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投资率与消费率之间变动关系在工业化进程中会呈现出一般规律性。基于此,本文首先提出经济发展进程中投资率与消费率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变化规律;接着以实际数据检验改革开发以来我国投资率和消费率之变动现象是否服从投资率与消费率变动的一般规律。结果发现二者基本吻合。但是我国投资率和消费率变化规律又具有自身特点:偏高的投资率和过低的消费率。事实证明,这种现象对我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不利,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完善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2.
投资率与消费率相协调是判断合理消费率的一条极为重要的原则.通过对资本生产率的分析及消费率和投资率变动趋势的分析,得出1995~2005年我国消费率和投资率趋于不协调.而导致我国消费率和投资率不协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宏观投资效益在下降.  相似文献   

3.
我国消费率:究竟多高才合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伴随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到来,我国消费率持续走低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消费投资比例关系的广泛关注。文章研究了我国消费投资比例关系中不可忽视的两大因素(经济运行环境和经济发展阶段),从多国长期趋势角度对我国较高投资率的合理性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并从经济运行实践和实证模型两个方面给出了现阶段我国消费率与投资率的合理区间,最后就提高我国消费率和协调消费投资比例关系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导读     
我国近年来的消费率和消费结构呈现怎样的变动趋势?杨永华教授的《1978-2006:消费率和消费结构变动趋势的实证分析》得出:资本形成率过高,最终消费率过低;政府消费率过高,居民消费率过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有所上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上升缓慢;高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支出差距有所扩大。而如何求得银行与消费者之间博弈的"帕累托最优"解,使消费信贷成为新形势下刺激消费的一个重要举措,则是  相似文献   

5.
借助钱纳里的一般工业化分析范式,通过国际比较得出以下结论:由于经济发展阶段、规模、目标、模式、途径不同,不存在标准的适用于各国的投资消费比;钱纳里的一般工业化分析范式对我国有借鉴意义;我国投资消费比确实已偏离合理水平,应从分析消费结构出发,以调整产业结构为途径,以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为目标来确定适宜的投资率与消费率。  相似文献   

6.
扩大内需背景下我国消费率决定因子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消费率处于低水平并且持续走低,这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扩大内需的重要障碍。本文研究认为,我国低水平消费率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保障水平偏低、高投资率的“排挤效应”和失业率的上升。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和劳动抚养比的偏高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有效需求原理看扩大农村消费的财政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艳林 《全国商情》2005,(12):76-77
有效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组成,凯恩斯主张一国主要利用财政政策解决有效需求不足。自1998年我国出现有效需求不足,政府通过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近年来,投资率上升速度超过了消费率,逐渐与消费率拉大了差距,造成了投资与消费比例严重失衡,因而扩大消费内需仍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因而如何利用财政政策有效地启动农民消费,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一题。  相似文献   

8.
生产要素歧视的内涵是指要素报酬与其贡献不一致现象,而我国要素歧视的主要原因是劳动供大于求、第三方执行的失效以及劳动供给的分散性。形成竞争性的价格、妨碍劳动生产率提高、造成高投资率、低消费率的增长格局是要素歧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此,扭转要素歧视,不仅是经济增长的目标,也是经济增长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总供求的基本平衡是经济平稳健康增长的基本条件和重要标志。我国当前高投资率、低消费率和高外贸依存度的需求结构特征亟待调整的根源在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动使得总供求的平衡越来越难以维系,突出表现是普遍、严重和蔓延的产能过剩。在当前背景下,为化解产能过剩,提升经济效益,宏观经济管理在不忽视需求侧的同时应该更关注供给侧,目的是在供求基本平衡中实现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为经济持续健康增长注入持久性内生动力,以结构的优化实现经济再平衡。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钱纳里和赛尔奎因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一般变动模型作为标准的变动模式,结合1985年-2004年国内关于城市化与工业化方面的统计数据,从整体关系和工业化内部产业结构方面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可发现: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符合世界城市发展规律,但城市化发展主要由第三产业就业推动。现阶段可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及促进农村工业城市化来满足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我国1981-2005年的投资、消费、净出口进行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我国经济增长中投资率高,而投资效率低;消费效率高,而消费率低;经济对外依存度高,但整体上净出口的拉动效率不大.需要下决心调整投资结构,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提高消费效率,优化出口结构.  相似文献   

12.
我国消费率明显偏低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8年以来,我国持续偏低的消费率影响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和经济良性循环,导致了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失衡,制约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究其成因主要有:投资率过高、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且差距扩大、农民收入偏低、供给结构不合理、流通渠道建设滞后和消费环境不完善等。因此,必须通过打破二元经济结构、加快城市化步伐、增加农民收入、积极促进就连、调整分配格局、改善消费环境、优化供给结构、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综合时策来提高消费率。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和谐消费模式体现在投资与消费和谐、消费环境和谐、消费主体与自然环境和谐、消费结构和谐、消费主体之间和谐等五个方面。这一模式对我国构建和谐消费模式有三大启示:一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和价值观是构建和谐消费模式的思想基础;二是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适度的投资率和消费率以及两者协调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消费模式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三是加拿大的和谐消费模式是在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自然演进的色彩较浓,但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西方经济增长缓慢,使我国出口增速下滑。为此,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依赖外需转变到主要依靠内需上来。在我国目前投资率较高的情况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然落在拉动消费上。我国目前消费率偏低的原因是政府政策导向、居民收入较低以及城镇化水平较低。要刺激消费,必须改变政府的收支结构,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并提高城镇化水平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西方经济增长缓慢,使我国出口增速下滑.为此,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依赖外需转变到主要依靠内需上来.在我国目前投资率较高的情况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然落在拉动消费上.我国目前消费率偏低的原因是政府政策导向、居民收入较低以及城镇化水平较低.要刺激消费,必须改变政府的收支结构,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并提高城镇化水平等.  相似文献   

16.
“大社会福利”概念下对低消费率的认识与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我国消费率持续走低的现象,尽管现有研究成果总结了不少于十个方面的原因,但是,通过应用消费函数模型分析发现,根本原因不外乎收入水平、收入差距和预期性因素三个类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大社会福利"概念的构建,论证了对以上三类问题与大社会福利概念内在要求之间的固有联系,得出低消费率问题可以通过"大社会福利"概念下的制度,安排系统地"一揽子"解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适度消费规模的重要意义,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投资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和世界各国的历史经验,对我国的适度消费率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当前消费不足、投资过度的问题,提出了调整我国投资消费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周涛 《全国商情》2012,(19):38-40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然而,居民整体的消费率却越来越低,储蓄率越来越高,并且这一现象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从世界范围看,目前我国最终消费率过低,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太高,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已经严重失衡,这成为制约我国宏观经济持续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是不争的事实,但更严峻的问题是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在逐渐拉大,同时中国经济正经历着由投资拉动型增长向消费拉动型增长的转变,数据显示,尽管我国投资率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高出近20个百分点,但消费率却低出近20个百分点,投资与消费的增长极不和谐,消费不足也成为阻碍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只有针对辽宁省居民消费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原因,制定相应对策,才能提高辽宁地区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20.
网络时代经济利益关系变动趋势之若干方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法和网络法研究的前提是网络时代经济利益关系的变动趋势。这种变动趋势体现在八个方面 :精神利益与物质利益关系的变动 ,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格局的变革 ,国家间利益关系的变动 ,新型产业与传统产业间的利益关系变动 ,企业间利益关系的变迁 ,个人间利益关系的变动 ,中央与地方利益格局的变动以及国家与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变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