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依据实际调研、深度访谈和实证分析,探索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动机、创业资源与创业模式之间的作用路径,校验创业资源在创业动机与创业模式之间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创业动机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模式的选择,经济性动机与生存型创业正相关、与机会型创业负相关,社会性动机与机会型创业正相关,成就性动机与生存型创业负相关、与机会型创业正相关。同时,创业资源对创业动机和创业模式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面性。据此提出鼓励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政策建议,即激发新生代农民工的创业动机,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合理选择创业模式,营造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2.
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创业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农民工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民工基本生存权与发展权的有效保障、关系到城乡统筹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落实与现代化实现的大事[1]。我们以彭山县九镇四乡为调查范围,用59天时间对抽样出的96户返乡创业农户进行走访调查。分析了解彭山县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同时对彭山县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调查和信息收集。主要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背景、创业的动机、创业过程中切实感到的实惠以及创业路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真实科学的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5个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过程进行的探索性研究,概括出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路径的理论模型。模型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有机会拉动型和资源推动型两种路径。机会拉动型创业由成就性动机驱动,创业者根据发现和捕捉的创业机会去获取创业资源,强调创业机会与创业资源相匹配;资源推动型创业由经济性动机推动,创业者根据筹集掌握的创业资源去寻找和利用创业机会,强调创业资源与创业机会相匹配。二者的区别不仅在于创业路径的起始阶段不同,更重要的是创业过程的主导因素不同。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息息相关。农村现代化建设应立足于农村,依靠农村自身的力量,而不是一味地鼓励农民进城。返乡创业农民工经过打工积累了技术、经验和社会资本,在农村成为相对强势的力量,有能力作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领头羊,引领广大农民走向现代化道路。当然这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社会舆论的引导与支持。  相似文献   

5.
支持中西部地区返乡农民工创业对于"保增长、扩内需、保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返乡创业是外出农民工对输出地和输入地的投资成本和效益进行比较后的一种理性选择。必须切实转变观念,从战略高度对待返乡农民工创业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为返乡农民工创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6.
返乡农民工创业研究——基于SWOT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促进农民工返乡就业和增收的有效方式,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依据SWOT分析理论和QSPM矩阵决策分析工具,分别对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战略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创业应采取开拓进取型和发展改进型两种战略,也即农民工应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有选择地开展农业相关产业经营或延伸服务进行创业。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是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转型时期形成的特殊社会群体,也是游离于城市与农村边缘的弱势群体,他们肩负着建设城市和农村的双重重任,具有需求多元化和兼业性特征。作为城市和农村的建设者、桥梁与纽带,农民工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和关爱,应该享受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统筹城乡,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要缩小城乡差距,减少贫困人口,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根据2010年的调查统计数据来分析重庆市涪陵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以促进涪陵区经济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返乡创业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创业促就业是当代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助推措施和创新性举措。支持和鼓励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不仅可以缓解大城市的就业压力,还可以拉动农村经济的再增长,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实现农民的自我价值。本文基于GEM模型,深入分析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自我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研究这些影响因素与创业活动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农民工的打工经历这一变量在农民工返乡创业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政府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关创业扶持政策,帮助农民工更好地实现创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是解决大量农村闲置劳动力就业、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在大量研读本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和对20位农民工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设计出《农民工返乡创业意向影响因素量表》,并组织人员在大连市4个市内区发放900份问卷进行调查,共收回628份,其中有效问卷数为450份.通过SPSS教据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当地经济条件、当地政府政策、当地金融支持、个体特质、资源水平与创业意向呈正相关性;机会成本与创业意向呈负相关性.针对以上结论,提出提升农民工返乡创业意向的几点对策:着力构建农村市场体系、完善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扶持政策、扩展融资优惠政策、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加大创业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返乡创业影响因素与创业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业对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持续推动作用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鼓励和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增长,以创业推动经济发展,已成为很多地方解决农民就业和收入问题的一条新思路。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农民工返乡创业影响因素对其创业活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索促进和提升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措施,以更好的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回家乡,利用在外务工所掌握的技术和经验自主创业,增加收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田哲  雷琳 《技术经济》2024,43(5):22-31
