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从战略上提高认识。慈利县是个“七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县。全县62万人,山林38万亩,人均6亩多,耕地65万亩,人均不到1.1亩。在这样的条件下,山林好坏,直接关系着全县经济的兴衰。怎样把全县300多万亩山地经营好?一年多来,围绕这个问题,我们引导全县干部群众紧密联系我县林业生产实际,认真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  相似文献   

2.
旌德县位于皖南山区,地处黄山山脉北麓,是典型的山区县.全县耕地面积23.9万亩,其中水田17.4万亩,旱地6.5万亩.茶园面积3.84万亩、宜采茶园2.64万亩.全县盛产茶叶、山核桃、香榧、中药材、灵芝、食用菌、板栗等经济作物.主导产业茶叶和山核桃.近几年来我县按照《安徽省山区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指导意见》精神,以山区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初加展工机械化发为突破口,山区机械化取得的长足的发展,机械化装备结构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金湖县距南京、淮安、扬州均100公里左右,处于"南京一小时经济圈"内,交通更为便捷.金湖是国家生态农业示范区,2003年全县70万亩耕地一次性通过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已建成有机食品基地5万亩,绿色食品基地2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40万亩.  相似文献   

4.
机制创新力促设施农业跨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江苏省东海县围绕"做大规模、做强产业、做响品牌"的发展思路,不断创新扶持机制,坚持以万亩园区建设为标准,千亩连片特色基地为示范,现代农业示范村为带动,推进全县农业蓬勃发展.2010年以来,全县新增设施农业4.4万亩,总面积达到23.81万亩,年产各类农产品140万吨,产值过百亿元.  相似文献   

5.
调研组在中宁县余丁乡调研今年春耕生产群众的种植意向时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2013年玉米种植面积3300亩,比2012年玉米种植面积2170亩增加了1130亩,增加了52%.永兴村2013年小麦种植面积2670亩,比2012年小麦种植面积3800亩减少1130亩,减少了42.3%;这"一增一减"的现象引起了调研组的关注,调查组随即对全县灌区乡镇群众种植玉米和小麦意愿情况进行调研分析,通过进村入户,走访群众,了解到了这"一增一减"的现象在全县各乡村比较普遍.根据中宁县农牧局调度,2013年小麦春播面积比去年的11.2万亩减少了3.6万亩,减32%;玉米则相应扩大了3.6万亩.  相似文献   

6.
我们2003年启动仪陇县大山米业产业化工程.2004年在全县8个区43个乡镇建立优质稻基地6.7l万亩,订单面积3.63万亩,订单收购2568吨.助农增收500余万元,亩平增收85.28元,人均增收38.4元;2005年在全县71个乡镇建立优质稻生产基地.种植川香、宜香、泸香、丰优香占8.97万亩.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江苏省阜宁县在坚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大力发展高效规模农业,有效地促进了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截止目前,全县累计流转土地32.3万亩,占农村土地总承包面积35.4%,其中今年新增流转14.61万亩,占流转总面积45.23%,预流转面积5.79万亩.已培植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90个,入社农户9179户,入股面积3.86万亩.累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26.03万亩,20个镇都新建了千亩以上连片的设施栽培基地,全县高效农业达41万亩,其中设施栽培达6.28万亩.  相似文献   

8.
北川是地处川西北边缘的山区县,境内幅员辽阔,经济林木等自然资源丰富.从1974年起,这个县开始抓经济林木基地建设.特别是党的三中全会以来,他们按照省委提出的山区生产方针,大力发展林业生产,经济林木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从1974年到1982年的八年中,全县新发展了以茶、漆、棕为主的各种经济林木22.25万亩,加上老资源8.39万亩,共达30.64万亩,户平11亩,人平2亩以上.在全县6个区、34个公社中,建成万亩茶叶区3个,千亩茶叶公社21个;万亩生漆区4个,万亩生漆公社1个,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德保县扶贫工作取得显著的成效:一是全县已形成了以林、果、蔗、茶、木薯为主的农业综合开发新格局。目前全县共有各种用材林和经济林共59.17万亩,各种水果4.1万亩,甘蔗3.1万亩,茶叶2.15万亩,木薯1.8万亩。1994年林、果、蔗、茶4项产值达3137.26万元,创税利7411.4万元。二是山区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好成效。全县修建了一批水电灌溉工程,保证了35万亩农田用水,还建成了人畜饮水工程190处,解决了5937户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江苏省射阳县紧抓关键环节,大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上半年,全县高效农业面积新增6.87万亩,其中蔬菜新增3.1万亩,设施种植0.51万亩,林果桑新增1.47万亩,新增渔业面积2.1万亩,花卉苗木和食用菌各新增1000亩,高效农业覆盖率达37%.  相似文献   

