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综合出发,杨浦区的滨江带工业遗产资源可以赋予工业旅游和城市休闲相结合的功能。不仅繁荣区域经济,凝聚人气,更重要的是形成规模,与众多上海己建的创意产业园区形成差异化战略,提高园区建设的成功率。[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对建筑遗产进行保护再利用是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而在重庆近代历史建筑中,使领馆建筑遗产丰富且具有极高的再利用价值。为了解决重庆历史建筑在传统静态保护模式下的弊端,对重庆使领馆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其价值构成和救护所面临的困难。在合理借鉴国外保护经验的前提下,提出重庆使领馆遗产保护再利用机制和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3.
旨在对城市工业遗产再利用后的环境使用效果进行评价,为城市居民判断其质量提供参考依据。以层次分析法、观察法、问卷调查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采集到的数据为基础,运用AHP法计算出各级指标权重,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构建满意度评价模型,分析工业遗产项目再利用后运行过程中的规划布局、空间功能、环境品质及使用感受,选取南昌市2个工业遗产再利用项目作为实证对象,对指标权重值、项目层评价以及方案层等综合评价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对目前南昌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
5.
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转型,许多退出经营领域的工厂、矿区成了有开发潜力的工业遗址资源。其中包括一些由于城市改造而搬迁的大城市市区的工厂,以及一些资源枯竭的老工业基地。按照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于2003年通过的旨在保护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对工业遗产的界定: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6.
王莹颖 《民营科技》2010,(9):235-235,18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城市也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城市在不断更新与扩展的同时,包含了城市历史和传统的城市遗产也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全国范围内各个城镇发展背景和文化的不同,城市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情况也有所不同。现以江南水乡古镇为例,对城市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问题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7.
工业遗产正面临一个较严峻的挑战和困境,对工业遗产价值的再认识,是世界当前所迫切需要的。如何看待工业遗产;如何判断工业遗产;如何保护工业遗产,是工业遗产价值再认识的关键所在。工业遗产是世界历史的见证者,是时代进步中的推动者,是中国发扬民族精神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再认识工业遗产就是再了解历史,再回顾历史。再认识工业遗产的过程中,要正确的看待和判断其价值,更加完善对工业遗产的保护措施和政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的改造与更新,广州城市空间布局和使用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量工业遗产面临消失。因此,采取合理有效的保护与利用措施,对于保护历史遗迹、传承历史文脉、丰富城市文化、提升城市魅力,以实现广州名城可持续发展,有着紧迫的意义。本文以大元帅府前身广东士敏土厂为例,探讨了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3,(4):172-173
辽宁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有利于推动辽宁地区经济大力发展,促进东北再度振兴。辽宁地区工业遗产具有进行再利用独一无二的先决条件,凭借其独特资源、文脉、地域等优势,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全方位,多元化的推动工业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对接,充分发挥相关各方的作用,加强面向全国全球的宣传,打造具有辽宁特色的文化创意型的工业遗产品牌,促进辽宁经济更加科学、合理、迅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首先对萎缩型边缘区进行定义阐述,剖析国内萎缩型边缘区土地低效利用的深层次原因。通过国内外土地利用开发理念,明确土地资源再利用发展的模式与方法。继而研究了主动考虑发展过程的"灰色用地"规划模式,并首次提出产业"由附转主、由短为长"更新为参考标准的土地转换模式,引入短期型产业用地与长期性产业用地,提高"灰色用地"在萎缩型边缘区规划中的操作性,为我国萎缩型边缘区土地集约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受到多方面的广泛重视,国家和地方纷纷出台各种法规与规范,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层面的探讨则较少.本文通过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开放式博物馆的概念,提出了保护文化空间的思想,并指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空间保护上具有一致性.借鉴国外的保护经验,认为构筑开放式博物馆可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有效的结合点,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规划技术手段引入到历史地段保护规划之中.最后,对构筑开放式博物馆规划的技术手段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种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12.
遗产社区作为活化的城市遗产,面临着自然灾害及社会干预多重风险。选取了风险管理视角下的"社会抗逆力"概念对城市遗产社区应对及转化外部干预的能力进行研究。通过对相关概念及理论框架的梳理、对遗产社区的社会抗逆力特征的分析及国际经验的介绍,论述了"社会抗逆力"对城市遗产保护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了此概念对中国城市遗产社区保护与发展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山东淄博作为工业文明悠久的重要工业城市,重工业、轻工业及手工业在山东和全国的工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工业化转型背景下的淄博市工业遗产为依托,梳理了淄博工业的发展历程和工业遗产类型,评述了淄博工业遗产的价值体系。通过对淄博市工业遗产保护现状的分析,淄博在工业遗产保护的过程中已取得了实践经验,但仍存在着制度保障不完善、大刀阔斧重建与消极静态保护并存、保护类型片面单一以及多头管理等问题,并据此针对性地提出了关于淄博工业遗产保护和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是现阶段我国沿海发达城市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促进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现行制度下为了将大量土地自然增值还原给社会,工业用地规划的调整必须通过政府土地收储再重新招拍挂的方式进行,但该机制存在较大交易成本,在实施中遇到阻碍。各地新出台的工业用地更新政策都在寻找一种替代性的机制,在实现城市规划利益还原的同时尽可能降低交易成本。通过分析各地政策,识别工业用地更新过程中利益还原的具体机制,发现利益捕获与利益限制两类主要机制。接着,以上海和深圳的工业用地更新政策为例,对比不同利益还原模式的机制特征及其实施绩效。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工业遗产面临本体认知、保护方式、公众参与三方面困境.遗产区域作为新兴遗产保护理念,在提高遗产价值认知、合理协调保护与利用矛盾和加强公众参与方面具有综合效益,有利于解决工业遗产时间连续性模糊和空间完整性破碎问题.以黄石矿冶工业遗产为例,通过探讨工业遗产资源保护、遗产区域生态修复、遗产游憩系统构建和遗产管理维护体系四个方面,意在探索在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方法和途径,最终形成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广州工业遗产保护方略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州在中国近现代工业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梳理广州工业遗产的固有脉络,找出现阶段研究的要义和难点,坚定传承历史文化的立场、实施保护利用双赢的方略,对维护城市的个性特色,提升城市的价值品位,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A bstract .   Most economists today live in a two-factor world: There is just labor and capital. Land, so central to classical political economy, has been swallowed into capital and "disappeared." This paper surveys some of the better historical treatments of land and capital, their interrelations, and how they support modern Georgists and Greens who want land to reappear.  相似文献   

18.
代理成本理论综述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公司制度中,由于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的两权分离,股东和管理当局的利益函数和收益函数并不完全一致由此产生了代理问题。在经济学中,代理成本被定义为由于代理关系中两个利益主体目标上的差距而诱发的损失或代价。本文从契约理论和交易成本经济学开始对代理成本问题做一个理论综述,然后探讨其对我国的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拟从现场施工管理的角度,阐述施工进度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如何用灰色理论来加强施工进度管理,科学地安排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地分配资金和保证施工质量,以及时掌握施工进度、费用和质量信息,做到工程进度、费用和质量统筹兼顾,妥善安排,快速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实现柔性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20.
金连生  陈晨 《价值工程》2019,38(30):92-93
沈阳是北方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也是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工业建设强市,遗留下丰富工业遗存,在北方近现代工业发展历程中占据重要位置。伴随城市化推进,工业用地逐步被取代,地上工业遗产逐渐消失。为了传承工业文化,彰显工业文明城市特色,研究通过分析沈阳工业遗产的重要价值,剖析当下工业遗产保护存在的普查工作缺失、法制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探索保护工业遗产的途径,延续城市工业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