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化为企业国际化带来新的着力点,有助于企业更快地识别和利用商业机会,而双元创新逐渐成为企业在海外市场的主要创新方式。结合中国外贸新业态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现实背景,本文将中国跨国公司的海外市场进入战略分为传统型、关系型、数字型和混合型四种类型,构建新的国际化战略分析框架。研究发现:着力提升探索式创新能力的跨国公司可以选择数字型战略或混合型战略;而聚焦于利用式学习能力的跨国公司可以选择关系型战略或混合型战略。可见,传统的关系营销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可以有效降低海外市场中的进入风险,中国跨国公司可以通过混合型战略深入嵌入到东道国市场,从而在海外市场利用双元创新获得长期效益。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在海外市场的进入战略一直是跨国公司理论和实践关注的重要课题。交易成本和内部化理论解释了跨国公司在海外利用代理商与建立销售子公司之间的关系。本文应用交易成本的理论,采用多案例的方法对朗讯、三星和华为三个跨国通讯制造商进行分析。我们重点研究跨国公司在开发海外市场的过程中,其内部化成本与海外市场的开拓能力,以及公司在海外市场的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跨国公司在海外市场的内部化成本,主要是市场和运营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它们的海外战略和绩效。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从企业外部的经营条件,还是企业内部的经营战略,政治手段走到了企业经营的前台是必然的趋势。我们可以考察两个案例来反映西方企业从经济战略向政治战略的转变。日本家电企业的“政治经营”日本家电企业国际化经营方面的二元主义战略。政治经营的兴起与跨国公司激进的海外扩张有着直接的关系,国际化经营很容易引起经济磨擦,进而演化为政治冲突。到90年代全球跨国公司总数达3.7万家,拥有海外子公司17万家,占世界贸易额的3/4,相当于日本GDP的总额。跨国公司为了打开国际市场,除了经济战略外,当然还离不开政治手段。日本家电…  相似文献   

4.
馒头,是一种普通到可以使很多人忽视它的存在的大众食品,可就有人能把它做出特色来,每天吸引无数人排队购买。“巴比馒头”的诞生 刘会平,一个时年28岁的安徽青年。5年前,有了一定的经验、资金积累后,他决定到大上海试一试。初来乍到的刘会平于1999年在长宁区的遵义路上开出了他  相似文献   

5.
《经营者》2004,(Z1)
<正> 未来10年,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如何取长补短,化“竞争”为“竞合”?9月24日,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领袖及本土企业首脑500人汇聚中国大饭店,参加了主题为:“决胜中国,共享未来黄金10年”的2004环球企业家高峰论坛,共同研讨跨国公司融人中国市场,本土企业完成国际化之路等话题。在高峰论坛中,企业家就“中国未来10年,分享商业未时代”、“中国能否持续领跑新兴市场”、“跨国公司如何在中  相似文献   

6.
“巨人正在过河。”在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眼里,海外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大戏仅仅是拉开了序幕。中国刚刚步入WTO的后过渡期,敏感的服务行业也将陆续对外开放。“等国内的所有行业都对外开放了,才是外资巨头登陆的时候。”也就是说,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市场换技术”的失败多年以来,中华民族在与外资合作的时候都怀着如此良好的宿愿:“拿我的市场换你的技术”。在很多行业,比如电信、汽车等,海外的跨国公司们要想进入中国市场,只能和本土企业合资,并且外资不能控股。而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跨国公司们已没有必要再借中方这座桥而踏上中…  相似文献   

7.
21世纪跨国公司革命的“第五次浪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国籍公司是跨国公司革命的“第五次浪潮”。经过“国内国际化”、“销售国际化”、“生产国际化”和“研究开发国际化”等四次浪潮的洗礼,跨国公司的数量越来越多(已经达到四万家); 跨国公司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控制着全球总产值的40%左右,国际贸易的50%~60%,国际技术贸易的60%~70%,研究与开发的80%~90%,以及国际投资的90%)。在无国籍经济的旗帜下,人类将实现真正的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国际化,生产经营活动享有更充分的自由; 生产经营者可以充分发挥自主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成为“全球企业”,产品也成为“全球产品”…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促使越来越多跨国公司的研究与开发实行国际化战略,主要表现在:跨国公司海外R&D分支机构数量日益增加;跨国公司国外的R&D投资在其R&D投资总额中的比例不断上升;跨国公司雇佣越来越多的国际高科技人才;专利申请的国际化程度迅速提高;跨国公司问的国际技术联盟不断增加。同时,跨国公司R&D国际化存在多种动机。我国应该采用加大R&D投入、  相似文献   

