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浅谈“小金库”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金库"即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应列入而未列入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小金库"的存在,有很大的危害性,应从源头治理上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2.
田国志 《新远见》2011,(7):85-89
一、“小金库”的形成及其危害 “小金库”的来源尽管名目繁多,但其实质都是采取欺骗手段使国家资产逃避财务监督的,转变为单位或个人非法使用的行为,国有企业”小金库”的形成主要表现形式有隐匿收入设立”小金库”:虚列支出设立“小金库”:转移资产设立“小金库”;其他形式设立“小金库”。与贪污和私分国有资产等腐败犯罪和采取欺骗手段侵占国家财产的性质如出一辙。  相似文献   

3.
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中,我们发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主要存在如下十五个方面的问题:1.隐瞒收入私设"小金库"。"小金库"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小金库"来源各异形式多样,主要有九种形式:一是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设立"小金库";二是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小金库"。将单位门店出租或下拨所属  相似文献   

4.
王冬云 《活力》2011,(2):30-30
“小金库”即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小金库”不仅造成国家和国有企业收入的流失,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败坏社会风气,还是诱发和滋生各种腐败、职务犯罪的温床。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小金库”.遏制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是我们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一、何谓"小金库"(一)旧定义:1995年,在国务院办公厅批转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意见的通知》中,将"小金库"定义为: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人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  相似文献   

6.
"小金库"俗称"小钱柜"、"私房钱"、"账外账",是指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挪用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小金库"具有分散性广、隐蔽性强、危害性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李扬 《审计与理财》2014,(10):15-16
正所谓"小金库",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作未作本单位规定的财务账收入而在账外列收支的各项资金及其形成的资产。《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的具体规定》中明确指出"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单位收入和应上缴收入,且未列入本单位财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近年来,虽然"小金库"呈逐年下渐趋势,但仍有一些单位心存侥幸,有禁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一些单位私设“小金库”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些“小金库”已成为国家资产和税收流失的“黑洞”,滋生腐败现象的“温床”,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一、“小金库”的来源 “小金库”是指单位或部门违反国家财经法规,侵占、截留、隐匿国家或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会帐目、私  相似文献   

9.
正"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单位收入和应上缴收入,且未列入本单位财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小金库"其外表形形色色,内在错综复杂,表现五花八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用营业收入、合作经营收入设立"小金库"。2.资产处置、出租、使用收入,变卖、处置单位废旧物资、材料、废料、旧货物品等收入不纳入财务核算形成的"小金库"。3.用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或政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办发[1995]29号文,“小金库”指的是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所指的各项资金应当是包括国有、集体单位的资产及其收益。从这一定义来看,其涵盖的范围是相当广的,应当说已涵盖了  相似文献   

11.
账外资产俗称“小金库”、“黑仓库”,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会部门账簿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而私存、私放的货币资金和各种财产物资。多年来,账外资产的问题一直非常突出,不仅造成单位和国家的收入流失,导致会计资料失真,扰乱了经济秩序,而且诱发了各种腐败现象。账外资产的来源基本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第一,采取收入不入账方式,不出具发票、不作收入凭证,以各种手段转移收入,将资金存在本单位正式账簿之外。包括各种销售收入;出租收入;投资收益;出售残次品和边角废料收入;处理各项固定…  相似文献   

12.
2009年《关于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将“小金库”定义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及其形成的资产。“小金库”的存在,不仅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的流失。  相似文献   

13.
张喜瑞 《企业导报》2011,(20):15-16
<正>所谓"小金库"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小金库"的存在,不仅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诱发和滋生一系列腐败现象,严重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是妨碍经济健康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危害党和国家各项事业  相似文献   

14.
一、“小金库”的定义、来源和去向 1“小金库”的定义 所谓“小金库”,依据国办发【1995】29号文件规定.指的是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种资金”。  相似文献   

15.
朱雨 《活力》2011,(8):241-241
“小金库”是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它具有普遍性、顽固性、多样性、隐蔽性、随意性和违规性,通过隐瞒截留收入、虚列支出套取资金和转移资金形成,通常是以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固定资产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6.
一、“小金库”的定义、来源和去向 1“小金库”的定义 所谓“小金库”,依据国办发【1995】29号文件规定.指的是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种资金”。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局对区属6户工业企业进行了调查,发现国有资产的流失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1、截留各项收入形成“小金库”。在调查中发现两个企业有“小金库”,一个是出租房屋收入;一个是代销商品的收入。2、有的固定资产,不列入账内,形成了账外资产。某企业用代销商品收入购置手机两部,在企业破产时拒不交回。某企业的厂长把用“小金库”购置的摄像机长期放在自己家中,离任后也未主动交回。3、在不规范的产权交易中,把资产廉价出售,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某企业的厂长自己用5万元买了企业价值10万元的进口小汽车。4、对下属核算单位“以包…  相似文献   

18.
“小金库”是指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纳入预算管理或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法定账内核算.私存私放的各种资金。近年来,国家三令五申禁止私设“小金库”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从审计情况看,随着国库集中支付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单位可支配现金的减少,“小金库”在一些单位或部门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其设立方式、存在形式也在不断翻新,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由“小金库”引发的矛盾及职务犯罪也时有发生,必须认真治理。  相似文献   

19.
"小金库"屡禁不止 国家在多年前就已经三令五申要求彻底清理和杜绝"小金库",可是至今仍屡禁不止.从审计工作中我们得知,私设"小金库"虽然是一种违纪违规行为,但到目前为止,还有许多敢于违纪违规的单位和领导,私设"小金库"现象不仅存在,且较为严重,从"小金库"的数额来看,少则几万元,多则几百万元;有的甚至"小金库"中的收入超出正常账务上的收入;从其时间来看,有一次性的、短期的、也有时间长达近十年来未被发现的;从方式上看,有采取截留、转移收入(含收取的其他收入,房租收入、变卖的资产收入、投资分红收入、返利收入等),虚列支出、转移资金利用往来账款套取资金,利用单位特别是下属单位资金缴拨关系,转移资金,利用已注销的内设、下设机构和账户私存私放收入等.  相似文献   

20.
宁平 《企业导报》2012,(20):57-58
"小金库"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小金库是很多腐败现象得以蔓延的"财政支柱"。中央虽三令五申,却依然未能阻止小金库的扩张和蔓延。作者从六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