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广西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畜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持续快速增长。肉类总产量,1998年达到3347万吨,比1949年的9.95万吨,增长32.6倍,比1978年的44.4万吨,增长65倍。后二十年年均增加145万吨,比前三十年年均增加的1.35万吨,高门.35万吨c人均有肉,1998年对.6公斤,比全国平均多22公斤,比世界平均数多33公斤。其它禽蛋、奶也有大幅度增加c不仅城乡居民菜篮子丰富,而且还由过去常年调进肥猪百多万头,转为外销生猪几百万头,家禽几千万只c畜牧业产值占农业…  相似文献   

2.
我国畜牧业经历了14年的高速增长,1993年仍然呈现较快的增长势头。预计全国肉类总产量将达到3620万吨,比上年增长5.5%;禽蛋1091万吨,增长7.0%;奶类600万吨,增长6.4%。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上升到28.0%左右;肉蛋人均占有量分别由1980年12.3公斤、2.6公斤增加到到31.0公斤、9.3公斤,接近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畜牧业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居民的“菜篮子”,满足了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牧民致富的途径,对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农村经济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改革以来的8年中,我国畜牧业是持续稳定发展的。1986年全国猪、牛、羊肉产量达1,918万吨,牛奶286万吨,蛋534万吨,大牲畜年末存栏11,891万头,分别比1980年增0.6倍,1.3倍,1.5倍和24.8%。1985年取消生猪派购、畜产品价格放开后,基本上扭转了长期以来城市肉、奶、蛋凭票限量供应的局面。全国人均占有肉类18公斤,蛋5公斤,奶2.48公斤。虽然我国目前人均畜产品占有量仍较低,但已为今后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  相似文献   

4.
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   1、总量提高 ,结构变动。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畜牧业生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畜产品生产大国。 2 0 0 1年我国肉类总产量 6 334万吨 ,禽蛋 2 337万吨 ,奶类 112 3万吨 ,绵羊毛 2 9 8万吨 ,分别比 1980年增长 3 96倍、8 1倍、7 2倍和 6 9%。2 0 0 1年我国人均肉、蛋、奶、绵羊毛的占有量分别达到 4 9 6、18 3、8 8、0 2 3公斤 ,分别比 1980年增加 36 5、15 7、7 4、0 0 5公斤。目前 ,我国人均肉类占有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禽蛋占有量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然而奶类的人均…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经济》1997,(11):28-31
加速五个转变推进畜牧业产业化中共河南省南阳市委政研室河南省南阳市是个农牧业大市,年产40亿公斤作物秸秆和70亿公斤饲草,山坡草场面积102万公顷;年可提供饲料粮150万吨、饲用饼粕20万吨,发展畜牧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自“八五”以来,南阳市坚持...  相似文献   

6.
(一)“七五”期间农业形势的基本估价四川省“七五”期间农业是向前发展的,但主要农业生产指标预计不够理想。预计1990年粮食总产量可达4183.5万吨,为“七五”期末计划4300万吨的97.3%,人均占有粮食387公斤,比1984年人均403公斤低16公斤;烤烟、蚕茧、水果可完成“七五”计划,预计今年棉花为10万吨、甘蔗240万吨、黄红麻16万吨、茶叶5.9万吨,仅分别完成“七五”计划的66.7%、80%、66.7%、64%和  相似文献   

7.
“八五”以来,贵州省铜仁地区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1996年全区畜牧业产值11.4亿元,比1990年增长169%,年均增长速度达9.9%;肉类总产量13.4万吨,比1990年增长75.7%,年均增长速度达9.9%;人均占有量39公斤,比1990年增长66%。1997年肉类总产量达14.4万吨,出栏肉猪138万头,存栏213万头;  相似文献   

