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企业集团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是当今企业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对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机理从企业资源基础理论方面进行探析,并从中寻求出产融结合的理论支撑.通过机理探析,认为正是由于金融资源的价值性、稀缺性、不可完全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使企业集团积极寻求产融结合;并同时指出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是把"双刃剑".  相似文献   

2.
企业集团多数采用多元化经营目标、参股金融手段去应对日益复杂的危机和挑战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风险,因此企业集团如何规避产融结合过程中的风险,找到恰当的应对措施是企业产融结合成败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英美的市场主导型、德日的银行主导型和韩国的政府主导型产融结合之路.目前我国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呈现出央企挑大梁、地方国企崛起、民营企业集团争持金融牌照的态势,新兴高科技互联网企业利用技术优势新晋产融结合.本文遵循制度-体制-机制的演化规律,研究发现我国产融结合的广度和深度与经济体制改革紧密相关,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历经萌发期、形成期和发展期几个阶段.因此,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全面深化改革要求下,产融结合应从系统性、协同性、突破性和前瞻性四个方面作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王洁 《消费导刊》2014,(6):13-13
一、产融结合的概念 产融结合的概念在理论界中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产融结合是指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或工商企业与金融企业之间通过股权融合及业务合作等各种形式的结合与互动。狭义上的产融结合是指产业与金融业在经济运行中为了共同的发展目标和整体效益通过参股、持股、控股和人事参与等方式而进行的内在结合或融合。产融结合具有渗透性、互补性、组合优化性、高效性、双向选择性的特点。本文主要研究我国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是狭义上的产融结合。  相似文献   

5.
从2009年起,中石油、国家电网等央企在集团内部搭建金融控股平台的步伐陡然加速,10余家央企已将金融产业定义为自己的战略板块.尽管金融产业不在其主业范围之内,但国资委并来反对这些行为,至今仍未就产融结合问题出台过明确的文件,引发政府和业界对产融结合之下可能造成的金融风险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产融结合成为我国企业集团迅速扩张的一种首选发展模式。它为实体企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资金,极大地提高了企业集团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集团的做大做强提供了资金保障和财务支持。然而,产融结合所带来的一系列风险也不容忽视,德隆、农凯、托普等企业集团相继发生的财务危机,提示我们产融结合带来的风险需要我们密切防范。本文从风险管理角度出发,分析产融结合可能带来的主要风险,并就风险提出相应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产融结合:大企业集团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融结合是指产业部门和金融部门通过股权关系相互渗透 ,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相互转化直接融合。一、中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实践概况(一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初步实践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东风汽车工业财务公司成立。1986年底东风汽车联营公司向国务院打报告 ,提出要建立产业银行。后经中国人民银行变通批准成立企业集团内部的金融机构———财务公司。1987年5月东风汽车工业财务公司成立 ,这是企业集团进行产融结合的最早实践。经中国人民银行1992年《关于同意华夏银行开业的批复》,以首都钢铁公司为母体设立的华夏…  相似文献   

8.
企业集团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就是指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共同置于一个公司控制主体的行为模式。从两种资本的载体来看,产业资本一般是指工商企业等非金融机构占有和控制的货币资本及实体资本;金融资本一般是指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占有和控制的货币及虚拟资本。企业集团走产融结合的发展道路,就是利用企业集团庞大的资金流延伸企业的价值链,通过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的两种价值增长方式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以更为独特的方式为股东创造价值,从而实现资金与资本的双向增值。本文以宝钢集团的产融结合为例,阐述集团产融结合之路。  相似文献   

