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上市公司财务包装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从制度经济学的三大核心即结构性无知的认识论、多元价值论、自发秩序观的角度来探索公共政策的社会功能。文章认为现代公共政策在解决社会公共问题过程中具有三方面的作用:弥补公众的部分无知,代表其利益;协调基本价值,避免冲突;维护和创新规则,保障行为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3.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造成的全球气温上升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国际碳交易的内涵及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分析,对深入理解、研究国际碳交易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具有非常现实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前主流经济理论对公共政策的分析主要是基于其广泛适用的规则和假设,在进行演绎式分析推理过程中,其所使用的抽象效率标准将公平分析几乎完全排除在外,从而使公共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判断。现实中,社会性个体基于契约理性追求角色意义上的目标及其协调,因此,公共政策首先应考虑的是目标定位与一致认可,这必然要兼顾公平与效率,并全面考虑人类行为的伦理、经济和法律方面,这是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必然产物和要求。政府公共政策及其引导下的集体行动是对个体角色目标的协调一致的表现和结果,因此公共政策只有能够满足诸多个体实现不同的个人目标,才有被认可并得到执行的可能。由此可见,公共政策首先应当有其价值判断,该价值判断建立在共识判断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5.
6.
环境道德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下,人们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约束人们环境行为的思想规范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对环境道德的经济学分析,就是运用经济学的概念、理论、方法来探讨、研究环境道德。  相似文献   

7.
我国近二十年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制度和制度变迁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原理探讨了我国近二十年经济制度变过的逻辑进,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的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一、美国、中国不同会计集团下会计制度的变迁从制度制定主体来看,美国会计制度变迁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k年以前经营者为会计制度制定主体时期。第二阶段:19(年到1933年政府与经营者共同作为会计制度制定主体时期。第三阶段:1933年至今,政府享有一般通用的会计制度制定权、经营者享有剩余的会计制度制定权、注册会计师监督经营者遵守会计制度及行使剩余的会计制度制定权时期。从制度选择集合来看,中国会计制度变迁大体可划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到1978年,采用前苏联的适应高度集中的计…  相似文献   

9.
农业私营企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微观组织制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最紧迫的问题。以农业企业作载体,通过企业之间的联系和产权交易,有利于农业产业的纵横一体化,也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最终实现农业的一元化。培育企业家,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新体系,尤其是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大力举办农业私营企业,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运用产权理论分析了我国新一轮林改前集体林权制度存在产权主体模糊、产权边界不清、收益权实现机制不合理、林木交易选择权被剥夺等现象,林改有助于产权主体的明晰、产权边界的界定、处置权的落实及收益权的确保。运用激励理论说明了对集体林权制度作进一步的合理安排应紧紧围绕利益杠杆,采取切实有效的激励措施以激发林农营林的积极性。国家具有"经济人"特性,运用国家理论论证了建立产权清晰、责权利明确的林业经营制度有助于其"经济人"富民兴林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政府生命周期模型--对公共政策理论基础的重新阐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凤春 《财经研究》2005,31(11):69-78
文章以财政的视角,在一个契约的框架内通过对穷人、富人以及代理人集团博弈的财政过程的描述建立了政府生命周期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重新阐释,得出了公共政策的实质是权利分配、政府通常偏好短期政策操作、公共政策多是"穷则思变"的结果、权威在公共政策施行中起着独特作用的结论.本模型在还政府行为本来面目的同时,可以扩展到对企业家生命周期和对经济史上制度变迁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2.
Social scientists have developed several theories for understanding or evaluating policy change over time. Since all costs or benefits are not internalized owing to positive transaction costs, policymaking is always implemented under cost underestimation conditions and, therefore, is imperfect. I call this trait policy failure in this article. Furthermore, I show that a new framework combining the social costs approach and the legal/economic approach in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is suitable and can be applied to evaluating how past policy failures affect present policy, providing as an example the Fukushima nuclear disaster in Japan.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崩溃,旧比较经济学没有可比较的对象,为新比较经济学创造了条件。本文主要对新旧比较经济学进行了比较研究。从比较对象上看,旧比较经济学主要针对不同经济制度进行比较;而新比较经济学侧重于相同经济制度在不同国家的效率差异。从研究方法上看,旧比较经济学主要是特征描述法,没有建立系统的理论;而新比较经济学采用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创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最后,本文对新比较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及公共选择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政府失灵现象出现,人们开始关注政策工具的创新及"新政策工具"的运用.政策执行者也呼吁采用新政策工具,对新政策工具的关注、分析、引进可以看作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积极回应,是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制,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政策工具的转变和创新对我国提高政府管理的绩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制度经济学三大流派的比较与评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后,西方经济学在经济理论上陷入持久的危机。制度经济学派就是在批判传统的主流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制度经济学按其类型一般分为以凡勃仑、康芒斯为代表的早期制度经济学,以加尔布雷斯、缪尔达尔为代表的后制度经济学和以科斯、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它们分别代表了三种制度观和三种研究思路与方法,各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目前,国内经济学界往往热衷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与介绍,而对于另外两大制度学派的研究却甚为冷清。只知晓其中一种而忽视其他,很难说就掌握了制度理论的精髓。只有了解制度学派的全貌,并对它们进行比较和鉴别,才能更为深入地了解制度经济学学说,才有可能形成较为客观的认识与判断。  相似文献   

16.
《技术经济》2007,26(5):104-106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组织面临着不断变化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以及复杂的内外公众,危机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正确运用危机公关预防危机、解决危机、转变危机,就显得很重要。本文借助经济学模型,对模型进行分析,基于经济学视角探讨危机公关。  相似文献   

17.
经济学中的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学的行为研究总的来说遵循由隐含的、先验的幕后假设逐步走向台前的路径.以对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行为假设的修正为起点,行为研究的枝蔓逐渐扩散开来,并在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等分支中扎根,从多角度认识经济行为的细微末节,将经济学研究推向更为微观的领域,逐步实现向有限理性的真实经济活动面貌回归.  相似文献   

18.
从制度经济学视角看人民币汇率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汇率改革是一种多目标的制度安排,各利益主体在利益上既存在着一致性,又存在着矛盾性.实施混合性制度变革,将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全社会在利益上的损失和汇率改革阻力,也有利于制度均衡的产生和改革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制度障碍进行了理论探索,并利用WIND资讯2004-2010年海外并购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正式性制度约束会通过产业保护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产生直接的显著影响,非正式性制度约束不仅能单独影响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率,并且能通过并购经验对正式性制度约束产生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Reviewing the background of dividend policy adopted by public corporations in China,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vidend policy of public corporation and the state supervisory policy upon the promulg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gulatory Measures on New Issues of Public Corporations in 2001. We collect all listed companies with dividend distribution from 1992 to 2002 as sample data. The results of analyses indicate that corporate dividend is affected evidently by the state supervisory policy and different majority shareholders have distinct reaction to governance. The majority shareholders are obviously motivated to maximize their benefits and evade the supervision from the state. At last we propose that supervisory policy of corporations should adopt unambiguous guideli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