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南金融》2013,(10):67-70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也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扶贫开发工作作出了纲领性指导。本文从海南省情出发,通过考察当前海南省贫困地区现状、扶贫开发战略、目标、模式与成效,深入分析了本省扶贫开发的融资需求和存在问题,结合农发行的业务特点,提出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金融支持扶贫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罗霄山区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确定的国家14个扶贫攻坚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湖南郴州市辖内共有四个县被纳入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规划范围,成为国家新时期扶贫开发重点区域.近年来,郴州市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发展思路,积极在片区开展金融扶贫开发工作,引导金融服务和资金流向贫困地区,着力优化片区金融资源配置,做好片区的金融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扶贫开发大环境的变化,国家制定出台了新十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进一步明确了战略任务、战略重点以及步骤和措施,为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生存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改善生态环境,改变农村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状况,全面建成小  相似文献   

4.
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也是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攻坚阶段,是扶贫开发工作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适时地对“十一五”财政扶贫开发工作的成效和经验进行梳理总结,认真谋划好新阶段的财政扶贫工作,对促进扶贫开发事业深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农村金融扶贫中的“加减乘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前,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贯彻落实扶贫开发纲要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亟待涉农金融机构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金融扶贫新机制,使贫困地区农民有尊严地增加收入和提高生活质量。农村金融扶贫应从“加减乘除”四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6.
5月29日至30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务院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范小建在宜昌市调研时指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年—2020年)》即将下发,今后10年我国将把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开发主战场;片区以外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贫困村,国家原定扶贫开发支持政  相似文献   

7.
据悉,《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实施以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00年底的9423万减少到2009年的3597万,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  相似文献   

8.
财政扶贫是政府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政策措施和物质基础。"十五"时期,中央财政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要求,在逐年增加财政扶贫开发投入的同时,锐意改革,完善管理,逐步开展了多方面的机制创新,近年来财政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提前拨付资金,着力解决资金到位晚的问题 2004年12月,财政部会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财政扶贫资金及项目计划工作的通知》,要  相似文献   

9.
《预算管理与会计》2008,(7):16-18,25
财政扶贫政策是党和政府扶贫开发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执行党和政府扶贫开发方针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过去三十年的农村扶贫开发中,财政扶贫政策的不断完善,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为减缓和消除农村贫困现象,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发挥了积极而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14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务院扶贫办和共青团中央七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全面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该文件的发布意味着我国扶贫战略的转变,标志着金融支持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新阶段,也必将对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提出的“稳步推进自愿移民搬迁”的要求,江西省委、省政府决定,2003年先在修水、万安、遂川三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进行试点:2004年起,对全省2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内居住在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的贫困群众实施移民搬迁。实践证明深山区移民扶贫方向正确,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称,到2015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供养制度和临时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到2020年,农村社会保障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进度,支持贫困地区加强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2001年以前,中国农村的开发式扶贫是以国定贫困县为基本单位的。尽管《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实施,使贫困村成为基本的扶贫开发对象,  相似文献   

14.
我区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民族贫困地区,是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主战场,我区的持贫开发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已使绝大多数贫困农民长期以来渴望吃饱穿暖的愿望变成了现实,为进一步摆脱贫困迈入小康奠定了坚持的基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另强扶贫开发工人物决定》,提出了1999-2000年持贫攻坚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并进一步明确2000年底以前,要基本解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为此,本拟就我区扶妯攻坚最后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推进扶贫开发,缓解和消除贫困,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也是党和国家的重大经济发展战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全国扶贫对象最多、贫困发生率最高、扶贫工作难度最大的地区。2011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出台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要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新时期扶贫开发主战场。如何构建多元化、全方位的金融扶贫工作体系,对于增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致富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财政》2012,(1):17-21
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实施以来,我国不断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积极推进财政扶贫工作,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  相似文献   

17.
一、新疆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做法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据统计,2002年新疆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有19万人,低收入人口285万人。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要求,新疆自治区党委2001年召开的五届八次会议确定了自治区新阶段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目标:“收缩战线,突出重点;到村入户,整村推进;三年解决44万特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十年使329万低收入贫困人口整体步入小康生活水平。”围绕这一目标,新疆在农村扶贫开发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加强领导,强调协作。在“四到省”基本原则下,自治区从强化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统领…  相似文献   

18.
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要完善扶贫开发机制,找出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新时期符合扶贫开发新形势的扶贫之策,全面提高扶贫成效,增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步伐,为贫困地区实现小康社会创造条件。对此,笔者有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19.
2010年是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最后一年,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纲要精神,进一步加大财政扶贫开发力度,创新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机制,较好地完  相似文献   

20.
2012年,中央财政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要求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完善财政综合扶贫政策,持续加大综合扶贫投入力度,有力地促进了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加快区域发展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