9.
品牌的国际化和本土化一直是争论不休的商业课题,然而却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来确保二者的成功。品牌能否“变脸”,不在于产品是否在不同市场发生了变化,而在于品牌是否在不同市场的消费者心中形成不同的感知。品牌“变脸”成功的关键在于消费者认可。品牌“变脸”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国际化或者本土化的问题。因为跨国公司通过品牌“变脸”,重塑消费者的心理感知,目的是为了收益品牌最大化。这才是商业的真实逻辑。  相似文献   

10.
秦邦建  宋平 《经营者》2004,(10):100-101
未来10年,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如何取长补短,化“竞争”为“竞合”?9月24日,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领袖及本土企业首脑500人汇聚中国大饭店,参加了主题为:“决胜中国,共享未来黄金10年”的2004环球企业家高峰论坛,共同研讨跨国公司融人中国市场,本土企业完成国际化之路等话题。  相似文献   

11.
张大丰 《英才》2005,(8):22-22
在这样一场国际化的大戏中,有哪些看点呢? 中国公司要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大打出手”了。这本来应该是一件好事,至少看上去总比中航油的丑闻要光彩得多。那么,在这样一场国际化的大戏中,有哪些看点呢?大概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本“大手笔”。这次收购的对象  相似文献   

12.
品牌的国际化和本土化一直是争论不休的商业课题,然而却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来确保二者的成功。品牌能否“变脸”,不在于产品是否在不同市场发生了变化,而在于品牌是否在不同市场的消费者心中形成不同的感知。品牌“变脸”成功的关键在于消费者认可。品牌“变脸”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国际化或者本土化的问题。因为跨国公司通过品牌“变脸”,重塑消费者的心理感知,目的是为了收益品牌最大化。这才是商业的真实逻辑。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际投资、融资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会计的国际化问题已日益成为各个国家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会计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必然要求。在这个过程中,跨国公司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与跨国公司的发展互为作用,从而为会计国际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王琦 《中国企业家》2005,(11):47-47
华为的海外大员处于比较频繁的轮换中,难以形成一股相对个人化的强势力量“我要号召各位领导从部下中,推荐一些人、放一些人到海外去……”2003年,华为总裁任正非在一次内部工作会议上这样说。2003年是华为海外盈利的第一年,海外市场销售额10亿美元,占公司总销售额近1/3。对于把国际化当作度过“华为冬天”惟一途径的任正非,海外市场有着双重意义,贡献利润、培养人才。“2004年,华为总销售额460多亿人民币,其中海外销售额22.8亿美元,占到总收入40%。今年的目标是海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跨国经营成为各国企业常用的经营方式。为更好的适应不同的市场、不同的消费理念、不同的文化背景,“人才本土化”战略已成为跨国公司的重要选择。全球500强企业中有400多家在中国进行了投资,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业务的不断扩展,其人才本土化进程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趋势。我国企业应研究与借鉴跨国公司的经验,为成功进行国际化经营打下人力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王伟  丁焕强 《价值工程》2007,26(4):120-122
伴随着中国企业自身经营优势和技术优势的不断提升,一部分企业走出国门,是大势所趋。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是:以需求为导向选择目标市场、与海外华商合作共赢、采取“渐进式推进”战略进入海外市场、直接海外上市融资、采用利基战略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17.
胡祥宝 《英才》2009,(7):50-51
TCL所遇到的问题,也是其他中国企业在跨国收购中遇到的问题。李东生力挺国际化的同时,从2009年春天开始,中国企业家纷纷进入海外市场,跨国大收购滚滚向前。在北京锡恩管理顾问公司首席顾问、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专家姜汝祥看来,“TCL国际化是中国企业国际化最重要的一笔财富。”TCL所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天生全球化”企业内涵 “天生全球化(Bombal)是国内新兴的研究内容。对于“天生全球化”企业,国外学者通常用以下的标准判断之:1、国际化的视野和战略;2、小型科技企业;3、成为国际化企业所用时间不超过三年;4、地域扩张且海外销售额占25%以上或者海外市场所在国家超过一定的数目。  相似文献   

19.
1.有没有具备国际化的理念和视野。经过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大国中对外开放和全球融合度最高的国家。即使在本土化市场,民族企业也会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在这种新的竞争格局下,如果企业的视野太过本土化,我们的企业可能有一天会被跨国公司所掌控。纵观那些优秀的跨国公司,无论是“可口可乐”还是“IBM”,他们从不把自己定位于美国企业,  相似文献   

20.
文章试图探索将满意度引入中国国际化公司对海外业务的满意,找出影响跨国公司对海外业务满意度的两个因素:执行和相互依赖。在相互依赖的基础上,探究信任对相互依赖有没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