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挥广播优势越来越受到新闻领导机关和广播战线从业人员的重视。而集中体现广播宣传优势的话筒意识十分重要。要树立宏观话筒意识,提供长期训练话筒意识的阵地,建立和健全有形控制制度,制定激励政策,鼓励和调动广大编采人员重视和树立话筒意识,全面提高广播宣传质量。  相似文献   

2.
葛玉舟 《发展》2011,(2):75-75
新闻稿件能否真正发挥其宣传作用,与播音员如何发挥聪明才智在原有新闻稿件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下面就自己在日常播音工作中所得的点滴体会,谈一点体会。 一、广播新闻播音的特征要求  相似文献   

3.
王宇航 《理论观察》2009,(2):167-168
广播新闻的现场报道是广播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边观察、边采访、边口述、边录音而制成的一种广播新闻报道形式。它具有传递迅速,现场感强等优势,最能发挥广播的特长。因此,广播电台的记者应充分掌握广播的特点,切实搞好新闻现在报道。  相似文献   

4.
广播事业曾是新闻宣传的主要阵地,但近年来,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的电视逐渐取代了广播的主导地位,广播事业呈萎缩、滑坡趋势。为扭转这种局面,必须发挥广播自身优势,拓展生存空间;强化精品意识,提高文化品位;扩大广播阵地,增强后劲;提高经济实力,加快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5.
郑士炎 《宁波通讯》2013,(23):52-5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构建和发展现代传媒体系,提高传播能力。作为党的喉舌,宁波广电集团新闻综合频率,既要认真学习宣传十八大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构建全角度的城市广播新闻,为打造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广播率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俊  熊静 《科学决策》2014,(2):66-77
论文通过比较学的视角,分析广播新闻与电视、报刊和互联网三种主要新闻传媒形式的不同特点,尤其是本土化、深度性、互动性、亲和力、低成本等优势,引出广播新闻报道中应注意加强的兼容性、灵活性等方面,提出要采用目标管理原则进行节目创新,树立"现场第一"意识的观点,并进而阐述广播新闻报道区别于其他媒介新闻的自我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张诚  李岩 《理论观察》2003,(3):74-75
广播新闻的优势是什么,说起来大家都知道,是音响和传播速度快,但在实践中,广播的这些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其一,新闻节目中音响少。在大部分电台每天的新闻节目中,带响的录音报道所占的比例很少,甚至有的电台在连续几天的新闻中一个带响的报道也没有,从内容到形式上都缺乏活跃的因素,试想这样的新闻怎么会吸引听众?其二,  相似文献   

8.
岳海花 《魅力中国》2010,(4X):68-68
广播新闻节目是各级广播电台尤其是新闻台的立足点,它处于全局的核心地位,因此,我们必须精心去打造每一台广播新闻节目,而广播新闻节目质量的提高,编辑工作显得至关重要,文章就此提出论点,指出了编辑及编辑能力在提高广播新闻质量和效率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如何提高新闻编辑的能力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殷庆亮 《魅力中国》2010,(31):126-126
广播新闻节目是否具有可听性,是否具有吸引力,能否达到预定的宣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节目的策划和加工。广播新闻主播的策划和编排水平,直接影响到整档新闻的播出质量。  相似文献   

10.
袭延春 《理论观察》2005,(3):123-124
当今世界,广播媒体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一是信息技术的普及挑战传统新闻控制。二是多元话语空间客观上增加了新闻控制的难度。三是广播的成本控制难度加大。要想使广播在众多的传媒中脱颖而出,必须转变观念,使节目在内容、形式上都要做相应的调整。把握“特快”优势,把握“伴随”优势,把握“互动”优势,把握“低成本”优势。  相似文献   

11.
音响是广播的生命——浅谈音响报道在广播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新闻媒介的竞争中,电视的直观性显示出强大威力,广播必须在"听"字上下功夫。音响报道就是一种较好地发挥广播特点的报道形式,它的长处就是能充分发挥声音的优势。广播中的声音包括语言、音响和音乐,如果广播中出现了丰富多彩生动的新闻事件的现场音响、人物活动、谈话的音响、悦耳的音乐和歌曲以及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它们能刺激人们听觉器官,使大脑兴奋起来,才能引发听众的注意。  相似文献   

