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2.
伴随经济全球化与亚洲货币一体化的发展,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日益凸显。尽管尚存在一些现实问题,但实现人民币区域国际化已具备现实基础,我国应充分利用亚洲货币一体化的契机,积极发挥人民币在亚洲地区的主导作用,着力买现人民币区域国际化。  相似文献   

3.
蔡志刚 《上海金融》2001,(11):39-41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必经阶段,而货币一体化则是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和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4.
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东亚货币一体化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区域货币联盟已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在欧元的成功运行以及近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唤起了东亚各国对东亚货币合作的极大关注。本文从最优货币区理论出发,对东亚经济体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对此提出建议。从研究结果看,东亚目前尚不能完全满足最优货币区的标准,但共同利益原则将使东亚货币合作的趋势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5.
东亚货币一体化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亚区域货币一体化是目前国际经济理论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东亚各经济体汇率制度的变革、区内经济合作与政策协调的强化以及外部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动,国内外理论界围绕着东亚货币一体化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些明显的进展。本文从东亚货币一体化的理论及可行性和东亚货币合作的具体模式两个方面对有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梳理。  相似文献   

6.
7.
8.
韩亚君 《云南金融》2011,(8X):182-182
本文在结合东亚地区实际情况和对比中日两种货币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民币和日元作为双主导货币的新型模式,并探讨了建立区域性货币协调管理组织必要性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美国次贷危机使得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成为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东亚货币合作滞后的状况更加凸显。如何走出亚洲国家"一个国家,一种货币"的货币林立的状况,走向东亚区域货币?本文对历史上的两个典型货币同盟以及欧洲经济和货币同盟进行剖析,以期对下一步实质性的推动亚洲货币合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结合东亚地区实际情况和对比中日两种货币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民币和日元作为"双主导货币"的新型模式,并探讨了建立区域性货币协调管理组织必要性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正式启动的宏观背景下,本文对东盟四国汽车市场进行详细市场需求、总量和结构分析.东盟4个创始国开始进入或是即将进入汽车大规模普及阶段,具备了发展汽车产业的有利条件.东南亚金融危机过后泰国取代马来西亚迅速成长为东盟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马来西亚汽车产业竞争力不断弱化趋势引发我们对国民车和进口替代汽车产业政策的反思;印度尼西亚是仅次于泰国和马来西亚的东盟第三大汽车市场,市场增长稳定;菲律宾是东盟唯一在零配件产业具备出口竞争力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
《Africa Research Bulletin》2008,45(8):17947A-17947A
  相似文献   

13.
《Africa Research Bulletin》2009,46(9):18403C-18403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采用δ收敛考察欧盟(欧共体)在1955年-2000年和东盟在1965年-2005年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增长收敛的关系,发现欧盟在1955年-1990年呈现显著的经济增长收敛,而东盟成立后经济增长呈发散趋势.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呈现经济增长收敛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经济一体化成员国消除了彼此间的贸易壁垒,区域内部基本实现自由贸易;二是经济一体化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流量成为各自对外贸易的主要流量;三是FDI效应导致成员国之间的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5.
不断发展的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具体实现形式,是迈向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阶段。作为本地区为贸易和投资提供便利、推动国际合作的官方出口信用机构,我们有责任认真思考在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如何发挥我们的作用.如何在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加快我们自身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In a case study of six East Asian economies, we use dynamic factor analysis to estimate a regional component of the exchange market pressure index (EMPI) as a measure of regional financial stress. The extent to which this indicator is explained by regional economic and financial factors is interpreted as regional vulnerability to crisis. We find that regional external liabilities and exuberance in domestic stock and credit markets, as well as the US high-yield spread,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regional vulnerability. Individual country EMPIs are also explained by regional factors, with country-specific factors and trade linkages playing little role.  相似文献   

17.
放眼当今世界,东亚地区已成为最令世人瞩目的亮点之一——整个东亚地区快速崛起。在这一过程中,东亚区域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地整合,地区经济合作已成为可以预期的基本趋势。面对这一有利时机和具有挑战性的机遇,吉林作为中国东亚腹地贸易通道的内陆边境地区,如何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趋利避害,找准一条切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更好地融入东亚乃至世界经济大潮中参与合作和竞争,这是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下推进吉林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Regaining exchange rate stability has been a major monetary policy goal of East Asian countries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1997/98 currency crisis. While most countries have abstained from re-establishing a formal US Dollar peg, they have typically managed the US Dollar exchange rate de facto. We show that most of these countries were able to regain their monetary credibility within a relatively short time period. The Argentine crisis in 2001 caused a minor setback in this process for some countries. We measure the credibility of monetary policy by separating the fundamental and excess volatility of the exchange rate on the basis of a chartist-fundamentalist model. The degree of excess volatility is interpreted as the ability of the central bank to manage the exchange rate via the coordination channel.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加快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相互开放和共同发展,同时也产生了更多的风险保障需求。本文在分析自贸区建立给保险业带来的机遇的基础上,对当前亟需开展的保险业务以及制约保险业服务自贸区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如何加快保险业服务中国—东盟自贸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