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的并购浪潮风起云涌,而一起成功的收购活动往往会导致巨额的收购溢价。从会计处理的角度来讲,其结果表现为巨额商誉资产(仅考虑购买法下的处理)的确认以及以后会计期间巨额摊销费用的发生,这导致许多企业在并购以后要报告巨额亏损。举例来讲:时代华纳的并购案中,140亿美元中的80%是为商誉而支付的。即使选择了长达40年的摊销期限,时代华纳每年所要注销的商誉价值仍要高达2.75亿美元,这导致其在并购以后的第一年报告了2.17亿美元的净损失。于是商誉资产到底要不要确认,如果确认的话要不…  相似文献   

2.
2018年11月,证监会发布《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明确指出新三板要严格按照上市公司的相关规定处理商誉,原本不受重视的新三板商誉问题迅速成为热点话题。本文以爱仕达并购新三板公司为案例,对新三板企业并购商誉的确认与计量进行研究,发现其存在巨额商誉、后续减值不明等问题,进而提出有关改进商誉会计处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商誉会计理论在企业并购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传统商誉的确认原则对于企业自创商誉不予确有违会计原则,商誉的计量方法取决于商誉性质的认识,如果将商誉视为净资产的收购价格与其公平价值之差,则商采用间接计量方法;如果将商誉视为企业的超额收益能力,则商誉采用直接计量方法,商誉摊销方法有直接冲销法,分期的摊销法和永久保留法,负商誉之所表现为负值,是因为收购公司的商誉未入帐。  相似文献   

4.
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一种能带来超额收益的无形价值。由于商誉本身的无形性和带来超额收益的不确定性,其确认和计量已成为会计界研讨焦点。自创商誉应当评估确认并以资产入帐,外购商誉应确认为购并价差,并予以系统摊销,负商誉是客观存在的,应予以确认入帐。  相似文献   

5.
李明  彭川 《会计研究》2021,(1):26-43
商誉资产在企业合并报表中的地位极其重要,但会计界对商誉的后续会计处理问题一直颇存争议.本文通过对“持续经营假设”内涵的深入分析,论证了商誉资产是消耗性资产这一命题,并从理论合理性、实务可操作性及会计方法导致的经济后果等多个方面,分析比较了减值测试及摊销处理两种方法的优劣.鉴于目前准则体系中缺乏有效计量无形资产的方法,减值与摊销在度量商誉真实价值及其变动方面的有效性都有不足.但摊销不仅能够消除仅减值模式下的不良经济后果,还可以在合理成本下实现理论上及实务上的增量效益.因此,有必要重新引入商誉摊销处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际上和我国企业的购并活动兴起,溢价收购极为普遍。随之而引发的商誉问题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按现行会计理论,这些收购溢价都将被确认为外购商誉。这种确认方法是否代表商誉的性质?我们该如何准确、全面反映企业自创及并购所带来的商誉呢?在此,西方拟对现行商誉会计理论进行反思,并提出重构意见。  相似文献   

7.
国际购并商誉会计处理方法、问题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誉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有:商誉资产的增加并不代表偿债能力增强;商誉摊销对企业的利润指标产生负面影响;商誉创造超额收益的能力不随价值摊销而消失;商誉的会计处理关系到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规范我国商誉会计处理应借鉴英、美等国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的经验,具体的办法有对商誉进行分解、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等。  相似文献   

8.
何军 《会计师》2019,(23):9-10
商誉产生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溢价并购,既不属于无形资产,也不属于一项独立的投资,需要单独进行确认和计量。上市公司溢价收购股权形成大额的商誉,对上市公司的影响颇深。正确的认识商誉的定义及其对上市公司财务指标的影响意义重大。规范商誉的初始及后续计量,避免巨额商誉减值损失的出现对上市公司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针对商誉和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9.
商誉这一概念是随着企业产权有偿转让行为的发生才在企业财务会计中出现的。近年来,随着企业改制、购并、资产重组和股份合作等经济业务的发展及知识经济的兴起,商誉有关问题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人们对商誉会计问题也存在许多争议.如商誉能否确认,自创商誉如何计量,正、负商誉本质问题,商誉能否摊销及如何摊销等?本文试对商誉性质作一新的认识,并进而对商誉确认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商誉是一种企业所独有的可在未来带来超额收益的经济资源,作为一项特殊的无形资产,商誉的价值实质上处于不断变动之中。这里我们讲的商誉,其产生原因与传统商誉理论一致,而传统理论并没有揭示商誉的实质,对商誉的计量也仅局限于被购企业单方面商誉的被动计量。必须明确,商誉不是因为并购才产生的,它一直都存在而且并非一成不变,也不是简单地摊销就完事。在现行不确认自创商誉的前提下,外购商誉其实是在并购时点上才体现出来的被购企业单方面的自创商誉。事实上,当并购事项终结以后,它不见得能够在并购日后的激烈竞争中得以延续,也不一定走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上市公司商誉“暴雷”现象的发生,商誉减值成为会计实务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企业并购会产生高溢价的商誉,会计核算中计提大额的商誉减值会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基于A公司收购多家公司并进行业绩承诺导致高额商誉减值的案例,分析了商誉减值的成因、影响,以及减值法与摊销法下各自的经济后果,并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企业商誉的确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商誉不是因并购而产生的,它一直都存在而且并非一成不变,也不是简单地摊销就完事。商誉既可以外购又可以自创。自创商誉价值的构成要素中,良好的地理位置、独特的生产技术和专营专卖权等,都可以根据需要作为企业的一般无形资产入账;由杰出的管理人员要素构成的部分,不应也不可能作为一般无形资产入账。购并企业在购并被购并企业时所支付的超过被购并企业净资产公允市价部分的价款,应作为递延资产处理,而不应确认为外购商誉。  相似文献   

