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左淑慧 《河北企业》2007,(10):11-12
一、谨慎性原则的内涵 《企业会计准则》第二章第18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第11条第12项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这是《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对会计核算中贯彻谨慎性原则的一般要求。  相似文献   

2.
李国田  邓国萍 《企业经济》2002,(12):146-147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守谨慎性原则的要求,谨慎性原则,又称保守性原则,它是指资产计价及损益确定时,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或金额可供选择时,会计人员应选择对本期净资产及利润较为不利的方法或金额.稳健原则虽萌生于会计受托责任盛行的19世纪,而真正的起因则缘于会计估计和不确定因素.由于会计信息有些是由估计而来的,而未来的经济活动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要求会计人员对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应保持必要的谨慎态度,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用一种不虚增资产和利润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发生的收益,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者保持应用的警惕,以应付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谨慎性原则已应用于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全过程中,并取得一定的绩效.但在应用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加以探讨,以求改进.  相似文献   

3.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十八条规定: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这实际上就是指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所要遵循的谨慎性原则。本文试图探讨一下谨慎性原则的涵义及其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谨慎性原则起源于中世纪财产托管人解脱其受托责任的策略,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前是一项占支配地位的会计原则,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谨慎性原则逐渐成为披露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特征的会计信息的修订性原则。我国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都把谨慎性原则作为一项重要的会计核算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  相似文献   

5.
钟齐整 《会计之友》2007,(9S):64-66
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企业难免会遇到许多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为了防范这些风险对企业正常经营造成的不良影响,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新《企业会计准则》在很多方面都强调和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严格要求企业不得抬高资产或收益,也不能压低负债和费用。本文从十个方面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去年,财政部颁布了全国统一的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2001》。打破了以往分行业、分企业组织形式制定会计制度的格局,对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统一性和有用性起着重要作用。此次改革,突出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会计核算一般原则方面新企业会计制度在原有的12条一般原则基础上,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某一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重于其法律形式。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例如:预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WTO的加入,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会计信息能否全面、系统、正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无论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还是对投资的正确决策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美国能源巨头安然公司的倒闭,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该公司严重违反了谨慎性原则,为了使股票价格  相似文献   

8.
稳健性原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存在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经济事项所持的会计处理的信条之一,也是当今各国会计界奉行的原则。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于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已确立了该项原则并在陆续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中得到了进一步体现。  相似文献   

9.
本介绍了谨慎性原则的内涵及其特征,阐述了旧会计制度下谨慎性原则的内容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新企业会计制度下谨慎性原则的内容及新旧制度下相关业务实施稳健原则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李梅 《河北审计》2002,(9):32-3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会计信息失真,高估资产、利润,粉饰会计报表的情况时有发生。企业经营活动的不稳定是谨慎性原则产生的基本前提,这一原则在我国运用于1992年,经过近十年来的应用其内容越来越丰富。作为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又赋予了新的内涵。现对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制度》中运用的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看法。一、在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自主选择的余地更大(一)坏账准备计提:原制度规定必须按国家统一规定的比例计提,已经发生的坏账损失必须…  相似文献   

11.
祁敏霞 《陕西审计》1999,(C00):36-36
谨慎原则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公认的重要会计准则之一。1992年我国会计改革逐步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这一原则作为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引入,并通过《企业会计准则》向全国颁布实施。从近几年的会计实践看,谨慎原则的运用,为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营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这一原则已成为企业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实现自我保护的重要手段,但是,我国会计核算运用谨慎原则的时间毕竟不长,有许多问题,包括人们对它的认识、应用等一系列涉及理论与实践方面的问题,还有持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从2001年1月1日开始实行新《企业会计制度》。新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充分贯彻了谨慎性原则,对那些不符合会计要素定义、不符合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内容进行了修改,从制度上杜绝了企业虚盈实亏、短期行为和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谨慎性原则的定义及其概念解读 1.定义。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这就是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  相似文献   

14.
15.
唐欣 《现代企业》2006,(1):61-61,67
近年来,财政部通过对《企业会计制度》和五个具体准则的修订突出和强调了谨慎性原则的应用,为企业实行谨慎性会计处理奠定了政策基础。如在“建造合同”准则中对工程预计损失的确认;“或有事项”准则中对预计损失的确认;修改后的“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两个准则中基本上不允许确认收益等等。这一系列现象表明谨慎性原则的影响正在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16.
1、谨慎性原则的含义。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之一。它是指在会计环境中存在不确定和风险或是在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的精确性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应运用谨慎的职业判断和稳妥的会计方法进行处理。也就是说.按照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凡是可以预计的负债、损失和费用,我们都应当予以充分地记录和确认,而没有十足把握的资产和收益则尽量少计或不计,  相似文献   

17.
李冬梅 《活力》2014,(6):59-59
会计核算是供水企业最根本的工作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所以谨慎性原则应用在企业会计中有着关键作用,它能够防止企业在统计资产收益上夸大虚实,还能保证会计提高真实有效的信息保证用户的利益以及企业的利益。供水企业在针对会计素质方面要进行综合审定,要能合理应用及充分了解谨慎性原则观念,有效杜绝一切会计危害三方利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规范企业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于1999年6月28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填补了我国会计规范的一项空白,并充分体现了会计处理的谨慎性原则,其实施必将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降低会计报表风险,更利于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服务。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原则),是指在会计处理时谨慎小心,尽可能选择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并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该原则在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活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一、在会计确…  相似文献   

19.
<正>一、谨慎性原则的涵义谨慎性原则又称为稳健性原则,其主要特征是稳健和保守,新《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中第二章第十八条规定: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