9.
产融结合体系的创新构建是保证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实现良性发展的关键.本文首先对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产融结合的现状进行了研究总结,并制定了提升产融集合质量的具体策略,对提高企业集团的综合性发展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产融结合是企业集团内部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新时代的经济背景下,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贤文 《商业研究》2002,(17):101-103
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由于竞争的压力和金融业本身发展的需要,在金融领域实行混业经营已是必然趋势。混业经营将是我国金融业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实现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必须立足于我国国情,采取“渐进过渡”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金融电子化对我国金融监管的挑战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浩 《商业研究》2005,(16):169-172
我国金融电子化在经历了后台电子化、前台电子化之后,目前已进入了以网络开发为标志的技术集成化应用阶段。随着商业银行综合业务处理、资金汇兑、银行卡等电子应用系统的建立,金融业的面貌为之一新。但是,人们在享受了金融电子化带来的金融效率的同时,又面临了一个全新的金融监管课题,即如何处理新的金融活动方式与陈旧的金融监管模式的摩擦与冲突。在这一背景下,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促使中央银行必须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金融业务中,个人理财业务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中得到了长足发展。这种变化是金融体系内部技术、管制、竞争等因素作用的结果,是一种适应全球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历史很短,对其系统化的提升和总结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理论上的探讨还不够成熟。探讨个人理财的理论基础将是我国个人理财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本文将探讨生命周期理论和现代理财学中的有关理论,以期为个人理财业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推进,安徽省成为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物流金融业务发展空间广阔。通过分析安徽省物流金融业发展现状,并运用数据模型对物流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可知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为此,安徽省应进一步降低物流企业经营成本,提高物流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物流金融服务效率,构筑物流信息平台;创新物流金融产品,优化风险控制机制;提高物流金融外部环境成熟度,完善法规人才等支持,以促进安徽省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产融结合随着宏观经济制度、金融制度变迁以及企业制度完善,其内涵不断丰富、调整与发展。当前形势下,我国产融结合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应当紧跟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形势,努力克服产融结合的思想误区,突破产融结合障碍。适应产融结合规律的演化与变迁,选择与国情相符合的产融结合模式,探索产融结合的成长与实现路径。通过明晰政策方向,完善政策机制,促进产融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金融的快速发展和科技金融时代的到来,银行业面临的挑战日益加大,银行业务受阻,财务状况备受关注,因此,分析银行财务状况的相关指标和影响因素,是关注银行竞争力、提高银行财务竞争力的一个办法。现以24家银行2018年财务指标数据为样本,选取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现金流量分析四个方面的相关数据作为评价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我国银行财务状况竞争力,客观评价各银行财务状况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马永红  汪洋 《商业研究》2008,(4):112-116
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企业信贷融资的良性互动是银企双方实现业务战略层次不断循环上升,从而达成新型规范的金融借贷交易制度,实现银企双赢的基本条件。我国信贷融资良性运行必须再造企业信贷业务流程,并建立企业信贷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18.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that started in the summer of 2007 has generated a wide-ranging discussion about the causes of the meltdown and the role of banking and bankers in today's economy. However, the ongoing debate rarely addresses questions of business tactics in the financial industry. Indeed, while ‘incentives,’ ‘vested interests,’ power, and—increasingly—social utility are often factored into analyses of financial regulation, the strategies and tactics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rarely discussed in a systematic way in academic and policy debate. Nonetheless, we believe that these two elements are key to understanding the financial system, not as a mere sector of the wider economy but as a business enterprise driven by its own logic and shaped by a variety of business tactics of its key agents. In our vision of finance as business, we draw on the concept of industrial sabotage as a business tactic (originally developed by Thorstein Veblen) to explore the roots of the financial sector's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Our key premise is that the central motive driving the process often described as ‘financialization’ or financial innovation is the sabotage instinct of finance operating as business. Whereas Veblen originally understood sabotage as “conscientious withdrawal of efficiency,” today, we argue, the workings of the banking and financial sector augment the very notion of efficiency by relying on concepts, techniques, and institutions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that are shrouded in complexity. In this article, we explore conceptual, institutional, and selected policy dimensions of this phenomenon.  相似文献   

19.
The business incubation industry in China has been booming since the mid-1990s. However, the lack of a well-developed financial services sector has become a major bottleneck to the growth of the industry. Based on our visits to 12 Chinese business incubators around the country and interviews with their executives, we present our perspective on the state of the incubator industry in China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incubators' financial services for their incubatees.  相似文献   

20.
温州金融综合改革是全国首个国家级区域金融改革试点,经过五年多实践,最初预定的改革任务基本完成。该项改革可以总结的经验有很多,经过实地调研,文章从小微金融角度对温州金改进行了总结。调查发现,温州金改在解决“两多两难”、构建地方金融“四大体系”、规范民间金融、创新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构建小微金融背景下的信用环境、形成反映民间(小微)金融综合利率水平的“温州指数”等方面做出了许多创新探索,一些做法已经在浙江省乃至全国进行了推广。文章认为,温州金融改革为探索小微金融的中国方案提供了一个样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