8.
秸秆养牛,过腹还田,这种畜牧业生产形式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仅河南省自1985~1990年,牛存栏由609.9万头增至892.5万头,年递增7.91%;牛肉产量由3万吨增至18.2万吨,年递增43.41%;牛肉占肉类总量的比重由4.2%上升到13.5%,增加9.3个百分点。日增重1.6公斤。以上结果表明,用氨化(青贮)秸秆喂牛平均每头牛每天可节约1.5~2公斤粮食。  相似文献   

9.
仪陇县是四川省畜牧业大县。几年来四川省仪陇县畜牧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2003年全县出栏生猪91.11万头,羊10.7万只,牛3.22万头,兔65.7万只,禽920.02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88%、48.2%、17.52%、43.29%、12.25%;肉类总产量95124吨,禽蛋产量44615吨,奶产量763吨,同比分别增长6.15% 、26.91%、28.45%;畜牧产值达到12.02亿元,同比增长14.91%,非猪产值占畜牧业产值的比重由2002年的49.8%提高到59.9%,提高了6.1个百分点,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2年的55.48%提高到58.89%,提高了3.41个百分点;全县畜牧业收入达到12.46亿元,同比…  相似文献   

10.
数据     
正2017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1791万吨2017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61791万吨(12358亿斤),比2016年增加166万吨(33亿斤),增长0.3%。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属历史上第二高产年。统计显示,2017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达112220千公顷(168329万亩),比2016年减少815千公顷(1222万亩),下降0.7%;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达5506公斤/公顷(367公斤/亩),比2016年增加54公斤/公顷(3.6公斤/亩),增长1%。  相似文献   

11.
加入WTO对我国畜牧业和饲料工业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畜牧业和饲料工业发展的现状(一 )肉、奶、蛋生产总量大 ,但人均产量低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 1 998年的信息资料和我国国家统计局的资料 ,我国肉类总产量为 5 5 1 4万吨 ,占世界产量的 2 5 .6 % ;奶类产量为 1 1 0 6万吨 ,占世界产量的 2 .0 % ;蛋生产量为占世界产量的 41 .8% (郭立力等 ,1 999)。除奶类产量所占比重较低外 ,肉类和蛋类在世界总产量中所占比重较大。但上述三类的人均占有量较低 ,分别为肉类 5 1 .44公斤、8.44公斤和 1 7.1 6公斤 (郭建钦等 ,1 999) ,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1 36 .1 %、9.0 %和1 93.9% ,分别相当于美…  相似文献   

12.
一十多年来,辽宁畜牧业经济同全国一样,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路线指引下,取得了很大发展。1988、1989两年全省农业连续遭灾,粮食减产,但畜牧业继续保持了发展的势头,主要畜产品产量连年创造历史最好水平。1989年末统计,全省肉、蛋、奶生产总量136.40万吨,为1980年2.9倍,人均占有量分别达到肉21.1公斤,蛋10.5公斤,奶3.5公斤。畜牧业产值实现29.7亿元(1980年不变价格),占农业产值比重由1980年的13.1%上升为  相似文献   

13.
我国畜牧业的变动趋势与持续发展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变动趋势分析研究,提出了我国畜牧业持续发展的概念。研究表明:未来的畜牧业年增长量保持在250万吨折肉单位,最低需要625万吨饲料粮,畜均占有饲料粮150公斤不可少;生猪存拦量稳定在4亿头,可实现3270万吨规划产量的猪肉指标;草食畜产品重点抓肉牛的发展。未来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依靠科技进步,合理配置资源,调整种植业结构缓解饲料紧张状态;设施畜牧业是畜牧生产的重要方式;粮食主产区和农牧结合地带是畜产品主要供给源;进步调整养殖业结构,注重发展低粮耗的畜禽生产。  相似文献   

