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国赟  季泽 《新智慧》2003,(12B):40-40
我国国家审计体制的改革一直是学术界重点研究的课题,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构想。典型的观点如下:第一种,改现行行政模式的国家审计体制为立法模式,在立法模式下实行省以下审计机关的垂直领导(项俊波20001);第二种,国家审计机构仍隶属于国务院,但改地方审计机构的双重领导体制为单一垂直领导体制(吴联生2002);第三种,建立一种  相似文献   

2.
我国国家审计模式重构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国家审计属于典型的行政模式,即各级审计机关隶属于各级政府,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受双重领导。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现有的审计模式在许多方面都阻碍了审计机关职能的行使和审计目标的实现,审计独立性得不到充分保证,因此,针对现行审计模式的缺陷,应改革我国现行的国家审计模式,逐步建立立法型审计模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的国家审计体制对我国20年来的经济建设发挥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其地方审计机关以本级政府领导为主,审计工作开展受政府领导认识程度的影响,政府一把手领导审计工作未完全到位,审计经费难以有效保证等局限性也日益表现出来,影响了审计监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为了提高我国政府审计的独立性,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由行政型审计体制向立法型审计体制过渡;二是实行地方审计机关垂直管理;三是改变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任免方式并在法律中明确规定其任期和待遇;四是审计经费单独列入国家预算。  相似文献   

4.
焦婷  王冬 《新智慧》2005,(4):32-33
国家审计制度恢复至今,其日益突显的弊端使得对国家审计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改革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本将对国家审计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5.
焦婷  王冬 《新智慧》2005,(10):32-33
国家审计制度恢复至今,其日益突显的弊端使得对国家审计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改革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本文将对国家审计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6.
法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精髓。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腐败治理必须严格依照法治的原则要求。处于转型阶段的波兰,其国家审计在法治的基础上依靠为议会制定法律提供服务、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服务、监督法律体系的运行、监督政府政策的执行四个路径服务于腐败治理的需要,最终实现国家审计"帮助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国家"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7.
8.
政府审计制度的重要性在国外已经得到普遍认可和重视。当前,虽然我国政府审计制度的建设已取得长足的进展,较好地发挥了审计监督职能,但在原有经济基础上建立的审计制度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暴露出许多缺陷和不足。基于这一背景,文章以我国现行政府审计制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政府审计制度发展变迁、现行状况及其缺陷诸多特点,提出了一系列完善我国现行政府审计制度的方法和措施,以期我国政府审计制度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防范与揭露腐败,是国家审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重要途径。捷克最高审计署依法参与反腐败的经验与做法,在国有企业财务收支、政府采购合同和欧盟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审计实践,尤其是针对腐败的预防提出的建设性的要求,可以为我国国家审计所借鉴。另外,捷克最高审计署为了提升自身的反腐败审计水平,在加大对员工信息化审计培训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反腐败审计的合作,取得了一些成果。我国国家审计可以借鉴捷克最高审计署的反腐败审计经验,更好地参与国家治理。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形势下,中国政府倡导服务型政府管理体系构建,国家审计管理工作是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基础工作,是国家治理的监督自控制系统,可促进国家治理系统稳定与有序发展。审计管理作为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科学管理理论指导下,探索国家审计管理的一般规则,完善国家审计系统管理,有效整合审计资源,开展综合治理工作,深化政府审计管理工作改革,解决国家审计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协同理论构建了国家审计工作的内容框架和合理的审计模式,为政府审计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体化管理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国家治理是国家审计产生的根源、发展的方向;国家审计又服务于、反作用于国家治理,不断推动和完善国家治理。国家审计是以国家治理的内涵和核心价值为导向,以公共受托责任理论为基石,接受人民授权行使监督权,保证公共受托责任得到全面有效的履行。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政府审计的独立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海林  张集琼 《全国商情》2010,(15):53-54,57
本文对我国行政型政府审计管理体制下政府审计的独立性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政府审计是缺乏独立性的,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两项措施:变“双重领导体制”为“单一垂直领导体制”;引入社会审计机构,促进政府审计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13.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行政公权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兼具执行性和监督性,其根本使命是监督国家财政支出,目标是完善国家治理。国家审计在表达人民意志,提升政府透明度,建设责任政府,促进民主法治等方面发挥其积极作用。国家审计机关通过经济责任审计、政策执行审计、政府投资民生项目审计、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等方式,增强执政党的政治合法性,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  相似文献   

14.
国家治理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国家审计作为该系统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发挥着特殊的功能。腐败是滥用公共权力侵占公共资源为个人谋取私利的行为。作为国家治理的主要内容,腐败治理离不开国家审计。以匈牙利构建其国家腐败治理系统的框架为例,分析国家审计在其中的功能定位、作用原理以及具体表现,能为我国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充分发挥腐败治理的功能提供有价值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国家审计监督适用行政型国家审计模式,审计法制建设相对滞后,财政审计绩效较低,具有浓厚的内部监督色彩,难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作为高层次社会经济监督活动的国家审计监督,其自身的结构和机制是决定其作用与效果的关键所在。为此,该文大胆设计了“两步走”战略,认为要科学适用立法型国家审计模式、更新审计观念、健全审计法制、提高财政审计工作的实质性程度,以解决同级监督、内部监督的软弱局面。  相似文献   

16.
我国行政型国家审计模式生成于特定历史时期,为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此种国家审计模式存在审计监督功效难发挥、审计经费得不到保证和审计报告透明度较差等明显缺陷和不足.为此,我国的现实选择是逐步实现由行政型审计模式向立法型审计模式转变,使国家审计从内部监督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外部监督,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立法型国家审计模式.  相似文献   

17.
审计问责作为一种监督公权的制度安排,有利于加强政府责任、实现国家良治,因而成为国家治理不可或缺的工具。当前我国审计问责制在问责主体、问责客体、问责范围、问责程序、问责法规和问责信息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审计问责制度,这样对促进政府达到良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问责主体、问责客体、问责范围、问责程序和问责信息五个方面着手,提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国家审计问责制度的具体方案,旨在解决"后审计风暴时代"我国审计问责制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真正将审计问责制度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国家审计体制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我国国家审计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国家审计众多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国家审计体制的不完善。在对世界主要国家 国家审计体制进行研究之后,提出建立立法型国家审计模式,采用垂直领导与分级领导相结合领导体制的国家审计体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在推动国家良治的进程中,国家审计发挥作用的路径有四:一是针对国家治理所依赖的经济基础进行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二是针对国家治理效果进行的"绩效审计";三是针对国家治理掌权者所进行的"经济责任审计";四是前三种路径的拔高、升华和统一终点,即为实现推动社会进步和构建和谐社会最终达到国家良治目标而进行的社会责任审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