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债务重组的方式主要有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如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并加收利息、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并减少债务本金或债务利息等;混合重组。会计处理方面,企业按《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以  相似文献   

2.
新准则下债务重组会计处理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源 《财会通讯》2007,(8):51-52
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以下简称新准则)在计量属性和重组收益处理上存在较大变化。一、资产清偿债务以资产清偿债务时,可将债务重组过程视为债权人和债务人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购销用以清偿债务的资产的过程。对该方式债务重组进行会计处理时,可参照资产购销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复杂混合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的规定,混合债务重组是指以下四种重组方式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以低于债务重组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以及修改其他债务条件。  相似文献   

4.
新准则下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以下简称“新债务重组准则”)规定,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其主要方式包括以资产清偿债务、将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如减少债务本金、减少债务利息等),以及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等。  相似文献   

5.
以组合方式清偿债务是指采用以资产清偿债务、将债务转为资本以及修改其他债务条件三种方式组合的方式清偿债务。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对以组合方式清偿债务的账务处理只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并无具体的案例解析。企业以组合方式清偿债务时,会计人员要根据职业判断进行会计处理,本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的有关规定,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探讨以组合方式清偿债务的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6.
一、新准则对企业纳税影响的分析(一)新准则与税法的对比分析。我国现行税法中关于债务重组的规定主要是2003年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以下简称税法),新准则与税法相同之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新准则规定,债务人以低于应付债务账面价值的金额清偿债务,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支  相似文献   

7.
一、以现金清偿债务的合并抵销《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以下简称“债务重组准则”)规定,债务人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时,应将债务重组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的现金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债权人应当将债务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收到的现金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计提减值准备的,应当将该差额冲减减值准备,减值准备不足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8.
周璐  周燕 《财会通讯》2008,(2):72-73
财政部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简称“新准则”)与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简称“旧准则”)在债务重组定义、债务重组方式、会计处理、信息披露等方面都有较大变化,其中的最大变化是在会计处理中引入公允价值概念,将债务重组收益计人当期损益,而不是计人权益。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方法说明新旧准则这两大会计处理差异及其对分析债权人和债务人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运营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规定,债务重组可以有多种方式,但在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以及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方式不附或有条件的债务重组中,对坏账准备的处理与正常情况下偿债业务坏账损失的处理有所不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  相似文献   

10.
我国1998年颁布《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要求对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债务重组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会计处理,导致很多企业利用债务重组进行利润操纵。为防范企业利用债务重组进行利润操纵,财政部于2001年对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了修订,采用账面价值为基础进行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并且不再确认债务重组收益,由于这种处理方法难以从根本上防范企业的利润操纵,财政部在2006年进行了债务重组准则的第二次修订,重新采用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本文在对2001年的债务重组准则(原准则)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新债务重组准则的合理性,并指出了新准则在具体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在会计处理方面进行了修订,将债务重组发生的收益和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并且引入公允价值作为会计的核算基础.本文从债务人和债权人两方面对债务重组中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这一方式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一、债务重组准则的国际趋同路径 (一)1998年6月财政部正式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企业之间的债务清偿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为了更好地解决债务纠纷,最大限度地减少债权人损失,帮助债务人度过资金短缺难关,实现债权、债务两方的双赢,出现了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延长偿还期限并免除部分债务本金及利息等新的债务清偿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一、债务重组准则的国际趋同路径(一)1998年6月财政部正式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企业之间的债务清偿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为了更好地解决债务纠纷,最大限度地减少债权人损失,帮助债务人度过资金短缺难关,实现债权、债务两方的双赢,出现了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延长偿还期限并免除部分债务本金及利息等新的债务清  相似文献   

14.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2年第九期,刊登的《关于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的变更》,(以下称《黄文》)就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作了介绍,读后觉得其中有欠妥之处,现谈些粗浅的看法。1.关于债权人接受较低的现金清偿债务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及《企业会计制度》规范的债务重组和会计处理,均是在账面价值基础上进行的,但债务重组的实际操作,包括债务双方协议和法院裁定,均是在账面余额基础上“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因此,当债权人依照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以现金进行债务重组时,接收的现金量会有两种…  相似文献   

15.
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与债务重组都是以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但由于偿还债务的方式不同,两者在会计处理上也截然不同。 一、用于清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债务余额的数额不同 这是区别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与债务重组的关键。《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规定: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这里的“让步”,是指债权人同意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现在或将来以低于重组债务帐面价值的金额偿还债务。让步是债务重组的重要特征,就是用于债务重组的非现金资…  相似文献   

16.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规定,债务重组的方式包括①以资产清偿债务;②债务转为资本;③修改不包括上述①和②两种方式在内的债务条件,如减少债务本金、减少债务利息(简称修改其他债务条件);④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前三种各种教材和章都已做过探讨,本拟债务重组的组合方式的会计处理作一探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债务重组会计处理变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较旧准则对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计量模式和收益确认方面发生较大变化,对债务重组进行了重新定义,同时对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也进行了修订。  相似文献   

18.
财政部于2006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以下简称“债务重组准则”),对债务重组的确认、计量及会计处理问题进行了规范,其中包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务重组会计处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务重组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不附或有条件的债务重组与附或有条件的债务重组。在附或有条件的债务重组方式下,债务重组准则第七条规定:修改后的债务条款如涉及或有应付金额,且该或有应付金额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中有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  相似文献   

19.
一、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以下简称“新准则”)与原准则比较,在会计处理方法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原准则中规定:“债务人以低于应付债务的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用以抵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之和低于应付债务账面  相似文献   

20.
韩福才 《财会通讯》2021,(3):119-122
2019年5月16日,经过征求意见后,第12号"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经过我国财政部会计司修订后发布;该会计准则从特殊交易会计处理、计量和信息披露的规定等角度规范了债务重组准则,保持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全面实质性趋同.本文对债务重组准则修订的历程进行了全面回顾,比较和评述了我国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核心变化内容;以债务重组会计处理实务案例为基础,详细分析了新债务重组准则下债权人和债务人的会计处理;提出债务重组准则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