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在概括介绍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有关合并商誉会计最新进展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合并商誉会计处理变化的历史背景,并结合我国现阶段状况,指出我国在制定有关合并商誉会计处理的准则规范时应借鉴国外经验:一是在合并商誉初始确认和计量上应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保持一致;二是在合并商誉后续确认和计量上应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处理方法;三是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和企业合并会计的需要适时调整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金茹  邓昊宇 《财会月刊》2023,(15):105-110
有关商誉的会计处理主要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准则》中进行规范,该准则于2006年颁布,实施16年以来未进行进一步修订。在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16个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中,多次涉及企业合并有关商誉实际业务的规范问题,证监会也针对商誉的会计处理多次以监管文件等方式进行规范,同时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与金融工具一系列准则的修订中也涉及对或有对价的确认。基于上述原因,本文结合案例详细分析实务中商誉的会计处理,进而总结商誉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进一步修订企业合并准则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概括介绍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有关合并商誉会计最新进展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合并商誉会计处理变化的历史背景,并结合我国现阶段状况,指出我国在制定有关合并商誉会计处理的准则规范时应借鉴国外经验:一是在合并商誉初始确认和计量上应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保持一致;二是在合并商誉后续确认和计量上应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处理方法;三是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和企业合并会计的需要适时调整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2001年6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同时发布两项财务会计准则,即第141号《企业合并》和第142号《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其中,《企业合并》准则最大的变化就是取消会计上备受争议的权益结合法,要求所有企业合并事件都必须要采用购买法;《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准则的核心是关于商誉会计处理的变化,改变了商誉必须摊销计入费用的规定,允许企业每年进行价值测  相似文献   

5.
《企业会计准则2006》从不同角度对商誉的确认、减值测试和列示披露做了规范。本文拟以准则为依据,结合实例对商誉的确认、减值测试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以期对会计实务有所帮助。从《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有关商誉会计处理的规定可知:  相似文献   

6.
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娟娟 《会计之友》2007,(8X):27-27,29
本文对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并从企业合并概念和范围的明确、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取舍、合并成本的确认与计量、合并商誉的处理等四个方面,对我国现行规范与新准则在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理论与运用中的差异进行了较全面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刘倩 《会计之友》2007,(4X):31-32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对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原则和方法作了完整的规范,为我国企业合并交易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现状,介绍了新准则两种处理方式并存的格局,并提出了修订权益法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国际会计准则关于企业合并会计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红 《会计之友》2008,(33):64-66
本文介绍了国际会计准则关于企业合并会计的最新进展与变化,并对合并会计的未来发展方向予以预期。新版企业合并国际会计准则改变了现行合并准则中关于分次购并、与合并有关的费用、合并日所确定的或有对价以厦非控制性权益的取得和处置等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但是并未采用此前征求意见稿中的完全商誉法。笔者认为,在母公司观和主体观的概念之争没有明晰之前,在公允价值计量的操作之难题没有解决之前,完全商誉法不会进入合并会计框架。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无形资产在企业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商誉会计的理论也需要不断发展。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再次对我国商誉问题处理作了进一步完善。本文试图通过介绍商誉和商誉会计的一些基本理论为前提来探讨准则中关于商誉会计的规定以及其在实践中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0.
关于企业合并商誉会计处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时国内外合并商誉会计处理规定的回顾,介绍合并商誉会计处理的最新潮流,剖析合并商誉减值测试法的利弊,并结合我国现阶段状况,建议我国对合并商誉会计处理宜采取逐步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的做法,不适宜从开始就直接选用减值测试法,以便于实务操作,并减少核算成本;待条件成熟再直接选用减值测试法.  相似文献   

11.
吴革 《电子财会》2004,(7):42-45
合并报表会计是国际会计名的难题之一,长期以来中外会计学对合并会计报表中有些问题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论,而合并会计理论、合并会计方法及合并商誉则是合并报表会计的三个焦点问题。就世界范围来看,各国在合并报表会计处理的诸多方面尚未形成一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国际会计准则关于企业合并会计的最新进展与变化,并对合并会计的未来发展方向予以预期。新版企业合并国际会计准则改变了现行合并准则中关于分次购并、与合并有关的费用、合并日所确定的或有对价以及非控制性权益的取得和处置等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但是并未采用此前征求意见稿中的完全商誉法。笔者认为,在母公司观和主体观的概念之争没有明晰之前,在公允价值计量的操作之难题没有解决之前,完全商誉法不会进入合并会计框架。  相似文献   

13.
新企业会计准则把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企业合并类型不同,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也不同,因而对商誉的处理就不同。本文主要从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合并的规范来探讨有关合并商誉的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田田 《会计之友》2008,(2):108-109
企业购并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种重要经济行为,其中企业商誉的会计处理又是一个特殊的问题,并日益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参照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和现行会计规范的基础上,从商誉的概念入手,分别就吸收合并和控股合并两种合并方式对商誉的确认及其初始计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段秋霞  李鹏 《电子财会》2004,(10):39-40
企业合并已经成为当今企业界的一大潮流。企业合并中形成的合并商誉;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已经成为会计界的一大难题。在企业合并中,购买方支付的合并价格与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就是合并商誉。两之间差额大于零称为正商誉,简称为商誉。  相似文献   

16.
新会计准则颁布前,有关企业合并及商誉会计处理的规定主要集中在财政部发布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1995年)、《企业兼并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1997年)和《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2001年)等文件(以下简称"原会计规定")。新会计准则与之相比,实现了几项重要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王江 《企业活力》1997,(4):32-34
企业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王江商誉这一概念是随着企业产权转让行为的发生才在会计中出现的。在控股合并情况下,控股公司购买被控股公司的股权时,往往产生合并商誉。合并商誉的取得,能为控股公司的未来带来超额盈利能力。随着企业集团的增多,控股业务的发展,在会计中...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规定,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应确认为商誉。而对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新准则并未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只是给出了会计处理的方法。会计界将这一“差额”约定为“负商誉”。在对负商誉存在性问题的讨论中,相当一部分学者否认其存在的可能性,认为负商誉的存在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笔者拟对其存在性进行探讨,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9.
企业合并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因合并的方式及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同而有所不同。从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合并》(征求意见稿)看,我国企业并购的会计处理方法也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两种,而且其会计处理主要特点也类似于国际会计准则。由于权益结合法的使用有严格 的限定条件,因而在国际上只有极少数国家采用。我国大部分同志也认为在我国不必采用此法。根据上述情况,本文以购买法原理来说明企业合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规范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财政部于2006年2月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合并》(以下简称企业合并准则)、《企业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长期股权投资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