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楼市》2012,(13):43
全球化和专业化对开发区高外向度经济结构和低附加值制造业为主的发展模式带来严峻的挑战,加快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开发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而站在"建区"向"造城"的转折点上,杭州经济开发区正积极筹谋产业转型,大力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开发区产业优化升级,力图摆脱开发区传统工业一枝独秀的局面。作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下沙在工业产业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2011  相似文献   

2.
南浔经济开发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问题和面临机遇.本文通过分析南浔开发区产业的现状,提出了开发区工业经济发展的思路和目标,采取措施来促使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要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最终实现经济转型,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转变为主要依靠智力支持和知识资源的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模式。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对于以自主创新为手段、发展创新型经济为目的、促进产业升级为途径、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为重点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说,具有关键性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4.
开发区发展对我国城市位序结构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2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研究对象,就开发区发展对我国城市体系经济和空间位序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二维结构分类表,从城市、开发区影响下及二者综合作用三方面分析讨论了开发区对我国城市经济与空间位序结构影响方式的差异,最后还就开发区对中国城市体系位序结构变化的影响进行了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心城市极化背景下开发区功能转型与结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尤其是中心城市极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许多城市的开发区在诸多方面受到冲击,困扰开发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矛盾越来越多,破解的关键在于功能转型及相应的结构调整。论文基于中心城市极化这一前提,从我国开发区的成长背景及发展历程的总结、认识入手,分析开发区与母城的功能和结构关系,以及中心城市极化对开发区的影响,并以案例解析的方式,提出中心城市极化背景下开发区功能转型与结构优化的思路。论文认为,开发区的建设是城市职能的延伸和对城市产业的提升,是城市地域的扩大和再开发;开发区与中心城市形成了城中区内置型、边缘区生长型、子城区扩展型和独立区发展型四种结构关系类型;中心城市极化影响到开发区的区位、形态、结构甚至性质。论文还具体指出,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因为没能顺应形势变化去适时调整开发区发展思路而面临了诸多可持续发展问题,特别是因中心城市极化而导致的功能和结构问题。对此,应认清开发区与中心城区即将融为一体这一空间演化趋势,在功能上由单一的工业区向综合性城区转变,在空间上构建块状分区的整体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6.
吉炳轩 《活力》2012,(5):4-4,10
要解放思想,认清形势,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大力实施重点产业大项目建设工程,大力推进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建设,加快工业经济战略调整和转型升级,探索走出一条符合龙江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各地各部门对产业项目建设都抓得很紧,有规划有措施有行动,效果非常明显,坚持抓下去,产业项目建设就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他指出,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错综复杂.必须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扬长避短.务实避虚,趋利避害.加快工业经济战略调整和转型升级。我省作为老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各类主体功能区的开发建设仍处于经济转型和体制转轨过程中。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统筹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的土地利用,寻求耕地保护空间,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节能减排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经济效益现实有效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将对桂西资源富集区的经济结构调整、资源产业转型、环保节能技术推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生积极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路径创新、产业融合与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逐步加深.由于经济对资源的依赖性强,资源型产业比重大,主导产业处于产业链条的上游,资源型地区受经济波动的影响更为显著.在应对危机、保持增长的过程中,资源型地区应把促进产业转型、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尤其要利用市场倒逼机制,按照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实施路径创新,推动产业融合,以融合促转型,以转型带发展,给经济与社会发展注入持久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但是经济发展方式向哪个方向转变,如何转变,值得深思。基于科学发展观,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在转型能力评价、转型进程评价的基础上,强调转型绩效评价,构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城市经济转型评价体系,即,"目标+过程+结果"立体化城市经济转型评价体系,在转型前明确转型目标,转型中加强过程监控,转型后评价转型绩效,为城市经济转型评价提供全方位蓝图,以促进科学判断城市经济转型进程和效果。  相似文献   

