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粮食安全并不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粮农组织代表埃哈麦德曾说过,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80%以上的人口是农民。中国的粮食产量连年丰收,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粮食安全没有危机。随着中国逐步向世界敞开大门,关乎中国国计民生的粮食安全问题是一个值得全中国人思考的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3.
4.
5.
构建和完善浙江粮食安全体系的总体要求是:以坚持长期稳定农村基本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为前提,实行从追求区域内的产需平衡向市场化的供需平衡转变,从单一依靠国家计划和国家粮食部门的供应保障作用,向依靠发挥市场机制和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双重作用转变,确保省内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有饭吃、吃好饭。  相似文献   

6.
粮食安全关系到人民基本生活和社会稳定。在粮食安全的范畴内,尤为重要的是粮食流通领域的安全,粮食流通是否顺畅,不仅关系到粮食产销的衔接,而且关系到粮食安全。本文从粮食安全的视角,论证了粮食流通领域中粮食信息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同时提出健全粮食价格形成体制,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强化政府职能作用,完善粮食补贴制度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粮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战略物资,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问题具有特殊重要性。自1996年以来.我国粮食流通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逐步走向了粮食市场化,粮食流通波动由供给制约转为由市场需求制约为主。西宁市粮食不能自给,供需缺口较大,在我省属粮食主销区,对粮食市场的依赖程度很高,为了确保粮食安全,维护粮食供求稳定.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粮食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发展,进一步搞活粮食流通。  相似文献   

8.
《结构调整信息》2004,(2):19-19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搞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统一思想认识,准确把握政策,认真抓好落实,确保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顺利推进。温家宝在讲话中还分析了当前的经济形势,对进一步做好宏观调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9.
粮食安全保障问题始终是我国政府的工作重点,确保全国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粮食安全问题涉及经济、社会与政治等诸多因素,危及粮食安全的原因来源于粮食产、购、销、调、存、加等多个环节,当粮食出现危急时,必须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进行干预,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近年来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全球粮食危机、自然灾害频发更是为我国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为适应粮食安全决策科学化的需要,有必要建立和完善中国的粮食安全预警体系,以防范于未然,避免由于粮食短缺和涨价产生更深层次的问题, 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粮食垄断收购政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粮食收购体制的基本情况是:1985年以前基本继承历史形成的统购统销制度;1985年—1992年实行“双轨制”,即社会商品粮的70%—80%由政府采用行政手段直接购销,20%—30%的商品粮由农户、流通组织、消费者之间自主交换;1993年实行自由流通;1994年后开还问改量断供中国粮食收购体制的基本情况是:1985年以前基本继承历史形成的统购统销制度;1985年—1992年实行“双轨制”,即社会商品粮的70%—80%由政府采用行政手段直接购销,20%—30%的商品粮由农户、流通组织、消费者之间…  相似文献   

11.
叶晓云  孙强 《浙江经济》2003,(21):30-32
今年以来,因非典型肺炎和谣言影响.省内局部地区先后多次出现粮食市场抢购和价格异常波动。这再次提醒我们,对粮食安全问题始终不能掉以轻心、盲目乐观。要继续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大市场、大流通出发,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调节粮食供求。同时,要立足省内,增强粮食安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江西作为粮食主产区,积极探索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在粮食购销市场放开、培育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流通主体、国有粮食企业转制、保护农民利益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可资参考。  相似文献   

13.
《老区建设》2008,(21):4-4
国家粮食局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实践载体。深入调查、认真分析当前国际粮价波动、世界经济衰退、国际金融危机加剧的新形势、新挑战,提出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加强粮食收购和储备,进一步做好粮食流通工作。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率先进行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成功地实现了体制转轨。在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保持市场供求稳定、国有粮食企业转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经验,对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从2004年开始,国家将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实行购销多渠道经营,同时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这无疑是件好事,改革深得人心。但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可忽视,需在“明补”政策上进一步改革完善。  相似文献   

16.
粮食储备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在维护粮食市场和社会稳定、保护农民利益、确保国家安全中承担了重要的责任。中国政府一直把粮食储备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来抓。通过多年的建设,特别是近几年的努力,已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基本完备的新型政府粮食储备体系。  相似文献   

17.
18.
受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一季度国内粮价环比小幅上涨。2005年国内粮食供给将会继续增加,产需缺口进一步缩小,未来国内粮食价格将会出现小幅下降的趋势。从短期来看,主要是把握好粮食进出口调节力度和时机,合理安排国家粮食储备吞吐节奏,应及早安排粮食收购资金,做好粮价跌破最低收购价的各种准备。从长期看,需要建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长效机制,建立与粮食生产和粮食价格挂钩的直接补贴机制,完善粮食流通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