11.
新野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中心,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多种蔬菜生长.全县蔬菜种植面积35万亩,蔬菜年产量达17.5亿公斤,年产值17亿多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5%以上.全县常年从事蔬菜生产的农户有5万多户,菜农来自蔬菜产业的人均纯收入达6000多元. 不断壮大基地规模.新野蔬菜以甘蓝、大葱、大白菜、土豆、洋葱和早春、延秋设施蔬菜为主,分别形成了稳定的生产基地.其中设施菜生产基地有3万亩;甘蓝生产基地有6万亩大葱生产基地4万亩洋葱生产基地3万亩;春瓜秋菜生产基地有0.5万亩;早春土豆生产基地有2万亩.  相似文献   

12.
剑阁县地处剑门山区.在五十年代初,森林茂密,是木材调出县.后来因为炼钢铁、办食堂和"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森林遭到严重破坏,变成了木材调入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纠正"左"的错误,落实经济政策,林业生产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从一九七九年以来,全县成片造林15.3万亩,保存面积13.3万亩,封山育林100余万亩.现在全县有林地134.9万亩,覆盖率29.3%.同时建成桑、桐、茶、棕、竹、药和木耳等多种经营基地20万亩.林业和林副产品的收入,一九七八年为444万元,一九八  相似文献   

13.
阜宁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县,全县108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将近80万人;全县耕地面积133.13万亩,人均1.67亩,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经营耕地6.7亩。  相似文献   

14.
一、稻棉轮作的作用 湖北省洪湖县属平原湖区。全县常年有稻田85万亩(复种),棉田24万亩,为粮棉兼作区。1970年开始实行以稻棉轮作为中心的水旱轮作制,随着农田水利条件的不断改善,1976年后得以大面积推广,至1984年底,水旱轮作达33万亩,其中稻棉轮作达20万亩。这一重大技术措施的推广,使全县粮  相似文献   

15.
澧县地处湘北,洞庭湖西岸,澧水下游。全县总面积3ic万亩,其中山丘岗地的林业用地面积达61万亩。自去年省委书记王茂林同志提出“要在丘岗山地上下功夫”的指示后,全县上下广泛动员,切实加强领导,掀起了向丘岗山地大举进军的开发高潮。去年全县完成成片造林28万亩,其中用材林1.2万亩,经济林1.6万亩。另外完成路渠绿化124公里,四分植树270万株,新建乡村林场89个。加上原有的丘岗开发面积,到1994年底,全县已建成用材林商品基地18万亩,经济果木林基地12万亩,为全县绿化达标后发展高效林业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实践使我们体会到:…  相似文献   

16.
<正>一、我县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现状贺兰县是全区渔业大县,截止到2016年年底,全县水产养殖总面积10.5万亩,其中精养面积8.4万亩,粗养面积0.9万亩,水系面积1.2万亩,目前全县有养殖场点675户。为切实加强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全面提高广大养殖户对水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的认识,确保我县水产品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来,海安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全县发展现代农业的工作重点,形成强势推进高效设施栽培发展的浓烈氛围.到2008年底,全县设施种植业面积达6万亩,其中2008年新增各类设施(含架构)栽培面积2.1万亩,被省农林厅表彰为全省高效农业规模化先进县.  相似文献   

18.
<正> 古田县虽是闽东北部的一个山区县,但发展淡水渔业生产却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一是水域面积大,全县水域总面积15.8万亩,现已开发利用的增养殖水面11.56万亩(其中两大水库9.5万亩,山塘水库2600亩,池塘5200亩.库湾1.2万亩,网箱40亩,名、特、优品种养殖750亩)淡水养殖水面居全省之冠。二是淡水生物资源丰富,全县鱼类有7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20多种。三是气候条件好,鱼类生长期长。古田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的气候特点,十分有利于各种鱼类的繁衍生长。四是水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金湖县位于苏北水网地区,是个农业县,辖8个镇街、2个农场,以小麦、水稻种植为主.近年来,全县十分重视秸秆禁烧禁抛和综合利用工作,层层建立组织,强化考核,在秸秆综合利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21年全县小麦种植面积52万亩、水稻种植面积58万亩,秸秆理论产量59.4万吨,可收集量45.18万吨.全年还田97.69万...  相似文献   

20.
保德县地处晋、陕、蒙三角地带交界处,北靠河曲,南临兴县,东接岢岚,西隔黄河与陕西府谷县一桥相通,全县总面积997平方公里,其中可供农、林、牧利用的土地114万亩,占总面积的77.5%,现有耕地39万亩,人均耕地3亩。全县辖有20个乡镇、343个行政村,总人口1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1万人。全县境内沟壑纵横,梁峁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