全民共同富裕关键在于农户共同富裕,而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农户共同富裕的重要渠道。基于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创新性将数字乡村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农户共同富裕纳入同一发展框架,以实证检验三者间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数字乡村建设有助于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农户共同富裕;数字乡村建设可以通过农民工返乡创业正向影响农户共同富裕,且该结论具有一定稳健性;数字乡村建设的促进效应存在信息化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对信息化水平低地区与低农业劳动生产率地区农户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更强。基于研究结论,本文从全面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因地制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提出促进农户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向。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市民化对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分析我国现行城市化模式制约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和渠道,建立区分农村居民、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三类居民的理论框架,证明推动农民工市民化会通过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城市规模和增加人力资本积累等渠道,推动我国经济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均衡增长。在此基础上用CGE模型模拟了这些作用机制及影响,结果显示:每年多市民化1000万人口(700万农民工加上其抚养人口)可使经济增长速度提高约1个百分点;而且农民工市民化将促进居民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程度;可以提高服务业比重,优化经济结构,因此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步伐是促进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民工发展趋势与展望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韩长赋 《经济研究》2006,41(12):4-12
本文在对中国农民工群体的发展趋势以及影响农民工问题解决的选择性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农民工城乡流动和人口城市沉淀模型,描绘了农民工的人口城市沉淀曲线,指出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历史过程和基本思路。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农民工问题是个战略问题,将伴随我国现代化的全过程,并将伴随现代化基本实现而终结。农民工亦工亦农、亦城亦乡,流动就业,逐步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这种现象将长期存在。解决农民工问题要持城乡统筹方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要以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为动力,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要以人为本,公平对待,构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4.
论文探讨了创业教育、企业家精神与创新型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发现创业教育对企业家精神、创新型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而创新型经济发展呼唤创业教育,并对创业教育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使我国创新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需要大力普及各种类型的创业教育,培养学员的企业家精神,使更多人参与加快完善创新型经济的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11年安徽三市对返乡农民工进行的调查资料,考察了农民工在流动过程中和返乡以后的梯次流动。农民工不仅在流动的过程中实现了职业的梯次流动,在返乡以后也会实现职业的梯次流动。农民工的个人特征和流动经历对农民工返乡前的职业梯次流动有显著影响,农民工的个人特征、流动经历、家庭条件和政策支持力度都会对农民工返乡后实现职业梯次流动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企业家精神发展维度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家精神是建基于现代生产方式之上的一种价值观念、精神气质和文化品格,是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及推进物,更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路径。企业家的历时性,市场经济和思想观念的变动性都决定了企业家精神必然具有发展维度。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住房政策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中国城市住房市场中存在明显的分割,"城中村"等居住环境恶劣的"非正式"住房容纳了大量农民工。通过构建一个农民工住房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本文发现,针对农民工的单纯住房数量的供给在低端产业占主导时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明显,但在高技能产业比重逐渐增加时其效果逐渐衰减。相反地,改善农民工居住环境的政策能够使住房供给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具有可持续性。同时,这类改良政策能够减少潜在的社会冲突所导致的社会资源非生产性损耗,使得分给城市原有居民的"蛋糕"份额也会变大,因此有希望成为一个可以自发实现的内生政策变迁过程,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实现城乡融合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8.
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是当前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重要社会问题。其主要表现是子女入学难、受歧视、升学考试难和受教育质量堪忧等。造成进城务工者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根源在于二元经济结构下的户籍制度、教育资源分配和教育体制等方面。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体制创新,并制定出适当的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主力军,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学术界对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进行了大量研究与探讨,提出了不少有益的见解,但是绝大多数农民工未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文案调查、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文献梳理,评析总体研究现状来进一步研究相关的对策,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