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面对新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研究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就很有必要。文章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一个包含能源要素的二级CES生产函数研究了新疆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增长问题,在扩展的模型中忽略了技术因素,增加了环境对新疆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推动新疆经济增长的要素中,资本的贡献最大,其次是劳动力,能源的贡献最低。同时,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也很高。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黔东南州是贵州省政府确定的生态文明建设实验区。为了定量地研究该地区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采用1978—2010年的区域生态足迹、万元GDP生态足迹进行分析,以及对区域生态足迹和GDP进行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经济的增长,黔东南州的生态环境受到的影响呈逐年加大趋势。单位GDP的增长消耗生态环境资源逐年减少,但远高于全国,但差距逐渐缩小;1978—2010年的GDP和生态足迹的相关系数r=0.977呈高度相关,充分说明黔东南州GDP的增长与环境消耗关系比较密切。进行回归分析和曲线拟合的结果表明,生态足迹(Y)与GDP(X)的拟合曲线冥函数:Power的拟合度最好(判定系数R 2=0.995)。拟合曲线显示,33年来,其生态足迹的增加,明显地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当前河北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和转型起步的“叠加阶段”,如何解决城镇化提速提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成为河北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全面分析了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符合河北实际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及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环境管理制度创新是我国应对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破解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关系难题的必然选择。针对生态文明建设对环境管理转型的要求,以推动科技创新为视角,对环境管理制度的创新设计思路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监管、激励和文化道德3类制度,分别提出了基于推动科技创新的制度创新设计要点和具体政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有效实施环境管理,达到经济与环境双赢发展的目的提供参考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加强环境治理,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当前全社会的共识。文章通过识别当前中国环境治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环境治理体系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建议,为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国家环境治理体系的建设和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6.
周生贤 《环境经济》2009,(12):10-12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新要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提到全党面前,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建设生态文明再次做了强调。这为解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人与自然的突出矛盾指明了方向,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王旭梅 《当代经济》2012,13(13):82-83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进入重化工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资源环境制约的现实选择,更是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客观需要。本文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以实现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为目的,从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环境要素是生物生存的基础,能够反映以人为主导的经济系统和以自然环境为主导的环境系统的相互关系。环境要素的特征包括公共物品属性、经济功能性、稀缺性、制度约束性、效率扭曲性、问题表现的滞后性。环境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路径为一是通过市场机制,二是通过外部污染—内部收益—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污染红利与环境红利共同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实证结果显示,我国目前环境规制和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仍不稳定,落实生态保护环境效益外部化、生态保护成本内部化的转换机制可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文章提出两型社区内涵,并在生态文明视域下进一步提出两型社区建设体系、理论逻辑框架以及两型社区物理环境、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建设策略.提出两型社区的物理环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物质基础,制度环境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重要保障,人文环境是两型社区建设的最终归宿,其最终目标是培育社区居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这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十八大报告从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高度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见,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文章从四个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解读:首先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纬度,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其次论证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纬度,即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健全资源环境生态保护体制机制;再次从技术纬度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解读,强调加大污染防治力度,促进自然生态修复;最后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文化纬度,即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文章认为,只有从经济、制度、技术和思想文化四个方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2.
潘维 《开放时代》2020,(1):209-223,M0008
社会进步主要基于公共生活演进的自然逻辑,而非应然的价值观和典章制度。如同城池是社会文明的最初门槛,社会的先进与落后主要反映在当今大都市的治理体系中。放弃而今流行的各种两分标准,着眼于国家在生存竞争中的兴衰,作者以两个前提下的三大标尺去解释和衡量社会形态的先进与落后。两个前提是:先进基础设施的密集程度和国防的强大程度。三大标尺是:维护公共财产及其使用秩序的程度,精算公权使用成本与收益的程度,以及劳动者再生产的社会化/均等化程度。可用三个要素证伪上述理论:能否粘合精英与平民,给较大规模的国家提供较强内聚力;能否对国外群体产生较强吸引力;能否为技术与知识的创造和普及提供较优越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Ecological economic benefit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rom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economic benefit, I put forward the general formula for the benefit of ecological economy and the appraisal methods of the ecological economy. Theory on ecological benefit and economic benefit is the base of the benefits of ecological economy To some extent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economy, theory and practice on eco-agriculture are both the production made from opposition and unify of ecological benefit and economic benefi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 type saucture, which will give the theoretical bases for enhancing the ecological and economical benefits.  相似文献   

14.
生态经济区建设原理初探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生态经济区建设原理的探讨是适应当前国内蓬勃发展的生态经济省(市)建设的要求,本文就生态经济区的概念,内容,区域生态位和“发展位”,及以为生态创新的概念和作用进行了探讨。其中特别突出了关于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生态文化建设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对市场经济传统理论和经济法产生的沿革的对比,对生态经济下生态正义与经济法的时代使命进行了分析,看到了市场经济下的传统经济理论成为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并指引了经济法调整经济运行的目标。文章发现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和生态经济思想的提出,经济法的理论基础发生了改变,经济法的价值体系也应该做出调整,经济法的时代使命也必然发生改变。文章得出生态经济下的生态正义的结论,立足于经济法价值体系与时代使命的关系,通过对经济法的传统价值和传统使命的回顾,对经济法新价值与新使命进行分析概括,对架构经济法价值体系的经济学理论前提即生态经济人思想加以论证,最后总结了经济法的新的价值内容和价值实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我国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进入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世纪,生态伦理教育是解决生态危机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林业院校大学生作为新生社会生产力的中坚力量,其生态道德的水平和观念决定着我们民族的发展和未来。生态危机语境下对大学生开展生态伦理教育有利于使大学生确立生态危机和环境保护参与意识,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感与欣赏之情,引导他们做一个保护生态、尊重生命、善待自然和适度消费的理性生态人。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详细阐述国内外在流域生态补偿概念、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及机制设计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流域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生态资本构成要素解析——基于生态经济学文献的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资本是一种新型的未来资本,更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资本.生态资本理论研究是全球生态化发展进程中不可回避的基础课题,而明晰生态资本的构成要素不可或缺.本文通过对生态经济学文献的回顾,梳理了生态资本的概念界定、生态资本的价值评估、生态资本运营等问题,认为生态资本的构成要素应该包括使用价值、产权、生态技术和生态市场.在理论上廓清生态资本的范围,有利于在实践中明确生态资本运营的方式和过程,为生态资本运营提供可资借鉴的范式.  相似文献   

19.
产业低碳化是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是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方式。从新能源产业、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林业四个方面探讨,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经济增长及其质量问题是政府和学者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科技进步贡献率作为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参考指标有一定的科学性。文章从结构生产函数入手,通过引入势效系数,使得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更加科学。文章在具体测算过程中,对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存量以及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劳动数据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发现这五个变量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从而可以说明建立的回归模型更加符合统计学规律。最后,以回归模型为基础,按照文章关于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的方法,测算了河北省1990-2012年间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并针对测算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河北省经济调控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