14.
资讯快递     
全国粮食总产量去年达四五七一亿吨本刊讯据新华社消息:国家统计局月度形势报告显示,200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571亿吨,比2001年增产448万吨。根据全国14万个调查地块粮食实割实测抽样调查,2002年全国夏粮总产量为9877万吨,比2001年减产296万吨,减少2.9%;早稻总产量3025万吨,比上年减产376万吨,减少11%;秋粮总产量32809万吨,比上年增产1120万吨,增产3.5%。调查显示,2002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比2001年减少209万公顷(3139万亩),减少2%。粮食单产为每公顷4396公斤,比上年增加129公斤,增产3%。表彰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本刊…  相似文献   

15.
一、“六五”是我国农业生产最好时期之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改革使长期停滞的农村经济已经活跃起来。我国的粮食生产经过“六五”时期的高速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5年平均粮食年产量为37060万吨,比“五五”期间平均年产量增长21.4%,是建国以来粮食增产幅度最大的时期。1984年粮食总产量40731万吨,说明我国粮食已具有4万亿吨的生产能力。人均占有量由“五五”时期的317公斤提高到362公斤,1934年曾达395.5公斤,突破了建国后30年来长期只有300多公斤的水平,为我国畜牧业、水产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棉花、糖料、油料等经济作物也大幅度增产。  相似文献   

16.
一、澳大利亚乳业发展概况 澳大利亚国土面积770万平方公里,全国划分为六个州,总人口1900余万.澳大利亚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国家,尤其是畜牧业是该国的主要经济支柱,乳业则被称为是该国三大支柱产业之一.2000年澳大利亚年产牛奶1050万吨,人均占有奶量550公斤.年出口乳制品82.5万吨,占世界奶制品总贸易量的5%.主要出口市场为亚洲的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印尼及中国和台湾.中东是澳大利亚黄油和奶酪的主要市场.初乳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和美国市场.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14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5795千公顷(8692.5万亩),比2013年减少9.4千公顷(14.1万亩),下降0.2%;全国早稻单位面积产量5868.9公斤/公顷(391.3公斤/亩),比2013年减少12公斤/公顷(0.8公斤/亩),下降0.2%;全国早稻总产量3401万吨(680.2亿斤),比2013年减产12.5万吨(2.4亿斤),下降0.4%。  相似文献   

18.
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研究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畜牧业快速增长,到2002年,肉类总产量达到6526万吨,禽蛋总产量达到2462万吨,奶类总产量达到1400万吨。其中,猪肉、羊肉和禽蛋生产均居世界首位,家禽生产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牛肉生产居美国、巴西之后的第三位(不包括欧盟)。在国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类、禽蛋和奶类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到2002年人均拥有猪牛羊肉40.8公斤,牛奶10.2公斤,全国平均每天大约要消费掉16-17万吨肉类,市场需求巨大。同时,我国还是一个畜产品出口大国,2002年,中国畜产品出口总额达到25.82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李仁忠 《农村经济》2000,(11):10-11
推进四川农业结构调整 ,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实施好这项工作 ,对于增加农民收入 ,缩小城乡差距 ,加快小康建设步伐 ,实现四川经济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 )改革开放以来 ,四川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农业结构调整打下了坚实基础。 1 999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 3668 4万吨 ,人均 535 5公斤 ,比上年增长 1 2 % ,油料 1 51 8万吨 ,人均 2 2 2公斤 ,增长 3 7% ,出栏生猪 6542万头 ,人均 1头 ,增长1 1 % ,肉类总产量 60 5 4万吨 ,人均88 4公斤 ,增长 6 6 % ,水产品产量46 6万吨 ,人均 6 8公斤 ,增长1 0 1 …  相似文献   

20.
<正>盐城是江苏乃至全国的畜牧业大市。近年天特别是2011年江苏省畜牧业转型升级工作会议后,全市畜牧业已步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2013年,实现牧业产值270亿元,占大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近30%;畜牧业人均增收260元,为农民增收挑起了重担。主要畜产品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生猪、家禽饲养量分别达1080万头和3.2亿只;肉类和禽蛋产量达89万吨和96万吨,分别比2010年增长11.3%和10.6%。与此同时,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