下,如何合理的利用支农资金,切实的落实惠农政策,已经成为了财政重大课题。本文作者提出“四个机制”,试图通过不断健全完善支农资金的机制。来更好的推动财政支农资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清醒认识新农村建设的误区(一)只注重公共财政扶持,忽视多方面支持。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公共财政支持固然重要,财政部门也走到了前台,陆续出台了许多惠农富民的支农政策。现在各级财政部门除了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外,还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指导思想,积极调整财政支农资金存量,加大增量投入,促进了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建立了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新农村建设如果只注重公共财政的支持,忽视其他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资金投入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和财力保障,健全完善多元化的农村投融资体系,对支持新农村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从财政支农重点投向、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调动农民自主投资、引导社会资本、证券直接融资与吸引外资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健全农村投融资体系的路径选择,以期为河北新农村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7.
加快农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工程,也是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标。财政部门要以农业增产增效为目标,建立稳定的财政支农投入增长机制。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财政支农资金科学管理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海娟  元玉明 《经济师》2007,(3):249-250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和建设的步伐的加快,国家和各级财政用于“三农”方面的资金规模越来越大,项目越来越多,如何对各项支农资金实施科学管理,确保项目资金的高效安全运行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合理界定政府支农投资范围。这是整合支农投资的基础。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立公共财政的总体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严格把握政府支农投资使用方向,以基础性、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显著的建设项目为重点,加快农林水利和农村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业科技进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扶持贫困地区发展,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处理好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机制筹集支农投资的作用。明确中央与地…  相似文献   

20.
关于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农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工程,也是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标.财政部门要以农业增产增效为目标,建立稳定的财政支农投入增长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