13.
王忠芳 《财会学习》2020,(15):148-149
商誉的产生有两种方式,一是企业内部经营积累自创产生,一是企业合并产生。因为内部自创产生的商誉具有难以确认和计量的属性,一直以来都不允许确认,而企业也只有在并购时才允许确认商誉,这也是网络流传"无并购,不商誉"的根本原因。基于企业账面的商誉都是企业并购形成的基本属性,不同并购方案下或者并购过程的不同对合并报表商誉会有哪些差异?这不只是一个会计问题,也是一个可能涉及企业并购方案甚至更高层次的公司决策问题。了解商誉的确认以及会计处理,可以为并购在财务方面提供更多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关于合并商誉相关会计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并购成本与被购企业净资产价值间存在差额的问题,我国的会计规范对该差额的处理作出了几种不同的规定,很不统一,影响了会计实务的处理和会计信息的公允表达。本文认为,应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际惯例,正视负商誉这一客观实在,将此差额确认为合并商誉;取消“合并价差”与“股权投资差额”两个概念,统一对商誉性质的认识,以推动我国商誉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黄宝华 《会计师》2010,(8):15-16
<正>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产已从有形化向无形化发展,而无形资产中未确认的自创商誉占资产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对自创商誉进行确认和计量已成为无形资产会计发展的必然。而会计实务中对自创商誉的确认和计量问题仍处于混乱状态,本文从自创商誉的概念及本质出发,对其确认、计量和披露等会计处理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会计师》2016,(11)
中国证券市场的并购交易自2013年以来呈现爆发式增长,其中蕴含的商誉减值风险也不断加大。本文首先探讨商誉的本质和计量,认为现行会计准则采用"总计价账户论"的间接计量方法计量商誉,是商业价值的主观判断和可靠性、谨慎性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间的一种平衡。其次,从扣除商誉前后的资产负债率的变化、商誉减值对净利润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商誉计量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主要影响,并提出通过合理设置业绩承诺和业绩补偿条款、充分识别无形资产、分步收购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这一风险。最后,探讨了商誉后续计量,从商誉减值测试的困难性、外部商誉内部化及商誉摊销的优点三个方面论述了支持商誉摊销的理由。  相似文献   

17.
合伙企业是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一种组织形式,在其合伙资产中常常会涉及到商誉。商誉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在当今企业全部资产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不断加强,而目前对其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问题尚未统一。本文试就合伙商誉属自创商誉并可出资的特点,对合伙企业商誉所采用的商誉法和红利法的会计处理方法作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会计制度对提高的规定基本可概括为:商誉是企业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商誉可以自建,也可以外购,但只有在外购时,才能作为一项资产入帐,其确认的时间只是企业购买另一企业时,确认的价格为按净资产的收买价与其公允人差额,并且商应在其受益期内进行摊销。  相似文献   

19.
由企业合并产生的商誉一直是会计界争论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对于合并产生的商誉的关注更甚于从前。本文首先介绍了近年来影响较大的企业并购案例,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商誉及由此引出来的问题。进而介绍了商誉的基本概念,包括商誉的本质,构成要素,商誉的减值等。商誉分为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由于自创商誉成本的难以计量,一般不确认自创商誉,故本文主要讨论外购商誉。由于我国只确认外购正商誉,不确认负商誉,因此本文除非特别提出负商誉,其余所指商誉均为正商誉。本文对外购商誉的初始确认、后续计量等会计处理问题做了详细的介绍,并简单介绍了负商誉及其涉及的问题,使得本文体系趋于完善。最后是笔者对商誉确认和计量中存在问题的看法及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会计师》2016,(8)
并购重组是国际通行的公司扩张方式之一,作为世界新兴的经济体,并购重组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主旋律。并购过程中确认商誉所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对应的商誉减值准备的计提与会计处理成为会计实务工作者经常面对的业务。如何提高商誉减值准备计提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实用性也成为我们面对的财务课题之一。本文通过比较中国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关于商誉减值的相关规定,分析我国会计准则关于商誉减值准备计提在实际操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企业和资本市场可能存在的影响,对商誉减值准备确认方法的完善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