12.
钱滢 《魅力中国》2011,(11):6-6
随着各类新媒体的高速发展和成长,其给传统媒体的现实冲击变得越来越强,尤其对于具有相当长发展历史的广播新闻来说,新媒体带来了不可回避的冲击和挑战。广播新闻应发挥其作为唯一非视觉传媒的优势,适应现代新闻报道的需要,突出广播迅捷、音响丰富等特色,在内容和形式上创新,以把挑战化为机遇。  相似文献   

13.
肖岩 《发展》2011,(7):100-101
广播新闻现场报道是指记者对新闻发生的现场进行采访和报道,运用实况音响和现场解说描述新闻事实和现场情景的报道形式.当主持人或记者在现场把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工具播报出去时,听众立刻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新闻的传播效果得到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春晚·美图     
王华图 《东北之窗》2013,(20):70-72
2011年1月25日下午,由大连市委宣传部、大连报业集团与大连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市新闻单位2011新春联欢会《走到一起来》在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热闹上演。这是一次宣传新闻界的欢乐盛会,曹英明担任总导演。主持人是来自市委宣传部的刘晓峰、大连报业集团的张嘉树和广播电视台的高雁、李萌。  相似文献   

15.
李秀娟  孙文彬 《黑河学刊》2003,(5):72-72,74
边境地区广播新闻如何创新,是广播新闻工作者肩负的使命,无论是节目的内容和形式,表现手法和选取的角度都要创新,但最根本的是思想要解放,意识要更新。  相似文献   

16.
当前,新闻的内涵与外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原有的国内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体育新闻等基础上,又增添了时政新闻、农业新闻、工业新闻、教育新闻、军事新闻、交通新闻、文化新闻等。作为三大传播媒体(也可以称为四大传播媒体,即新增加的因特网)之一的广播,显露出新的发展态势。在社会交流以人际交流为主的时代,理性思想传播的途径主要是交谈和演说,因而声音的传播显得十分重要。广播比电视有更多的空间灵活性,它趋向于将人口中不同阶层、将那些被印刷媒体隔绝了的人群,都放进同一个共同领域。广播造就的是一种独立存在的声音世界,这是无可替代的。就广播新闻的特点而言,在具有原来“新、短、广、快、活”特点的同时,又增添了同步直播、现场音响、报道平民、表达多样(指播音与主持)等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王凯峰 《理论观察》2009,(2):166-167
广播新闻深度报道是运用广播传播手段对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作深入分析并预示其发展趋势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和手法。它通过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透视新闻人物的心路历程,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并揭示其本质、价值及规律,是一种高层次的报道形式。新闻深度报道能扩大媒体的声誉和影响,彰显独家报道优势。做好广播新闻的深度报道需要做多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沈新潮 《魅力中国》2009,(4):26-26,29
广播从诞生到巅峰再到式微,经历了一条类似于抛物线状的轨迹,特别是电视的出现对广播造成巨大的冲击,今天的广播似乎成了一种“弱势媒体”,那么,广播还有没有潜力可挖,它的发展前景如何呢?本文通过对广播与电视两种媒体的比较,认为广播作为一种非视觉媒体,应该充分重视自身独有的声音优势,只有做足声音的文章,在与电视等媒体的竞争中,广播才能占有一席之地,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丁云 《理论观察》2009,(3):184-184
随着广播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广播新闻连线报道也以其形式新颖、现场感强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听众喜爱,被广电媒体广泛运用。连线报道亦叫电话连线采访报道,它以声音为主要传播载体,通过记者在新闻发生现场的口述把新闻信息通过电话直接传输到直播问播报出去。通过记者连线报道的描述,把现场的氛围很好地展示给听众,使听众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有“视觉效果”和现场感,极大的增强了广播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广播新闻的连线报道具有很多优势:  相似文献   

20.
姜文涛 《魅力中国》2010,(11):28-28
随着卫星及数字电视的兴盛,曾经辉煌一时的广播陷入了困境。有人认为广播的衰落是由于电视声像传播手段的优势所致,其实并不尽然。事实上,广播处于困境,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广播的“快”的优势没有得到完全的发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广播在传播技术手段上理应比电视更快、更经济、更简便。但这些年由于一些非技术性原因,广播的“快”不尽人意。仕现今的网络时代,如果“快”的优势仍然发挥不出来。在网络等新媒体的咄咄紧逼下,广播将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