11.
我国沿海大城市开发区在经历了早期创业和快速增长阶段之后,进入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为了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和摆脱自身内在缺陷而普遍进入调整转型时期。其中,一部分基础条件较好的开发区通过实施以大规模城市建设为标志的二次创业战略,逐步走上从开发区到新城的转型发展道路,形成了一种迥异于国外新城建设的独特现象。在此转型实践过程中,产生了一批外资高度密集、现代工业主导、具有新城特征的外向型工业新城,并对所在大城市地区的经济与空间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单一到多元 从制造到服务——鲁尔转型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曾经的世界城市,通过几十年的努力,鲁尔区成功实现了产业结构从单一到多元,从制造到服务的转型,从煤炭及钢铁制造中心转变为以传统工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产业协调发展的多元化综合经济区。在转型过程中鲁尔区先后采用了再工业化和新工业化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结合自身基础,采取了合理选择新的主导产业、体制创新等一系列措施。虽然鲁尔区在政府和体制环境等方面与中国的城市存在着许多差异,但其转型经验对中国城市的发展特别是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升级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统筹城乡发展是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效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经历了一条先农村、后城市,然后进行统筹城乡综合改革三大阶段。统筹城乡发展成为探索中国推进制度转型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主要路径是政府主导建立社会主义城乡统一大市场,规范市场运行,弥补市场失灵,同时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以弥补集权管理制度不足。制度贡献将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对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港口开发、产业发展与人口城市化——以曹妃甸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理论与实证方面对港口开发、产业发展与人口城市化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在理论部分,从共性出发,总结了三者相互作用的基本模式;从差异性出发,基于港口-腹地类型的不同,将三者相互作用的强度划分为超强关联互动作用型、强相互作用型、中强相互作用型以及弱相互作用型.同时,基于区域产业链组织的视角,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进一步考察了三者的相互作用.在实证部分,以曹妃甸地区为例,从港口-腹地类型的视角和区域产业链组织的视角,对理论分析进行了初步的检验.结合曹妃甸地区主要开发区的发展情况,概括出海港工业区城市化模式和临港农场改制型开发区城市化模式,根据城市化模式的不同,对三者的相互作用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彭露  郑蔷薇 《价值工程》2012,31(21):84-85
本文对高新技术产业、高新区等有关概念进行了整理和界定,并对我国高新区发展方向和结构以及高新区的发展现状分别进行了概括论述。文章科学分析了陕西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现状,在这个基础上,对其合理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并对其功能进行了准确的定位,综合对用地的布局规划与功能组织的分析和对基础设施规划的相关内容的介绍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黄河流域拥有相对显著的地域、能源资源、人口与经济等规模优势以及产业基础、中心城市、经济地理区位等方面优势。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高度关注流域的特殊性,高度重视流域发展的整体性,高度审视流域经济比较优势的尺度特征,高度注重流域经济的发展基础,高度聚焦流域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黄河流域经济发展路径重塑可重点从以流通和开放为导向强化黄河流域内外经济联系、打造黄河流域经济多层级增长极、构建以中心城市为极核面向周边的放射状开发开放新模式、以区域功能差异化为引领构建黄河流域现代产业体系、探索黄河流域内部多元化区域合作等五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7.
知识溢出、产业聚集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的发展和动态演进与知识溢出密不可分。不同的知识溢出方式对产业聚集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知识溢出对产业聚集的影响方式,进一步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面板数据分析表明,在中国,区域产业发展效应不是通过专业化和多样化效应,而是通过波特效应即竞争效应体现出来。竞争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产业向发达地区的转移,从而加剧了区域经济的差距。为此,应进一步明确区域间产业分工的布局,改善知识溢出的渠道和方式,提升企业知识水平和吸收能力来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相似文献   

18.
城市是伴随着人类文明进步发展起来的,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活动的主要载体.近几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排名第二的大国.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培育构建世界城市,已成为专家学者讨论的热点.就世界城市理论的历史演进、世界城市的概念界定、特征、世界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分析,探讨性地阐述了在全球一体化...  相似文献   

19.
湘粤桂边瑶区农户的贫困脆弱性:测度与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湘粤桂边瑶区是我国典型的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当前该区域农户贫困状态正由经济性渐趋脆弱性。本文借鉴Chaudhuri的贫困脆弱性测度模型,通过对样本点590户农户的一手数据实施测算,发现该瑶区的农户脆弱性系数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数,区域内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最后,结合该区域实情,提出了变更贫困识别、突出地理区域整体联动、实施资源资本化等脆弱性治理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功能定位与内容解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中国低碳城市在理论体系建设、规划建设实践等方面目前正处在探索前行的阶段.低碳城市建设要规划先行,通过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制定把握一个城市整体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本文就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定位、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实施步骤等作了论述,以期推动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