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碳税征收对我国宏观经济及碳减排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构建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DCGE)模型,模拟分析了2007-2020年期间不同碳税水平、不同能源使用效率、不同碳税使用方式对二氧化碳减排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边际变化率、部门产出及其价格、经济发展、社会福利等变量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随着碳税税率的增加,单位碳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边际变化率呈现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相比较而言,能源使用效率越高,单位碳税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边际变化率越大;在能源消费环节征收碳税,同时降低居民所得税税率,并保持政府财政收入中性,可以实现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同时使得社会福利水平有所增加,从而可以实现碳税的“双重红利”效应。  相似文献   

2.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碳税对约束二氧化碳排放、促进环境保护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碳税理论的研究,分析了国外碳税制度设置的情况,并从我国实际出发,针对我国"十二五"时期财税体制改革具体要求和当前我国税收体制的现状,结合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对未来我国碳税制度设计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西方国家较早开始了碳税征收的实践,国外碳税政策的实行在产业转型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梳理国外部分国家的碳税政策情况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情况,分析碳税对于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通过比较和借鉴国外碳税政策,提出我国实施碳税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温度升高导致地球生态系统出现灾难性变化,首当其冲的是发展中国家。为此,绿色和平组织 积极呼吁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停止燃烧化石燃料  相似文献   

5.
中国节能减排的努力及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1月份,国际能源机构(IEA)预计,按照当前的发展态势,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2010年之前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排放国.国际社会对我国温室气体的排放,特别是以化石燃料燃烧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情况越来越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6.
近几十年来,全球的气候变化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在中国,我国政府已经把节能减排列入了工作的重点,十二五期间,碳税的开征已经提上日程。开征碳税,目的在于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本文在分析碳税的理论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碳税制度的设计提出了大体构想。  相似文献   

7.
碳税是针对二氧化碳排放而征收的税,它是一种环境税。碳税的征收会提高石化能源产品的价格,价格的提高会促进资源的节约利用、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会让新能源在价格上更具有竞争优势,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在当前我国尚未对企业设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的背景下,推行碳税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关于是否开征碳税的论证由来已久,我国预计将在2020年全面启动碳税工作。文章基于国内外的碳税研究与实践,提出考虑环境治理成本的碳税设计思想,依据二氧化碳排放数量与环境治理成本数量关系,预测我国未来碳税水平。研究发现包含环境治理成本的碳税大体上与环保部确定的高税率接近,而从长期趋势来看,远远低于欧盟国家的碳税水平。因此,有必要在设计碳税时考虑环境治理成本,通过税收调节实现政府财税与环境治理的"双重红利"。  相似文献   

9.
一、碳排放与气候变化 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总称. <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它占温室气体排放的比例最大(达到76.7%).国内外大量观测事实和研究结果表明,自工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燃烧、水泥生产、森林砍伐、土地利用变化等碳排放活动,造成大气中含碳温室气体浓度持续增长,使全球气候出现近千年来从未有过、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0.
高效利用国土空间与碳排放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仅次于化石燃料的第二大排放源。实现国土低碳利用与开发,控制开发强度,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不仅有助于实现主体功能区战略,促进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而且对于2020年单位GDP实现二氧化碳减排40%~45%的约束性目标具有现实意义。一、国土低效开发导致碳排放增加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且  相似文献   

11.
碳税目的在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促进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经济的有效手段。在我国开始征收碳税,将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十二五"规划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本文介绍了碳税的概念、国外发展历程以及国内进展情况,从多个角度论证了开征碳税的必要性,并在分析国外经验结合本国实际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的实施过程提出了一些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姜博耀 《价值工程》2019,38(18):52-53
目前,化石燃料已经提供了世界86%的能源,预计未来石油需求将会增加,同时,二氧化碳(CO2)的排放导致温室效应,因此,开发一种只需低成本基础设施同时碳排放低的新型机车,以此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根据科学报告,氢能源,作为一种新型能源,是电力等能源的载体。但使用氢燃料电池驱动的列车可能会发生事故,因此,对密闭空间氢气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进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企业技术开发》2009,(7):22-22
一家新兴的美国公司发明了一种可以将二氧化碳和水变成生物燃料的方法,使用该方法,每英亩每年可以制造2万加仑生物燃料,如果该方法可行,在美国交通领域,用生物燃料取代化石燃料将成为可能,而且,生物燃料的售价也将同化石燃料不相上下。  相似文献   

14.
对碳税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是否开征碳税,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学者也进行着激烈地争论。目前,碳税已在芬兰、瑞典、丹麦等国家或地区征收。征收碳税被认为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之一。笔者分析了这些国家或地区在碳税征收方面的经验,并对我国碳税征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否开征碳税,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学者也进行着激烈地争论.目前,碳税已在芬兰、瑞典、丹麦等国家或地区征收.征收碳税被认为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之一.笔者分析了这些国家或地区在碳税征收方面的经验,并对我国碳税征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最大碳库,对维持陆地生态平衡、维护生态安全、防止生态危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大量化石燃料消耗形成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逐年增加,至2013年底,中国碳排放总量位居全球第一。由于排放积累效应而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森林碳汇问题已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  相似文献   

17.
解密三色氢     
氢元素在地球上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水和化石燃料中.氢能作为一种二次能源,需要通过制氢技术进行"提取".现有制氢技术大多依赖化石能源,无法避免碳排放.因此人们根据氢能生产来源和生产过程中的排放情况,将氢能分为灰氢、蓝氢、绿氢.  相似文献   

18.
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变暖问题,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迫在眉睫.碳税是国际公认最强效的碳减排手段之一,合理征收碳税将最终产生社会福利正效应.基于此,探讨碳税政策的经济影响,从双重红利效应、碳税累退性效应和替代效应等三个视角分析碳税政策的社会福利,对碳减排驱动、社会福利约束以及细分行业地区的碳税政策进行展望,提出碳税政策实施应坚...  相似文献   

19.
燃烧化石燃料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是当今世界性的严重问题。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要释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等有害化学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畜,导致机体癌变,产生酸雨,形成温室效应。对此,国家要求电力企业必须配备安装脱硝装置,用以降低对环境的破坏。文章对燃煤锅炉脱硝系统的运行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政府已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达到15%左右。文章在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0%~45%目标的基础上,解析了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主要驱动因素,揭示了经济增长质量、提高能效和优化能源结构与碳强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对未来碳排放约束下的节能目标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