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北仑区白峰镇小门村,十几年前还是个发展滞后的农业村,村集体负债45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还不到500元。村民们描述当时的情景是:“山上光秃秃,农田乱糟糟,建房无章法,治安一团糟”。经过十年不懈的艰苦创业,小门村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如今这里成了省级文明村、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2005  相似文献   

2.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石碶村有1093户,2800人口,去年实现社会总收入13.6亿元,村集体可用资金47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32万元。今年预计社会总收入14.5亿元,村级集体可用资金51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4万元。  相似文献   

3.
宁波北仑区白峰码头附近海边的小门村,在过去曾是个穷山村,年人均收入不到500元,村集体还负债45万元。可如今的小门村,一幢幢崭新的住宅楼拔地而  相似文献   

4.
《宁波通讯》2006,(9):49-49
鄞州区东吴镇西村村由4个自然村组成,有430户、1603人,拥有耕地面积1054亩,山林4010亩。2005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6.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8600元,村集体可用资金139万元。几年前,西村村抢抓机遇,与民营企业宁波欣达集团结对,由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船王”包玉刚和“影视巨擎”邵逸夫的故乡浙江宁渡市镇海区庄市街道,有个宁波市经济实力十强之一的光明村。全村农户只有1019户,人口2511人,却创造了工农总产值7.8亿元,其中实现农业总产值4618万元,村集体可用收入达到38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9640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云龙镇上李家村地处宁波南郊20公里,村域面积0.43平方公里。现有总户数215户,常住人口485人,耕地面积225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0970万元,村级可用资金3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3100元。上李家村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造林千佳村,成为省、市、区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和文明村,并获得联合国授予的“全球环境保护五百佳村”殊荣。2009年获得区五星级行政村的称号。  相似文献   

7.
《宁波通讯》2005,(6):i002-i002
慈溪市宗汉街道马家路村,地处街道办事处所在地。全村现有户籍1448户.常住人口4004人,暂住人口3147人。目前,有99家个私企业和联办私营企业,拥有村级集体资产982.89万元。2004年,创工农业总产值近3亿元.村级集体年可用资金16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了750元。  相似文献   

8.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石村有1093户,2800人口,去年实现社会总收入13.6亿元,村集体可用资金47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32万元。今年预计社会总收入14.5亿元,村级集体可用资金51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4万元。走进石村,整洁宽阔的道路、新型的农民住宅、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现代的工业集聚小区,着实令人向往。石村这个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全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示范单位,正以勃勃生机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  相似文献   

9.
正江苏省启东市王鲍镇黄英村是以烈士黄汉英命名的村,该村既是典型的革命老区,又是一个经济薄弱村,2010年前,村级集体经营收入不足5万元。近几年来,该村党总支抓发展,抓创新,不断增强"造血"功能,从根本上改变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乏力的现状。2012年,全村实现村级集体经营收入55.6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2万元。当年,黄英村获得启东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荣誉称号。从经济薄弱村一跃成为全市的"示范村",黄英村的发展到底有哪些高招?第一招:把特色品牌打起来黄英村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土壤条件较为适宜种植香芋、山药、芋艿等特色农作物。村党总支紧紧抓住这一独特的有利条件,及时把"地产三宝"这一经济品牌打出启东、打出江苏,乃至全国。  相似文献   

10.
《宁波经济》2010,(9):50-51
九龙湖村位于宁波市镇海区西北部,由长胜、十字路、横溪、郎家坪4个自然村组成,村域面积15.7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726户1751人,外来人口1521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087万元,村级可用收入5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0584元。全村三面环山,村域内有4A级风景旅游区一个,群山起伏、黛峰逶迤,  相似文献   

11.
改革起步晚,经济相对落后,去年生产总值只有557亿,农民年人均收入也只有2346元,人口却高达810多万——作为中部欠发达地区的商丘市,将如何开始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编按]  相似文献   

12.
   《中国老区建设》2007,(6):33-33
福建省老区晋江市(县级市),全市有91个老区基点村,人口18万多人。到2006年,全市91个老区基点村全部实现小康,人均收入7449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宁波经济》2007,(11):50-52
小港街道位于宁波东北部的东海之滨,是北仑的西部重点开发地区。全街道现辖38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陆域面积63.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5万人,2006年全街道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2亿元,工业增加值25.5亿元,农业增加值63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9315元,村级集体可用资金达到4206万元。先后获得浙江省百强镇、省教育强镇、省科技工作先进乡镇、省绿色小城镇、省卫生城镇和省级体育强镇、省东海文化明珠镇、市综合实力廿强镇等荣誉称号。近年来,立足于小港区块的经济基础和区位优势,主动接轨  相似文献   

14.
中村村位于余姚市鹿亭乡,这个资源禀赋并不突出的小山村,一度曾是"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的落后面貌。紧跟数字化发展的时代浪潮,中村村告别落后闭塞,一跃成为"网红村",谱写出"山乡巨变"新篇章。2019年,中村村村级集体收入达到251.4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9810元,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920万元,接待游客26万人次。  相似文献   

15.
因为他,一个穷得叮当响的贫困村,变成一个年人均收入6000元,大街笔直、小楼林立的省级新农村建设村;冈为他,一个位于水边却常年喝不上洁净水的偏僻村,变成一个村内建有自来水厂的文明村;还是因为他,一个人心涣散无人问事的村委,变成一个连年荣获基层党组织奖的先进村。他,就是湖口县文桥乡枫树村支书柳清华。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江都市丁沟镇黄花村地处镇西北部,地理位置比较偏僻,10年前,村集体无一分钱资金不说,账面亏空69万元,村组干部的工资犹如“水中月”,大部分农民口袋“紧巴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是市(县)内有名的贫困村。全村共有10个行政组610户1875人,耕地面积3900亩。  相似文献   

17.
《宁波通讯》2006,(9):I0011-I0012
集士港镇于鄞州区西片,是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区域面积49平方公里,人口4.2万,辖19个行政村。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5亿元,镇财政可用收入1.3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8159元。今年趋势更好,上半年工业生产总值达53.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1%。  相似文献   

18.
象山县晓塘乡西边塘村有502户,1663人,拥有2000余亩土地、1200余亩山林。几年来,他们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优势,按照“围绕渔农促发展,提高品质拓市场,依托产业创增收”的思路,找特色、求发展、促突破,积极发展现代特色高效生态农业,形成了以柑橘、葡萄、杨梅种植及水产养殖为主的生态农业新格局,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2005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8700元,位列全县前茅,村级集体可用资金60万元。今年的发展势头更好。在这里村美、户富、乡风文明、社会和谐。绿色生态环境更令人向往。几年来西边塘村先后获得了市、县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村、生态示范村、民主政治建设示范村、环境保护先进村等20多项殊荣。2005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称号。  相似文献   

19.
徐水根 《宁波通讯》2009,(12):42-43
江北区甬江街道外漕村,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村,但在短短的15年间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固定资产从20万元猛增到1800余万元,村级可用资金从8万元增加到360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突破12000元,均翻了几番。与此同时,村级集体经济得到大幅提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运而生,出现了一批组织形式多样,管理机制灵活,服务内容丰富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阜新市细河区四合镇碱巴拉荒村地处阜新市近郊,全村2700人,土地面积2830亩;村固定资产近亿元,村属棚室600多栋,2006年村集体收入近120万元,人均收入6000多元。该村是阜新市“百强村”,2005年被授予“全国文明村”。[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